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攝影藝術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攝影藝術
攝影藝術
他者的攝影––2025阿爾國際攝影節「不馴的影像」
若仔細審視此屆阿爾國際攝影節展出的作品,對攝影主題的突破與實驗仍然是許多攝影節中難能可貴的一大步。尤其是此次對於人類學視角清晰且深刻的思考,以及相對激進大膽的選件,不只回應了當代攝影的轉向,也同時顯現當代攝影早已走了多遠:屬於他者的攝影,將使原本就具備強烈社會介入色彩的攝影,更可能「不馴」,甚至向自身提出批判。
想像一種激進的攝影––克里夫蘭美術館「凱利.柯奈兒:獻給凱莉絲的相片」
做為女性攝影家,凱利.柯奈兒(Kelli Connell)長久探索著性、性別、身分,尤其有意識地探索攝影師與模特兒之間的關係。透過女性與酷兒的視角,她的攝影作品對於攝影者與被拍攝者之間的互相凝視,以及權力關係提出不同於傳統的詮釋。
影像做為成為局內人的鑰匙––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我們在這裡:街頭風景」
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我們在這裡:街頭風景」,走出街頭攝影歷史向來以20世紀紐約為重心的傳統與傾向,匯集來自十六個國家、超過卅位街頭攝影師的作品,透過他們的視角深入探討1970年代至今五十年的當代公共生活,啟發觀者重新審視「街頭」的意涵及其中展開的一切,包含公共空間一直以來被性別化、種族化及受到各種社會經濟地位侷限等議題。
若悲傷能化解為影像的詩歌––紐約現代美術館「生命持續舞動:對話羅伯.法蘭克」
為紀念羅伯.法蘭克百年誕辰,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推出「生命持續舞動:對話羅伯.法蘭克」展,透過新視角探討這位攝影大師。自1962年起,MoMA便開始收藏法蘭克的攝影作品,並定期展出,館藏已超過200件,其中許多因此次展覽而首度公開展示。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