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7|《藝術家》半世紀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雜誌50週年歷史回顧講座
首頁
專題文章
藝術家專輯
2025年藝術家專輯
7|《藝術家》半世紀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雜誌50週年歷史回顧講座
7月專輯︰《藝術家》半世紀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雜誌50週年歷史回顧講座
6月專輯
|
8月專輯
藝術書寫的起點與延續──《藝術家》雜誌創辦初期的歷史回顧
《藝術家》雜誌創刊五十週年之際,於6月7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推出「走出封閉與禁忌,迎向自由與多元」系列講座。全系列共規畫四場論壇,每場邀請四位學者專家發表,從不同面向回顧雜誌歷程與台灣藝術文化的發展軌跡。
紙上築史──《藝術家》雜誌與台灣美術史重建
《藝術家》雜誌自1975年創刊以來,在台灣出版生態與文化政策屢屢更迭的環境下,已然不僅止於一本刊物,成為一道橫跨世代的文化橋梁。四位講者分享的論說是具體歷史經驗的穿插與勾勒,令我們得以一窺由《藝術家》雜誌搭建而成的台灣美術史路徑。
與台灣當代藝術並肩同行──《藝術家》雜誌與台灣當代藝術
廖仁義指出,這五十年來《藝術家》雜誌既推動了台灣美術史的研究,於當代藝術的場域中也一直不曾缺席。《藝術家》雜誌以大量篇幅刻畫台灣當代藝術的多重面貌,而多位當代藝術的寫作者長期於《藝術家》雜誌發表論述與報導,顯見雜誌除了對台灣當代藝術多有關注,亦培育了許多在當代藝術領域發光發熱的書寫者。
台灣美術史的多彩實踐與想像──《藝術家》雜誌邁向未來的腳步
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組長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祕書長黃星達說明,本場講座旨在從四位講者自身關注的領域出發,與《藝術家》雜誌、藝術史,甚至更為宏觀的藝術產業展開對話,同時分享是如何在「能夠維持自己理想性的前提下,展現實踐未來改變的能力」,以此共同開創、探尋一條更為自由且充滿可能的道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