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治 簡樸,是窮教給我的審美觀
撰文│陳玟妤.圖版提供│舒國治、若木藝廊(藝術收藏+設計 2025年3月210期)

舒國治
舒國治散文的「舒式意趣」——那份閒散從容、看似簡樸卻又蘊含雅趣的自在之道——令無數讀者嚮往。他的書法亦然。中年重拾毛筆,舒國治寫詩句、寫菜單、寫讀書筆記,記述旅遊見聞與拳法心得,筆墨風景是他於世事提煉的訊息,字裡行間,凡常之物皆承載深度與美感,品味自在,風骨天成。當問起他如何定義「好」呢?他只是說:「我們做人就是做『我們是誰』,然後把它做到好。」要識別「好」,不在鑑別官銜與名聲,也不在追求精雕細琢的刻意經營,而是於家庭、土地、成長環境與探索脈絡,淬煉出屬於自己的從容與章法。

舒國治 毛豆筍丁 30X41cm 2021
問:近期,你在台北若木藝廊舉辦了「俯拾皆好風景」生活隨筆書法展,這些隨筆內容包括打拳、菜單、詩詞歌曲……等日常事物。為何會以書法的方式書寫生活隨筆?寫作與寫書法在創作方式與狀態上有何異同?從「隨筆」、「隨興」等「隨」的角度,呈現出怎樣的觀點?
我沒有「勤練書法」這種過程。也平日並不有動不動就提毛筆鋪紙寫字這習慣。但我以原子筆寫稿或在小本子寫札記則是常做之事。所以「寫」,於我完全是常態。
而原子筆寫下的打拳心得、燒菜見解、旅途感想、台北街巷今昔之比……等等,可說太多太多。故也有不少我在鋪紙寫毛筆時,索性寫成毛筆字。

舒國治 誰的拳打得好 26.5 X 38cm 2023
又我並不把毛筆字寫成創作感下的「現代藝術」。我不在白底上布局啊、構圖啊、弄出陰暗對比啊、潑墨成密葉森林幽谷、或太空宇宙……我沒有這樣的念頭。我就純是寫「講出意思的字」。
同時,我也不寫各種體。那怕我也略會少許的隸體、少許的草體。但我只想眼前下筆寫成什麼就是什麼。其他不管。
乃我比較想追求「簡單」。多了太多雜項(像閒章用太多、紙張換多種形式、裱褙太豐富、大字小字、蠅頭字太繁豐……等),那「簡單」便得不到矣。
【3月│對話藝術家系列:縱筆暢情 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