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人心的筆觸,一如人性臨界的利刃
倫敦國家肖像藝廊「珍妮.薩維爾:繪畫的解剖」展
撰文│林盈君(Savi Lin).圖版提供│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藝術收藏+設計 2025年8月215期)
「看到外科醫生動刀,會讓你意識到肉體是如何一層一層堆疊的……。我開始思考的不只是身體的解剖學,更是繪畫的解剖學—─筆觸的層疊、節奏與節拍,以及顏料的黏稠感。」—─珍妮.薩維爾(Jenny Saville)

珍妮.薩維爾2020至2022年作品〈潛勢〉
Jenny Saville, Latent, 2020-2022
© Jenny Saville.Courtesy The George Economou Collection
倫敦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今夏推出的「珍妮.薩維爾:繪畫的解剖」(Jenny Saville: The Anatomy of Painting),像是一場由巨幅畫布搭建的臨床劇場。走進展廳,觀者被迫抬頭仰望那些超過2公尺高、如同紀念碑般存在的身體:皮膚被拉伸、傷痕被放大,顏料在邊緣龜裂,如同新鮮創口。策展人莎拉.霍蓋特(Sarah Howgate)如此形容這些畫作:「同時檢視肉體與顏料的密度。」意思即是,每一道筆觸都在質問繪畫本身能否承受如此沉重的生命載荷。
薩維爾一直深受女性身體形態的吸引,尤其是豐腴的身體。這始於她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修讀學位期間,在路上看到自在行走的豐滿女性。後來她有機會在紐約進入整形外科醫師的診療室,觀察醫生和那些極欲「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女性之間的互動和手術過程,讓她更深入了解當代女性肉身的政治學。如同達文西和林布蘭特這些古典大師對於人體肌肉觀察的實踐,薩維爾以當代視角重新解剖人性、身體和心理狀態之間細膩的關係。

珍妮.薩維爾2002至2003年作品〈反轉〉
Jenny Saville, Reverse, 2002-2003
Courtesy Gagosian

珍妮.薩維爾1999年作品〈連結號〉
Jenny Saville, Hyphen, 1999
© Jenny Saville. Private Collection.Courtesy Gagosian
【八月專輯│The Gaze from the Frame框架內外 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