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的視界
熱帶風暴––印度尼西亞現當代藝術敘事
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2021年2月18日~7月18日
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所推出的「熱帶風暴─印度尼西亞現當代藝術敘事」,以橫跨將近一個世紀的七十餘件代表性作品,書寫出一部印尼現當代藝術史,在藝術語言符號的轉變中呈現印尼藝術史觀的重構與再釋。展覽主體「印尼」所處的地理位置橫跨赤道熱帶區,由超過一萬七千五百座島嶼所組成,文史結構多元的特殊地理形態孕育出豐富脈絡的文化主體,是以印尼現當代藝術生態形成於島嶼跨文化多元族群,從遠古至今日的移動、融合和矛盾所交織而成。除了本土文化自身的多樣性外,在歷史洪流中,印尼隨著印度、阿拉伯、中國、葡萄牙以及荷蘭、日本等外國文化的先後到來,不同語言、宗教、思想和風俗相互碰撞,再兼以全球化與數位化影響,揉合出繁複而繽紛、具有生命動能的當代藝術樣貌。
多羅羅莎.辛納伽(Dolorosa Sinaga) 女性的故事 2001 青銅 70×82×31cm
於「熱帶風暴─印度尼西亞現當代藝術敘事」展場一景
策展人阿鞏.胡家尼凱傑儂(Agung Hujatnikajennong)企圖以展覽「展示年代與現場地貌,將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融入印尼藝術史迂迴曲折的汪流之中」,因此,透過藝術家作品演繹出兩條敘事主軸,一條是藝術進程中所呈現的各類藝術風格和主題,另一條則是在演變路徑中藉由藝術家、藝術團體和學派間的相互作用所勾勒出的印尼藝術發展脈絡。
作品建構的視覺史論
沒有什麼比無名戰士的紀念碑和墓園,更能鮮明地表徵現代民族主義文化了。這些紀念物之所以被賦予公開的、儀式性的敬意,恰好是因為它們本來就是被刻意塑造為空洞的,或者是根本沒人知道到底是哪些人長眠於其下。……然而,儘管這些墓園之中並沒有可以指認的凡人遺骨或者不朽的靈魂,他們卻充塞著幽靈般的民族的想像。──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
時空環境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和全球化敘事語境而不斷發生變化,經歷近代史被殖民與後殖民,印尼現當代藝術發展和其民族獨立及社會變革關係密切,成為反映時代與社會的見證,隨著人文自然的遞嬗,藝術形式和風格亦隨之變化。此次展覽以藝術進程劃分為四個章節:「早期先鋒」、「分歧地帶」、「走向人民」和「交叉路徑」,既呈現藝術作品的演變,亦展現印尼人文社會演化過程的紀錄和映現,以及在錯綜複雜文化中曖昧的民族共同想像。
沃爾特.史畢斯 原始森林虎蛇之鬥 1928 油彩畫布 81×65cm
(圖版提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早期先鋒
「早期先鋒」主要描述印尼早期現代藝術萌發及東西方美學與技法相互衝擊、融合的過程,展出作品以採取「桑加」(Sanggar)模式活躍於爪哇島和峇里島的藝術家創作為主。「桑加」即工作室,20世紀初期,歐洲藝術家來到這座熱帶島嶼,著迷於島上的異國情調、神祕氛圍與人文風俗,1936年成立的「Pita Maha」即是當時重要的藝術團體之一,一方面將島上充滿原生活力的傳統繪畫結合歐洲現代藝術思維,創造嶄新的繪畫風格;另一方面則藉由展覽和教育建構視覺語言,提供年輕藝術家藝術實踐的機會。沃爾特.史畢斯(Walter Spies)的〈原始森林虎蛇之鬥〉既展示出對印尼群島自然環境及神怪傳說的迷戀,又帶有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繪畫般具瑰麗寓言性的幻想世界,透過色彩裝飾和瞬間定格的動態營造迷人且奇幻的境界,也呈現出宗教敘事的神祕氣氛。被尊為印尼現代藝術之父的辛杜達索諾.蘇佐佐諾(Sindudarsono Sudjojono)亦是桑加模式的重要推手之一,表現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及自我反省性。隨著西方透視法及明暗概念融入當地,蘇佐佐諾發展出不同樣態,從〈堅不可摧的沙漠〉看似荒涼的自然風光到具批判意識的〈自恰者〉,富有表現力的筆觸呈現了深刻情感,同時也展現藝術家對現實的理解及其民族主義思維。(全文閱讀554期藝術家雜誌)
辛杜達索諾.蘇佐佐諾 堅不可摧的沙漠 1976 油彩畫布 100×300cm
(圖版提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