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線的臺南美
從大阪夢洲到聯境藝術群島
「藝術縱貫線」這個專欄,即將在2025年我就任臺南市美術館館長的第5個月展開,由這一篇〈縱貫線的臺南美:從大阪夢洲到聯境藝術群島〉來破題。之所以會想到用「藝術縱貫線」作為專欄名稱,源於這幾個月我在接任南美館館長後,面對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在原南美館2館的成立,計畫在這兩年與臺南市美術館進行體制上的分立,而我所負責的臺南市美術館,未來的館舍將會先歸於1館舊警察署,再思考與其他館舍空間的可能聯結,譬如:在舊警察署對面的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的館舍空間,或許假以時日整理完成撥交,可以成為南美館的聯結館舍。

出自藤本壯介之手,面對大阪灣圍繞著夢洲人工島的大屋根環圈。
● 「藝術縱貫線」與「七條通網絡」
由城市關係網絡的重新聯結出發,於是,南美館的董事長游文玫、臺南藝術大學校長邱上嘉、臺南市文資處長陳思瑀和我,從南美館周邊的「城市路徑」觸發,形成了「藝術縱貫線」的討論。我們考察了舊的縱貫線台一線,其實正是由西港、安定、永康南下而來匯聚而成的公園路,沿著臺南公園、321巷文化園區、吳園、北極殿、太平境教會、氣象測候所、消防博物館、中西區圖書館、國家文學館,最後抵達湯德章公園,以至於南美館。就此而言,南美館等於是舊的縱貫線由溪北(安定、西港)、溪南(永康、大橋)進入府城北門心臟地帶的重要門戶,它是一座位於7條道路放射網的湯德章公園博物館區的城市美術館。另一方面,在南美館的背面,雖然舊台一線是沿著開山路的六合境清水寺、城隍街、六合境開山王廟延平郡王祠、市立博物館、聖母主教座堂、六合境大埔福德祠、臺南大學而去,往大同路方向銜接起台一線。
但是,若以300年前府城舊城的北門與大南門之間的「城市路徑」來看,湯德章公園原本是三界壇,因日本殖民者拓寬龍王廟街(南門路)與下橫街(忠義路),而形成防火空地,進而變成豎立兒玉源太郎石像的大正公園、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民生綠園與如今的湯德章公園。由此起點,南門路往大南門方向而去的孔廟、愛國婦人館、花市、臺南女中、大南門、放送局、中山國中、五妃廟到水交社文化園區,等於是強化了臺南市美術館位於南北門之間的舊城來往核心地帶的特有位置,所以,我們可以稱此南北門廊帶為狹義的「藝術縱貫線」。
但事實上,湯德章公園一帶,原本又稱為「七條通」,為臺南市市區道路改正之核心,位居顯要,「七條通」意指:花園町通(公園路)、大正町通(中山路)、清水町通(青年路)、開山町通(開山路)、幸町通(南門路)、末廣町通(湯德章大道)、錦町通(民生路)共條道路。此七路多為市區主要道路,不但有中山路連絡鐵路車站、青年路聯絡府城隍廟與東菜市、湯德章大道聯絡林百貨與運河碼頭、民生路通往安平,公園路部分屬於前述的舊縱貫線。就此而言,南門路是把原本的臺南州廳(臺灣文學館)、州議會(中西區圖書館)、警察署(南美館)、合同廳舍(消防史料館),與孔廟文化園區、南門公園到水交社文化園區串聯起來的都市動脈。就此而言,「藝術縱貫線」是指北門通往南門之縱貫動線,而「七條通網絡」則是指湯德章公園猶如都市心臟般,吸吐著都市文化與歷史的層疊複寫痕跡,藉由城市的事件推力,吸吐能量,往不同的方向形構成動態網絡。
● 啟動城市藝術事件,形塑嶄新網絡關係
若我們將「藝術縱貫線」與「七條通網絡」兩個概念的範圍疊加起來,就是由北門往南門方向,宛如一道河流,穿越湯德章公園,同時也以湯德章公園為核心之丘,讓這道河川往七個方向奔流而去,幅射為一個漸次放大的圓周。於是,吳園周邊的由東往西的德慶溪與往南的枋溪,孔廟到愛國婦人館、花市、大南門、臺南女中和市立博物館的福安坑溪,湯德章大道底的運河與猶如手掌伸入西區的五條港,顯示這個圓周有各種水體的流動與痕跡。
水體流通之路、現代都市治理道路、公園摩登之路、市場通運之路、民間信仰之路、工藝手做之路,交錯縱橫在「藝術縱貫線」的七條通網絡之間,我想要書寫這個專欄的緣起初衷──南美館與舊城核心關係網絡輿圖,宛若300年來府城由此築城,逐漸向七方化現,放射為夢洲南瀛,浮露如城中之島,就此浮現。
這個南城核心藝術群島,從八吉境往六合境的聯境重心橫移,南美館勢必要承接目前變局中的命運轉盤,重新思索它在整個城市之美中的特殊定位。以藝術界的思考工具之一,即是藉由啟動城市藝術事件之規畫,來思考如何透過城市藝術事件之動能,來塑造這個核心區域的嶄新網絡關係,顯然,不論我們是否命名此藝術事件為「臺南國際藝術雙年展」,如何抽絲剝繭,虛擬力量之線,思考與塑造城市聯境的藝術群島,就成為本文與未來「藝術縱貫線」系列書寫的關鍵命題。
● 由大阪萬博夢洲,思索城區藝術群島
我想從大阪萬博的夢洲之行,開始我對這個命題的摸索。我把大阪萬博的夢洲當作事件思考工作的城區藝術群島模型,似乎對於這個人工島的建構來說,也算合適。

臺灣館訴求多物種、多樣性與晶片科技島的形象敘事。

賴純純於大阪萬博健康照顧館戶外的作品〈天堂花開〉

河瀨直美讓3幢廢校建築重生於萬博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