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國際藝壇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國際藝壇
不直說,又是怎樣的隱晦法?––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霍加斯與歐洲」
「霍加斯與歐洲」呈現霍加斯的複雜性格――堅貞的愛國主義者、犀利的評論家、筆調淫穢的諷刺家,不僅如此,他也是位精明的生意人,懂得捍衛自己的創作。更重要的是,他抨擊人性腐敗的同時又能讓大眾自嘲,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用上高度的技巧。
紅色畫筆下的世俗百態––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艾麗絲.奈爾:以人為本」
艾麗絲.奈爾曾將自己描述為俄羅斯劇作家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所謂的「靈魂收藏家」,說明自身被那些向她呼喚的人性所吸引之創作狀態,「艾麗絲.奈爾:以人為本」完整地闡述了這位社會主義藝術家的生活和創作事業,以及她對人性尊嚴做為首要的永恆主張。
致所有美麗的人兒––島根縣立石見美術館「美男在此」
「美男在此」做為展覽名稱,是否暗示著美男是一種妄想的提問,策展人之一的島根縣立石見美術館學藝員左近充直美如此反問。「我在鎌倉大佛的面前,完全沒有聯想美男,只覺得祂就是尊大佛。因此對我來說,這句『美男在此』就是妄想。
(被)改寫歷史的展覽––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文件展:政治與藝術」
1955年,第一屆文件展(documenta)在時處兩德邊界(Innerdeutsche Grenze)的邊境城市卡塞爾正式揭幕。時至今日,這個始於冷戰期間、位於「自由西方」的四年一會(1972年後改為5年),堪譽為德國最成功的藝術展覽,已然是當代國際藝壇難出其右的重要指標。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