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國立歷史博物館
為紀念旅法藝術家常玉逝世滿五十週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館藏常玉展,展出最新修復的常玉畫作。常玉在過世前二年曾應教育部邀請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並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卻因故未果,這段過往也讓展覽多了一抹令人感懷的情分。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的常玉油彩作品以晚期創作為主,展品中,〈菊〉與〈四女裸像〉被列管為「重要古物」,同時也分別代表了常玉繪畫的兩大題材:靜物與裸女,其流暢的線條運筆顯示出常玉學習書法和中國傳統繪畫的背景,而人體造形簡約與明快的色彩則有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美學表現,因而被譽為「東方的馬諦斯」;此外,動物主題的繪畫也是常玉晚年創作的特色之一,在構圖與氛圍上隱隱透露出藝術家晚年的生活際遇以及漂泊異鄉的孤寂。(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常玉 盆栽 油彩纖維板 131×72cm(圖版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2.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6年正式開館的巴黎奧塞美術館,逢2016年成立滿卅週年舉辦「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並於2017年春天巡迴至台灣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原本展期只至7月24日,觀展人潮絡繹不絕,展覽特將展期延長一個月展至8月28日,足見民眾對此展反應之熱烈。
展覽呈現活躍於19世紀下半葉的藝術大師共計六十九件繪畫作品,包含德拉克洛瓦、庫爾貝、米勒、塞尚、竇加、畢沙羅、莫內、雷諾瓦、梵谷、高更等奧塞美術館典藏的名家真跡,按當時重要藝術運動,區分為:「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印象派與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與「20世紀現代藝術之起源」等五個展區,帶領民眾一窺這段法國藝術史上各家繪畫風格與思想浪潮風起的時代縮影。展出作品包括米勒的〈拾穗〉、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少女〉,兩件經典名作過去均曾來台展覽。(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左起: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力晶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詹曼君、閣林文創董事長吳尚飛、法國奧塞美術館行政長艾倫.隆巴德(Alain Lombard)、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行政長高人傑、六福萬怡酒店經理吳維寧於展覽揭幕合影(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3.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灣在2017年5月24日由司法院公布,要求行政和立法機關須於兩年內完成同性婚姻自由及平等權的相關修法與制定。除了爭取法律保障之外,同志議題也應受到社會大眾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同。秉持這樣的理念,台北當代藝術館與香港驕陽基金會合作推出「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策展人為胡朝聖。此展為亞洲地區首次於官方美術館以LGBTQ議題為主題舉辦的展覽,更呼應了台灣將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之時代意義。
展覽涵蓋形式多樣的當代創作,包括繪畫、攝影、複合媒材、印刷品、雕塑、剪紙、影像、聲音、錄像裝置等作品,希望藉由當代藝術的多元性與自由,呈現同志的生命故事、情感經驗與內在壓抑及創傷等,揭示同志游移於現今主流價值觀邊陲的議題,並期望能與社會大眾展開對話與交流。(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莊志維〈黑暗中的彩虹〉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展出一景(圖版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王俊傑〈激情〉於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4.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倫敦大英博物館攜手,合作呈現大英博物館埃及館藏的木乃伊、棺槨、陪葬品、石碑等超過二百件收藏;此外,觀者也能從大英博物館近十年間使用最新電腦斷層掃描技術(CT)以及非侵入性影像技術對木乃伊的研究成果,理解在文字記載之外的古埃及樣貌。此種方式不但能夠不破壞棺木,便能詳盡分析木乃伊在棺木內的狀態,包括性別、骨骼、肌肉組織、牙齒、健康狀況、木乃伊的製作,更可藉以推論其飲食文化、生活習慣、信仰與死亡年齡等個人背景,從而反映出他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世界。
