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封面藝術家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封面藝術家
封面藝術家
精質入藝 法喜自在──吳卿金雕「鄉情–生生不息」藝術展
2008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首位特約典藏的吳卿〈鄉情(生生不息)〉金雕鉅作,頃聞於今年7月15日再度面世展示。時隔多年,令人思起吳卿過往以來,至今生生不息的雕刻世界,木雕也罷,金雕也罷,多年來就是默默地執著於他最愛的雕刻之藝,且馬不停蹄地走遍國內外,受到各地重要的知名國際展覽邀約,展現他獨有的精湛雕刻語彙藝術。
疫後藝術與新啟蒙時代──論劉可明繪畫作品的審美價值和時代意義
乍看劉可明疫後藝術呈現的繪畫語言,似乎是某一個或某些特定時空裡的特定敘事。但是,從研究中我們卻發現,劉可明的藝術內容和語境更像是在訴說從遠古到未來──那無端無盡、無始也無終的時空中──我們世世代代人類錯綜複雜、周而復始、更迭循環的共同經驗、記憶、渴望和至死無悔的夢想,也同時向這無數個世代,包括目前同處於疫後地表上的七十七億人在彼時不可言說的困頓和掙扎中仍奮力堅守本真的靈魂與生命,致以最高敬意。
在自由大道探索美──陳輝東的藝術創作
在台灣從事西畫創作的第二代藝術家當中,陳輝東是極少數自學於學院牆外的成功典範。超過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他以精湛的寫實基礎、澄明綺麗的審美觀,在畫布上奮力追求真善美,從未怠懈。其豐富可觀的創作,跨越傳統類別的圈限,包括對人物、船隻、漁獲、風景、靜物、裸女等題材的描繪,都是構圖獨運、布局嚴謹、直探精髓,賦予物像精確的造形,表現考究精緻的光影和色彩,展露對生命的熱愛與對美學的崇奉。
疫後藝術與新啟蒙時代──論劉可明作品中「人間無淨土,心裡一畝田」的疫後新境
疫後藝術思想家們在2020年之後的生活理念和生命核心,成為了他們最新創作中的靈魂。而這些疫後藝術(Post-Coronavirus Art)作品的靈魂,也就成為人們的審美與鑑賞經驗。與此同時,東西方疫後藝術作品更以劃時代的特殊語境和內容,提示著地表上的七十七億人:在與群魔共舞的疫後世界(Post-Coronavirus World)裡,為求安身立命、繼往開來,個人得先學習修練「開悟」和「辨偽」。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