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入聲
資訊聲音化與生成式音樂
「我知道有許多音樂融入生活的方式正在改變。其中一個巨大變化,在於音樂逐漸成為人們可以參與的一種『過程』,而非每次聆聽都一成不變、由一堆固定、有限片段所組成的『曲子』。」 ──羅利.斯皮格爾(Laurie Spiegel),1987
布萊恩.伊諾新專輯《反射》
隨著科技進步,在聲音相關領域的創作中,逐漸發展出多樣的表現與思考方向。創造音樂的途徑,或是說作曲的方法,除了把腦中旋律寫成樂譜、抱著樂器彈唱、即興演奏之外,還能經由機率及演算法,甚至是電腦輔助來實現。「作曲」不再只是構思音樂本身,也包含設計出「能製造音樂的系統」。牛津英語辭典中,對於「系統」的定義,為「有規律的框架或方法」,一整組單元會依照被設計好的原則或步驟依序運行。
本文將依序介紹近代作曲家們應用生成機制來創作的案例,以及透過生成性與互動性,將真實世界中人造或自然的事物,帶進聲音世界的手法──資訊聲音化(sonification)。
作曲家泰瑞.賴利發表於1964年的〈in C〉© Petrucci Music Library(IMSLP)
生成式音樂案例
極簡派作曲家史提夫.萊許(Steve Reich)經常運用獨創性的現代作曲技法,透過簡單音樂語彙及時間錯位,創造出緩慢流動的位移感。他在1965年的磁帶音樂作品〈要下雨了〉中,設計出一套生成式的機制,利用磁帶循環,創造了相位語法(Phasing Patterns)。該作品包含兩台磁帶機,播放著相同的語句內容,但兩台磁帶機的播放速度略有差異,這造成了持續地相位變化效果(Phasing Process)。萊許曾表示,儘管在編寫各種音樂元素來貫串系統的過程,也會感到創作的愉悅感,但當系統被完成並啟動之後,它就會自行運作下去。
「生成式方法」與「生成式產品」
生成式音樂作品不勝枚舉,但並非所有這類作品都會保有「生成性」(generative nature)。〈要下雨了〉跟〈給機場的音樂〉都是藉由某種「生成式方法」所產生的結果,但每次聆聽時,都只會在固定的時間軸上聽到相同內容。與此相對,賴利的〈in C〉則屬於「生成式產品」(Generative product):不僅是透過作曲者的預先設定來重複再現,而是每次演出都會不盡相同、任何人都能利用既有樂譜創造出新面貌。「生成式產品」也可見於其他與參數式設計相關的領域,例如產品設計、服裝、建築等。
2017年8月,美國出現大規模的日蝕現象。美國舊金山的科學探索館與克羅諾斯四重奏團合作展開現場音樂直播© Exploratorium, www.exploratorium.edu
關於「資訊聲音化」
「資訊聲音化」是「生成式音樂」(generative music)的一種實踐方式。在生活周遭,存在著各種現象與事件,經由觀察與記錄,所有狀態的資訊與變動,都將變成一連串的數據。 而「資訊聲音化」,顧名思義即是將資訊以聲音再現的動作。技術上,主要是將資訊與聲音參數進行配對,藉以製造聲響。一般來說,需要符合「再現性」(Reproducibility)和「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兩種特性,而所謂的「再現性」,係指在相同控制條件下,能夠使其他研究者用相同分析步驟進行重覆量測,且產生相同的結果。在此前提下,系統需要將資訊轉換為數字、數字再轉換為聲音,而如何去設計對應(mapping)的機制就成為主要議題。
結合「資訊聲音化」的生成式音樂
將外部資訊串流作為輸入生成系統的內容,這類應用通常依賴於其他系統產生的事件或數據。例如,用即時資訊(real-time data)來呈現某種狀態的變動。藝術家泰羅.巴赫維艾倫(Tero Parviainen)的「赫爾辛基電車」(Trams of Helsinki)專案計畫,利用赫爾辛基的鐵路交通來作曲,即時讀取列車進站資訊來觸發樂音,把大眾運輸系統的動態變成音階上的音符。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隨機性的展現,因為這些音樂是附加的,火車駕駛並非有意要傳遞音樂給任何人。但這在概念層面卻很重要,「正在聆聽城市的神經系統」的想法,會改變你體驗音樂的方式。
蓋革計數器」是一種用於探測電離輻射的粒子探測器(A Model 107B “Professional” by Precision Radiation Instruments, made in 1955© Rick Callaway)
隨機性與演算法
軟體還具備其他優點,像是能更有效地隨機選擇與執行複雜運算。「隨機性」(Randomness)是設計生成式系統時非常實用的參數。在預設好的條件與規則下,經由排列組合,你能得到超乎想像的可能性,進而探索介於規律與混亂間的世界。適度增加「隨機性」也可避免數位音訊中太過固定的重複。另一個在生成式音樂常見的核心元素是「演算法」(Algorithm),通常跟隨一個清楚的規則、進行運算,然後進行形式上的推理。
互動式與生成式音樂
討論到「互動」,勢必會指向最有趣也最複雜的對象──人類。為了與觀眾發生關係,作曲家們開始創造帶有互動性的生成式音樂系統。以伊諾的〈Trope〉為例,當使用者以手劃過螢幕,就會在介面上留下軌跡,介入原本自動運行的音樂。這類作品等於是讓聽者去完成音樂,模糊了作曲家與聽眾的界線。
近代的「風弦琴」常作為戶外裝置藝術© Exploratorium, www.exploratorium.edu
相關報導:
音樂能被計算出來嗎?──人工智慧在音樂科技與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連結鍵後的太多視窗太多世界──數位資訊於類比空間的藝術創作呈現
原音或許不再現──弗洛里安.赫克的數位聲音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