展覽總共展出六具木乃伊與其相關研究,包括揭開性別之謎的〈奈絲塔沃婕特〉,確認她實為一位出身富裕家族的女性木乃伊;其中,〈兒童木乃伊〉和〈羅馬時期男子木乃伊〉製作時間來自羅馬時期,也顯示了木乃伊製作技術與風格在融合不同文化之後的演變。(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古埃及第25王朝(約西元前700-680年)的〈奈絲塔沃婕特〉於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5.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北師美術館
由北師美術館與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共同策畫,展覽展出日本近代卅一位藝術家的油畫及水彩作品,除了呈現日本自19世紀明治至昭和時期一百年間的繪畫流變,同時也反映出日本與台灣在當時深厚的美術交流關係。此外,北師美術館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運用「可見光通訊」與AR擴增實境技術於美術館導覽系統,結合最新科技回顧這段近代美術史。
策展人薩摩雅登將展覽劃分為:官展系統的西洋畫家、非官展系統的西洋畫家以及水彩畫家三大主題展開,從學院傳統的外光派代表畫家如黑田清輝,到梅原龍三郎、藤田嗣治等畫風前衛的在野美術團體畫家,與影響台灣美術發展至深的水彩名家石川欽一郎,牽繫起一條洋畫東洋化的脈動。展覽同步展出六件借自日本笠間日動美術館收藏的畫家調色盤,從作畫工具而能更加意識到藝術家的主體性與創作行動,進而拉近藝術與觀者的距離。(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北師美術館推出「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圖版提供、攝影:北師美術館)
「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2樓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王文彥)
6. 鄉關何處—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個展︱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覽總結呈現藝術家侯淑姿數年來深入高雄左營與鳳山眷村的攝影創作,包括2013年發表的「我們在此相遇」系列、2015年發表的「長日將盡」系列,以及去年完成的「鄉關何處」系列,侯淑姿在創作自述中表示:「『高雄眷村三部曲』試圖呈現戰後新移民聚落的眷村畫下句點前的最後身影,總體傳達對眷村流失的美好時光的不捨。」
「高雄眷村三部曲」所有作品尺寸、形式一致,上下並置正負影像,並陳主觀與客觀觀點,個別記錄、闡述了各眷村在《眷改條例》下,各自遭逢的波折歷史與命運。藝術家透過攝影與訪談調查,以實際行動介入社會空間進行創作。展場空間則依據三部曲各別的時空背景而有不同的視覺設計與氛圍,對應眷村現下可能物事全非的、房舍如故但居民已無法回去的,抑或是仍在奮力於此存活的處境。(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侯淑姿個展—三部曲「鄉關何處」展場一景(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7.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蕭壠文化園區
「近未來的交陪」以台灣民間社會「交陪境」傳統文化祭的自發組織之智慧,提出「交陪美學」,兩年多以來經過田野調查、《交陪藝術誌》的出版以及專題系列論壇等前置研究,於2017年在台南蕭壠文化園區推出。展覽由總策展人龔卓軍,與陳盈瑛、高森信男、陳伯義、陳宣誠等共同策畫,以當代藝術回應並重新連結民間藝術與宗教宮廟文化。
展覽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以攝影裝置、祭典活動紀錄片、影像裝置和「城市浮洲」建築為主體,亦展出台南市美術館(預計2018年啟用)的攝影典藏品。2016年初地震後,廠區經整修與結構加固,2017年3月底在文化園區全境開展,包括廟壁大畫、巨幅門神、繪師畫稿、門神門板、廟牌木雕、攝影、檔案、繪畫、紙藝、互動裝置等不同媒材的作品。展覽從民俗、建築、攝影構成當代藝術與民間藝術的交陪,同時也引領觀者與創作者將視野迴向台灣傳統文化的豐沛與美學。(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攝影策展人陳伯義於「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策畫的「神童島」展區一景(圖版提供:龔卓軍)
8. 關鍵斡旋—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
邁入第六屆的亞洲藝術雙年展,首次以團隊形式策展,邀請日本的漥田研二、印尼的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伊拉克的瓦姍.阿爾—庫戴立(Wassan Al-Khudhairi)等三位國際策展人與國立台灣美術館研究員林曉瑜,圍繞「關鍵斡旋」這個共同命題,透過分區研究與自身對「關鍵斡旋」的詮釋,從更寬廣多元的觀察視角呈現當代亞洲藝術的複雜面貌。
