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合藝術、科技與哲思的靈性雕塑
艾瑞斯.凡.赫本,未來文明的織夢者
撰文│洪昱溱.圖版提供│ArtScience Museum at Marina Bay Sands(藝術收藏+設計 2025年7月214期)

艾瑞斯.凡.赫本 Iris van Herpen.
Photo courtesy of ArtScience Museum at Marina Bay Sands
當時尚邂逅數位科技與未來想像,艾瑞斯.凡.赫本(Iris van Herpen),這位來自荷蘭的時尚設計師,宛如一位探索未知疆界的藝術旅人,將「服裝作為藝術」的觀念推向極致。她的創作不是裝飾,而是一次次跨越現實與幻象、物質與光影、科技與靈性的詩意實踐。自2007年創立品牌以來,凡.赫本以其對高級訂製工藝的執著與對前衛科技的擁抱,開闢出一條無人涉足的時尚路徑。她曾在2010年推出時尚史上首件3D列印禮服〈晶體〉(Crystallization),宛如水的結晶在空中凝結,具象了意念與科技的交融;翌年,她便成為法國高級訂製時裝公會(Chambre Syndicale de la Haute Couture)的成員,進入時尚產業備受推崇的藝術殿堂。

蒂姆.沃克拍攝艾瑞斯.凡.赫本的時裝作品
Fashion, Iris van Herpen, 2018.
Photographed by Tim Walker

「艾瑞斯.凡.赫本:雕塑感官」宇宙綻放展區展出艾瑞斯.凡.赫本2019年的共生流形禮服
(Symbiotic asymmetric dress)
當代時裝的疆界,在凡.赫本的視界中早已悄然化為流動的能量。她的創作不僅是衣裳的構築,更是一場關於感官、自然與未來的深層對話——一種糅合藝術、科學與哲思的靈性雕塑。現正於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 at Marina Bay Sands)展出的「艾瑞斯.凡.赫本:雕塑感官」,即是一次沉浸式的美學之旅,引領我們走入她對身體與世界無盡形變的冥想,也是一則通往文化永續與生態意識的詩意召喚──凡.赫本宛如未來文明的織夢者,善於以科技的力量探尋自然萬象的形質變幻。她的創作橫跨微觀與宏觀,從水的流動到海底微生物的律動,再到人體與宇宙之間的感應連結。她將高級訂製服從傳統裁縫技藝中釋放,轉化為一種跨域的藝術實踐。此次展覽匯聚超過140件時裝與配飾作品,與當代藝術、雕塑裝置、自然標本交織成一座活體的感官博物館——一個結合未來視野與自然哲學的奇幻場域。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25年7月號214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七月專輯│Beyond Fashion超越時尚:在時空疊合與想像開展之際 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