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後人類」的存在樣態
訪「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策展人妮可.芙麗茲與麥斯米蘭.雷澤
於2月下旬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以下簡稱「未來身體」),展覽概念由德國圖賓根藝術館(Kunsthalle Tübingen)館長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提出、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Institut für Kulturaustausch Tüebingen)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做為共同策展人策畫,梳理出「混種人」、「後自然」及「藝術家4.0」、「科技人類變體」四個主題,探討在人類世時代的數位演進與遺傳學工程科技日益推進下,人與機器、自然和身體的複雜關係。透過廿三位國際藝術家的超寫實及寫實雕塑高度擬真的肌理和栩栩如生的細節,塑造出結合人類肉身與前端科技的未來人類形貌,使過去只存在於想像中的科幻情節真實地迫近眼前。展覽引領觀眾進一步思考與自然的關係、對生命定義的重新理解等問題,同時也彰顯了數位科技和生物技術對雕塑創作的影響,以及當代藝術家對當前科技革新衍生的當代議題的關注與反思。
在展覽正式開幕之前,妮可.芙麗茲與麥斯米蘭.雷澤接受本刊採訪,分享「未來身體」的策展理念與在策展工作過程中的觀察和思考。
藝術家雜誌(以下簡稱「藝」):請問隨著策畫「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這檔展覽的過程以及在展覽正式推出後,您們有什麼新的想法、觀察或是發現?
妮可.芙麗茲(以下簡稱「芙」):對我來說,看到藝術家如何反應特定的時代以及如何閱讀他們作品中所謂的「時代精神」(zeitgeist),總是令人興奮。對今日的藝術家而言,特別是身體,似乎重新成為現今藝術家所關注的焦點──不同於1970年代的是,身體做為一個經驗世界的重要介面,並非如五十年前般是關於從社會束縛中解放身體。在一個日漸機械化和數位化的世界中,我們似乎現在才真正有意識地理解身體和感官經驗的價值。當然,藝術家們也在創作中探討技術發展對這種感性認識和對人類及其精神內在共鳴空間所帶來的危險。
麥斯米蘭.雷澤(以下簡稱「雷」):當第一次著手展覽的策畫時,我們開始研究一些在這個構成人類世的複合體中主要的驅動因素。起初,我們把它們看作是一些個別因素的集合,這些因素肯定有所相互影響,一如它們影響我們目前的環境,甚至更影響我們未來的環境。但後來逐漸浮現因素網絡的概念,可以說是催化因素的生態系統,它是密不可分的。這樣的觀點當然也因為幾乎發生在展覽籌備工作開始和開幕之間的新冠肺炎疫情經歷而更加強烈。
隨著展覽的籌備,這些藝術觀點本身體現的時間線也有所改變,它們的發生比我設想的要早許多,而我們也更加適應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催化因素帶來的改變。
藝:依您們來看,為什麼雕塑做為一種經典的媒材,很適合反思技術的變革和當代的議題?
芙:如我之前所說的,正是為了要感知雕塑作品,我們需要挪動身體實際地走近作品,圍繞著作品觀看,我們不由自主地與雕塑產生身體上的聯繫,直接展開當下的互動──這麼說吧,雕塑直接與我們對話,並沁入我們的皮膚之下。
雷:在具象雕塑的領域,超寫實主義的發展特別適合引起觀眾思考更多複雜的主題和議題。原因在於,超寫實主義經常採用我們生活中的視覺語言來傳達它的意義,這使它對許多觀眾來說來得更容易接受和親近。尤其是不熟悉藝術史傳統和藝術實踐的觀眾能獲得他們可以直接理解的一種美學語言。這是選擇這類作品的原因之一,然而,我們也想將身體定位在一系列問題的核心。身體在這裡不是指人類中心主義的概念,而是指生態中心主義的身體(ecocentric corporeality)。因此,雕塑相當適合用來探索這個主題。而我必須強調,在繪畫、攝影和數位媒體的領域也有無數優秀的作品為這些問題提供有力的論點。
藝:您們是如何擇選出「未來身體」展覽中的作品?
芙:在挑選藝術家時,我非常直觀;藝術的非言語語言必須自然地、從身體感上吸引並說服我──這樣的作品會讓我留下良久的印象,並在我的腦海中待上很長的時間。我的這個感知通報系統通常是正確的,而且當我進一步仔細觀察作品各自的立論時,往往會發現藝術家確實在深入處理這個主題,而不是僅止因為例如「身體」這個主題在當下很流行,就也跟著創作一、兩件作品。例如,我很快就明白了安妮.卡寧(Anne Carnein),她以衣服碎片縫製的植物雕塑很好地代表一種新的與自然的共感關係。出自於對種植培養的原型渴望,她耗時費工地將舊衣布料重組塑形成植物生長和腐爛的樣態,從而尋找人類和植物之間的緊密關係。我也相當中意喬治亞藝術家安德羅.韋庫亞(Andro Wekua)的作品,當我第一次在科隆的藝術協會(Kunstverein)看到它時,確實讓我屏息。在韋庫亞的裝置作品中,我們見到一個雌雄同體的超寫實主義女孩人像,一個賽博格──當用較長的時間觀察,可以發現她的肢體的細微動作,因為她被一個看不見的源頭所連接和遙控著。這是後人文主義時代的一個惡夢般的未來主義形象,傳達出一種徘徊不去的感受,即當人類被去除靈魂和肉身並變異為機器人時意味著什麼。
雷:概括來說,展出作品的這些主題圍繞著一個問題,即藝術家如何看待這些將影響身體的構造和社會結構、被歸類為「人類世」的眾多因素。藝術家提出的這些問題都是非常廣泛發生的,對我們的社會和整個人類的發展至關重要,它們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在氣候變遷的辯論或正風靡全世界的ChatGPT(編註:由OpenAI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於2022年11月推出)狂熱中尤為明顯。
這些方面往往全被描述為單一的因素群集,很少被描述為一個複數驅動力的網絡。每個單獨因素的後果也不清楚。此次「未來身體」規畫數個藝術觀點的串聯所聚焦的議題有:生態中心(Ecocentricity)或生態網絡、生物遺傳學和人工智慧的未來場景、後自然,以及後人類生態。將這些因素做為網絡和因素集合來共同看待和反思的能力是一種逐步充實的經驗,它磨練我們對未來可能發生之情景的理解。我們認為今天對這些主題進行反思、開啟對話,就這些問題提出討論是非常重要的。
氣候變遷和人工智慧的躍進都可以被視為比工業革命更大的破壞者/催化劑。因此,這是一個有教育意義的展覽,旨在提昇參觀者的認識和理解。(全文閱讀574期藝術家雜誌)
【三月專輯│近未來的科技、身體與生命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