展覽包含來自廿一個國家的卅六位/組藝術家的作品,從批判角度檢視地緣關係伴隨的政治性、藝術做為介入社群與地方社區的途徑、全球化與社會制度失衡現狀下的藝術機能,到當代藝術對自然環境及公共事務的關懷等,藝術家以各自的創作實踐為探針,直面當代亞洲紛呈的政治、經濟、社會、國族等議題,提出協商、溝通,甚至翻轉現狀與既有思維的一次覷探。(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蘇露克.哈爾柏、薩馬赫.希佳威、圖琳.圖克 河的兩岸 2012-2017(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劉和讓 步兵連 2017(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9. 社交場ARENA︱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7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與韓國光州市美術館跨國合作台韓交流展,主題為「社交場」,由北美館資深策展人蕭淑文策畫,與韓國策展人任鍾榮(Jong-yong Lim)合作,共展出廿四位/組藝術家的創作,展覽透過藝術家的表演,串聯舞蹈、身體、戲劇、音樂、聲音、影像、文本,將美術館空間轉化為「展示」與「演出」共生的創造性實驗場域與觀眾互動體驗的平台,拓展展覽與觀者之間在「觀看」關係之外的可能性。
策展人蕭淑文指出:「『社交場』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展覽,就好比運動賽事一樣,需要有人的參與才能完整。」除了時間上與台北世大運醞釀的交流能量相接,展覽連結「靜態展示」及「現場藝術」,藉由各種展演形式和表演語彙,鼓勵參與者投入集體協作的身體實踐,從而擾動其過去觀展的被動經驗。(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發條鼻子 豈有此理 2017 演講表演(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朴相華〈無等異想2 〉於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10. 一個都不放過—當代藝術中的推理事件展︱高雄市立美術館
「一個都不放過」展覽名稱發想自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經典作品《一個都不留》,策展人簡正怡與陳美智援引推理文學中為人所熟知的懸疑元素,將展場化身為如同推理小說或劇集中的場景——一幢彌漫著詭祕氣氛的宅邸。展覽展出來自國內外近卅位當代藝術家的平面、裝置、錄像、聲音及表演藝術等形式多元的作品,以藝術和文學構築一場充滿謎團與令人心惶的「推理劇」。
展覽以一封彷若來自推理小說中神祕人物的邀請函展開,鼓勵觀者想像自己是意外闖入此封閉空間的偵探或訪客,甚至是劇本作家、導演、演員,沿著藝術家留下的線索,探索藝術中的懸疑性和日常生活中存在卻備感陌生的情境,依據自身對作品的解碼與思考,構成屬於觀者自己的故事。(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 一個都不放過」展場一景(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10. 微光闇影︱台北市立美術館
「微光闇影」攝影展策展人為余思穎,展覽精選出廿一組台灣藝術家及團體,逾兩百四十組以上的攝影作品。
展覽以「時間性」、「歷史性」、「物理性」與「攝者與被攝者關係」為展覽脈絡,從攝影中光影明暗的空間現實,以及當中綿密交織的時間緯度展開,深入討論從台灣早期報導攝影乃至數位時代的年輕藝術家,不同影像世代對於攝影技術與圖象紀錄、創作本質的對話。其中,由攝影師劉振祥策畫的子單元「歷史性的暗影」,呈現成立於1986年的「綠色小組」在解嚴前後拍攝的八部社運紀錄片,以及資深攝影記者黃子明與許伯鑫的新聞攝影作品。導覽引言中提到「展覽以紀實為基礎但超越紀實,找尋不滅的靈魂」,從中關注攝影的曖昧與不確定性,與客觀表象之外蘊含的人文深度。
「微光闇影」展場一景(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1. 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國立歷史博物館
為紀念旅法藝術家常玉逝世滿五十週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館藏常玉展,展出最新修復的常玉畫作。常玉在過世前二年曾應教育部邀請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並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卻因故未果,這段過往也讓展覽多了一抹令人感懷的情分。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的常玉油彩作品以晚期創作為主,展品中,〈菊〉與〈四女裸像〉被列管為「重要古物」,同時也分別代表了常玉繪畫的兩大題材:靜物與裸女,其流暢的線條運筆顯示出常玉學習書法和中國傳統繪畫的背景,而人體造形簡約與明快的色彩則有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美學表現,因而被譽為「東方的馬諦斯」;此外,動物主題的繪畫也是常玉晚年創作的特色之一,在構圖與氛圍上隱隱透露出藝術家晚年的生活際遇以及漂泊異鄉的孤寂。(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常玉 盆栽 油彩纖維板 131×72cm(圖版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2.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6年正式開館的巴黎奧塞美術館,逢2016年成立滿卅週年舉辦「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並於2017年春天巡迴至台灣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原本展期只至7月24日,觀展人潮絡繹不絕,展覽特將展期延長一個月展至8月28日,足見民眾對此展反應之熱烈。
