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現形記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
在傳統藝術創作中,藝術家們透過對自然觀察、經典考證或想像,創造出許多形態各異、各具神奇能力的「生物」,經過歷史的流傳,又增添許多象徵的意義,或轉化為信仰或故事的主角,與中國皇帝劃上等號的「龍」,便是此類生物的佼佼者。龍,雖非東亞「特有種」,但其源起、造形以及神力故事,無不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龍年新春,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自2月6日起推出「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以神獸的「長相、地位、特殊能力及出現地點」等四單元匯集一百廿件╱組遠自上古先秦到近代廟宇的民俗創作的作品,介紹這些充滿故事的神祇和動物的出處與被賦予的祥瑞意義。本文依循該展的單元脈絡及精選展件,一探龍的姿態及傳說。
龍長什麼樣子?
龍的形象歷來有不同說法,根據《說文解字》記載,龍長得像「披鱗的長蟲」,而《廣雅.釋螭》將龍分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東漢王符則認為,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等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樣貌,與現今的形象已相差不遠。
龍的形象也許可從「龍的起源」談起。說法之一是蛇吸收天地靈氣與日月精華,蛻變為蛟再成龍。此次特展中的伏羲女媧畫像石拓片即以人首蛇身或龍身的人獸結合形象,傳達遠古人們敬畏自然及對創世神祇的無限想像。
關於龍的起源,另一種說法是「鯉魚躍龍門」。鯉躍龍門的傳說最早源自漢代《拾遺記》中鯉魚躍過黃河上的「龍門」後幻化成龍的故事,日本有田窯〈鯉躍龍門大盤〉及清代〈青花鯉躍龍門圖折沿盤〉有精采描繪;另外,清代的〈玉鰲魚花插〉及〈珊瑚魁星點斗盆景〉則呼應了「鯉魚幻化成龍之前曾是鰲魚」的說法。〈珊瑚魁星點斗盆景〉以紅珊瑚雕出魁星形象,魁星的一腳向後揚起取「魁星踢斗」之意,而另一腳立於一碧玉雕刻的龍立首「鰲魚」之上,四周花石海浪波濤,有「獨占鰲頭」的吉祥寓意。
此外,從出現於聖人在世的「麒麟」及「龍馬」兩種瑞獸的描述,也可一窺龍的樣貌。策展人王健宇表示,宋元以後,麒麟逐漸被描述為「頭像龍、身形像鹿、腳像馬有蹄、尾巴像牛、身披鱗片、嘴巴能吐火、聲音如雷聲」的形象,有時更取代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並列「四靈」,地位頗高;龍馬則是傳說中龍與馬的孩子,馬身龍鱗,有翅膀,可在水中行走,背上揹有圖卷,這次展出同以「玉龍馬負圖」命名的兩件玉雕作品,即是藝術家基於此段文字描述的不同創作。
至於以張口、卷尾形象示人的「夔龍」並不是真正的龍,牠被傳為是上古時代的一種怪獸,《說文解字》中對夔龍解釋:「夔,神魅也,如龍一足。」王健宇說,此次展出的〈獸面紋貫耳壺〉上有具有一對大角、大眼和鼻孔及一張大嘴的動物,可視為兩隻夔龍側身相對的圖象,而這類獸面紋在宋代以後被認為是傳說中貪食的神獸「饕餮」,明代則將饕餮列為龍生九子之一。龍的特殊能力與地位 龍的地位與特殊能力息息相關。王健宇表示,中國經典《易經》中有「雲從龍,風從虎」的說法,而龍做為雨神則被認為和印度文化相關。印度神話中「那伽」(Naga)的巨大蛇神主司降雨,隨著佛教的東傳,那伽在佛經中譯為「龍王」,逐漸和中國傳統概念的龍結合,而龍也因此逐漸成為司雨之神。
第一檔期(2月6日至5月1日)展出的〈宋人繪霖雨圖〉,畫作中可見四爪金龍從雲間探出頭來與海中的蛟龍對視,背景烏雲密布,彷彿隨時落下雨水。第二檔期(5月7日至7月28日)的展品〈陳容神龍沛雨圖〉同樣以墨色暈染出烏雲密布的天色,水面的驚濤駭浪則多以線條呈現,從烏雲中探出頭的龍睜大雙眼凝視著觀眾,畫面下半部則有一隻小龍看著雲中的龍,雲和水面間以斜線加墨色烘染出下雨的氛圍,皆為畫龍的精采佳作。
古人以農為生,能帶來霖雨與豐饒收穫的龍除了做為雨神,也是與白虎、朱雀、玄武守護四方的神獸,進一步成為建築或藝術的裝飾。在〈漢墓室石刻拓片青龍〉和〈漢山東曲阜東安漢里畫象拓片十五幅.軸.青龍〉兩件畫像磚中,青龍身形流暢、頭部較小,顯露漢代龍形的樣貌。
依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高祖的父親曾見到懷著漢高祖的妻子身上盤踞著龍,龍於是逐漸成為中國歷朝皇權的象徵。明代〈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呈現出完整的東方龍造形,三爪行龍圍繞著天球瓶渾圓碩大的器身,龍身形流暢矯健,氣勢恢弘,展現永樂宣德年間高超的瓷造工藝。另一件對開門式的清代〈剔紅雲龍紋長方匣〉每面均有「龍戲珠」的浮雕,器頂則盤據兩隻立雕雙龍,以威猛有力的造形展現君臨天下的氣魄。(全文閱讀585期藝術家雜誌)
【2月專輯│龍──神獸與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