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攝影藝術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攝影藝術
攝影藝術
在城市消失之前,留下漫遊者的筆記––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貝倫尼斯.阿伯特的紐約相簿,1929」
「相機本身足以捕捉當今城市瞬息萬變的表面,將其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傳達給人們。」──貝倫尼斯.阿伯特(Berenice Abbott)。1929年經濟大蕭條前夕,當在巴黎旅居多年的貝倫尼斯.阿伯特從巴黎再次回到紐約時,她站在融雪泥濘中,被眼前歷經巨變的城市景象衝擊:「老紐約正在快速消失中……在曼哈頓島上任何一處,舊與新的戲劇性對比以及未來的大膽預示皆能盡收眼底。這活躍的特質應該以紀實詮釋紐約市的形式,即刻地捕捉並記錄下來。
幽玄與朦朧間的即興詩篇––紐約現代美術館「計畫:明.史密斯」
「我喜歡捕捉片刻、捕捉光線與它流動的方式……我跟隨我的直覺……那是關於觀看線條與動作品質,關於找尋能量、氣息及光線。影像總是在移動,即使你靜止不動。」對於明.史密斯而言,攝影是感官與靈魂在光線之下匯集衝撞的所在,是探索身體動作與空間關係的同時也注重光影詩意的方法。
當代悲劇的前奏曲––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死亡進行式─重新檢視經典西班牙內戰攝影書」
在西班牙內戰結束的八十餘載後,紐約國際攝影中心舉辦了以攝影集為名的展覽「死亡進行式─重新檢視經典西班牙內戰攝影書」,成為首個講述《死亡進行式》攝影集故事的專題展。「死亡進行式」蒐羅來自國際攝影中心館藏的七十五件攝影原作及當年相關印刷品與書信,重新檢視攝影集的製作和內容。
攝影做為反抗的工具––紐約現代美術館「我們的自我─海倫.科恩布拉姆收藏之女性藝術家攝影」
何謂一個女性主義的圖象?或許,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應先爬梳女性主義做為一個運動的意涵。隨著社會思潮更迭,女性主義已超脫當年婦女參政論者(suffragette)在法律上要求與男性平等的訴求,或是196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義關注的女性在家庭與職場權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