展覽呈現活躍於19世紀下半葉的藝術大師共計六十九件繪畫作品,包含德拉克洛瓦、庫爾貝、米勒、塞尚、竇加、畢沙羅、莫內、雷諾瓦、梵谷、高更等奧塞美術館典藏的名家真跡,按當時重要藝術運動,區分為:「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印象派與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與「20世紀現代藝術之起源」等五個展區,帶領民眾一窺這段法國藝術史上各家繪畫風格與思想浪潮風起的時代縮影。展出作品包括米勒的〈拾穗〉、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少女〉,兩件經典名作過去均曾來台展覽。(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左起: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力晶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詹曼君、閣林文創董事長吳尚飛、法國奧塞美術館行政長艾倫.隆巴德(Alain Lombard)、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行政長高人傑、六福萬怡酒店經理吳維寧於展覽揭幕合影(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3.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灣在2017年5月24日由司法院公布,要求行政和立法機關須於兩年內完成同性婚姻自由及平等權的相關修法與制定。除了爭取法律保障之外,同志議題也應受到社會大眾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同。秉持這樣的理念,台北當代藝術館與香港驕陽基金會合作推出「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策展人為胡朝聖。此展為亞洲地區首次於官方美術館以LGBTQ議題為主題舉辦的展覽,更呼應了台灣將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之時代意義。
展覽涵蓋形式多樣的當代創作,包括繪畫、攝影、複合媒材、印刷品、雕塑、剪紙、影像、聲音、錄像裝置等作品,希望藉由當代藝術的多元性與自由,呈現同志的生命故事、情感經驗與內在壓抑及創傷等,揭示同志游移於現今主流價值觀邊陲的議題,並期望能與社會大眾展開對話與交流。(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莊志維〈黑暗中的彩虹〉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展出一景(圖版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王俊傑〈激情〉於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4.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倫敦大英博物館攜手,合作呈現大英博物館埃及館藏的木乃伊、棺槨、陪葬品、石碑等超過二百件收藏;此外,觀者也能從大英博物館近十年間使用最新電腦斷層掃描技術(CT)以及非侵入性影像技術對木乃伊的研究成果,理解在文字記載之外的古埃及樣貌。此種方式不但能夠不破壞棺木,便能詳盡分析木乃伊在棺木內的狀態,包括性別、骨骼、肌肉組織、牙齒、健康狀況、木乃伊的製作,更可藉以推論其飲食文化、生活習慣、信仰與死亡年齡等個人背景,從而反映出他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世界。
展覽總共展出六具木乃伊與其相關研究,包括揭開性別之謎的〈奈絲塔沃婕特〉,確認她實為一位出身富裕家族的女性木乃伊;其中,〈兒童木乃伊〉和〈羅馬時期男子木乃伊〉製作時間來自羅馬時期,也顯示了木乃伊製作技術與風格在融合不同文化之後的演變。(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古埃及第25王朝(約西元前700-680年)的〈奈絲塔沃婕特〉於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5.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北師美術館
由北師美術館與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共同策畫,展覽展出日本近代卅一位藝術家的油畫及水彩作品,除了呈現日本自19世紀明治至昭和時期一百年間的繪畫流變,同時也反映出日本與台灣在當時深厚的美術交流關係。此外,北師美術館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運用「可見光通訊」與AR擴增實境技術於美術館導覽系統,結合最新科技回顧這段近代美術史。
策展人薩摩雅登將展覽劃分為:官展系統的西洋畫家、非官展系統的西洋畫家以及水彩畫家三大主題展開,從學院傳統的外光派代表畫家如黑田清輝,到梅原龍三郎、藤田嗣治等畫風前衛的在野美術團體畫家,與影響台灣美術發展至深的水彩名家石川欽一郎,牽繫起一條洋畫東洋化的脈動。展覽同步展出六件借自日本笠間日動美術館收藏的畫家調色盤,從作畫工具而能更加意識到藝術家的主體性與創作行動,進而拉近藝術與觀者的距離。(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北師美術館推出「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圖版提供、攝影:北師美術館)
「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2樓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王文彥)
