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力畫廊
郭英聲、葉子奇、周珠旺、莎賓娜.費洛奇
長年在台南致力當代藝術之推廣的加力畫廊,於本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位C15帶來郭英聲、葉子奇、周珠旺與義大利藝術家莎賓娜.費洛奇(Sabina Feroci)之作品,除了多件最新創作系列,也有幾件鮮少對外曝光的早期作品,值得前來一睹風采。
郭英聲被國際藝評家譽為「心象攝影」,其攝影作品被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BnF)、龐畢度中心等機構典藏。1975年前往巴黎定居,是奠定其攝影風格的重要契機。這次帶來郭英聲1970年代旅居巴黎的黑白攝影,不同於「記憶中的風景」系列,這幅〈巴黎近郊蒙梭公園〉有著少見的人像位於視覺中央,襯著黑白銀鹽相紙顆粒,即便是在有著人群的公園,亦透露出一絲寂寥。郭英聲對影像與生俱來的敏感度,讓作品畫面彌漫冷冽憂鬱迷霧般的詩意,法國重量級攝影雜誌《Zoom》評論他的作品是個謎,亦是解謎的過程,「就像俳句一樣:問號不斷地出現⋯⋯。」

葉子奇於1987年赴紐約發展,旅居創作生活長達十九年之後,於2006年返台定居於花蓮,2025年正是返台後的第十九年。甫結束於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個展「時間的雅歌」,加力畫廊帶來葉子奇1988年作品〈台灣來的毛巾〉,他為了理念飄洋過海到異地,一條掛在浴室、來自故鄉的毛巾經藝術家細緻描繪,久經使用使織物纖維呈現自然凹陷,刻畫出承載著滿滿的鄉愁與對自我藝術理想的追尋。
周珠旺生活、創作於屏東,家中養鴨。從童年時光看顧鴨群、拾取鴨蛋這種不斷反覆、類修煉的肌肉反射記憶,讓周珠旺透過慢慢地、一次又一次地用油彩堆疊出厚重肌理的創作方式來呈現他的藝術世界。此次展出的最新創作〈石陣〉,畫面中沉默的石群排列如史前巨石陣般莊嚴,而中央的堆疊又如西藏瑪尼堆般靜靜佇立,承載祈願、保護與精神寄託。在轉換與符號語言之中,既指向與大地的深刻連結,也隱含祈福、療癒與朝聖的意義。

費洛奇來自義大利文藝復興之都翡冷翠(Firenze),她的雕塑以人的表情做為感情主軸,手工打造出自己對小人物生命的描畫。今年帶來首次在荷蘭海牙展覽曝光的「複影」系列作品,同一個表情、姿態的女偶, 輕閉雙眼,或大或小,也有平面繪圖。費洛奇直覺地從自身母女關係來發展這系列創作,即是女兒, 也是母親,必須面對自己的母親,也須面對自己的女兒,透過這樣反覆地自我提問,她始終圍繞著對生命探索的創作本質。
【10月特別報導│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