6. 鄉關何處—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個展︱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覽總結呈現藝術家侯淑姿數年來深入高雄左營與鳳山眷村的攝影創作,包括2013年發表的「我們在此相遇」系列、2015年發表的「長日將盡」系列,以及去年完成的「鄉關何處」系列,侯淑姿在創作自述中表示:「『高雄眷村三部曲』試圖呈現戰後新移民聚落的眷村畫下句點前的最後身影,總體傳達對眷村流失的美好時光的不捨。」
「高雄眷村三部曲」所有作品尺寸、形式一致,上下並置正負影像,並陳主觀與客觀觀點,個別記錄、闡述了各眷村在《眷改條例》下,各自遭逢的波折歷史與命運。藝術家透過攝影與訪談調查,以實際行動介入社會空間進行創作。展場空間則依據三部曲各別的時空背景而有不同的視覺設計與氛圍,對應眷村現下可能物事全非的、房舍如故但居民已無法回去的,抑或是仍在奮力於此存活的處境。(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侯淑姿個展—三部曲「鄉關何處」展場一景(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7.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蕭壠文化園區
「近未來的交陪」以台灣民間社會「交陪境」傳統文化祭的自發組織之智慧,提出「交陪美學」,兩年多以來經過田野調查、《交陪藝術誌》的出版以及專題系列論壇等前置研究,於2017年在台南蕭壠文化園區推出。展覽由總策展人龔卓軍,與陳盈瑛、高森信男、陳伯義、陳宣誠等共同策畫,以當代藝術回應並重新連結民間藝術與宗教宮廟文化。
展覽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以攝影裝置、祭典活動紀錄片、影像裝置和「城市浮洲」建築為主體,亦展出台南市美術館(預計2018年啟用)的攝影典藏品。2016年初地震後,廠區經整修與結構加固,2017年3月底在文化園區全境開展,包括廟壁大畫、巨幅門神、繪師畫稿、門神門板、廟牌木雕、攝影、檔案、繪畫、紙藝、互動裝置等不同媒材的作品。展覽從民俗、建築、攝影構成當代藝術與民間藝術的交陪,同時也引領觀者與創作者將視野迴向台灣傳統文化的豐沛與美學。(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攝影策展人陳伯義於「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策畫的「神童島」展區一景(圖版提供:龔卓軍)
8. 關鍵斡旋—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
邁入第六屆的亞洲藝術雙年展,首次以團隊形式策展,邀請日本的漥田研二、印尼的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伊拉克的瓦姍.阿爾—庫戴立(Wassan Al-Khudhairi)等三位國際策展人與國立台灣美術館研究員林曉瑜,圍繞「關鍵斡旋」這個共同命題,透過分區研究與自身對「關鍵斡旋」的詮釋,從更寬廣多元的觀察視角呈現當代亞洲藝術的複雜面貌。
展覽包含來自廿一個國家的卅六位/組藝術家的作品,從批判角度檢視地緣關係伴隨的政治性、藝術做為介入社群與地方社區的途徑、全球化與社會制度失衡現狀下的藝術機能,到當代藝術對自然環境及公共事務的關懷等,藝術家以各自的創作實踐為探針,直面當代亞洲紛呈的政治、經濟、社會、國族等議題,提出協商、溝通,甚至翻轉現狀與既有思維的一次覷探。(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蘇露克.哈爾柏、薩馬赫.希佳威、圖琳.圖克 河的兩岸 2012-2017(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劉和讓 步兵連 2017(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9. 社交場ARENA︱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7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與韓國光州市美術館跨國合作台韓交流展,主題為「社交場」,由北美館資深策展人蕭淑文策畫,與韓國策展人任鍾榮(Jong-yong Lim)合作,共展出廿四位/組藝術家的創作,展覽透過藝術家的表演,串聯舞蹈、身體、戲劇、音樂、聲音、影像、文本,將美術館空間轉化為「展示」與「演出」共生的創造性實驗場域與觀眾互動體驗的平台,拓展展覽與觀者之間在「觀看」關係之外的可能性。
策展人蕭淑文指出:「『社交場』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展覽,就好比運動賽事一樣,需要有人的參與才能完整。」除了時間上與台北世大運醞釀的交流能量相接,展覽連結「靜態展示」及「現場藝術」,藉由各種展演形式和表演語彙,鼓勵參與者投入集體協作的身體實踐,從而擾動其過去觀展的被動經驗。(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發條鼻子 豈有此理 2017 演講表演(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朴相華〈無等異想2 〉於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10. 一個都不放過—當代藝術中的推理事件展︱高雄市立美術館
「一個都不放過」展覽名稱發想自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經典作品《一個都不留》,策展人簡正怡與陳美智援引推理文學中為人所熟知的懸疑元素,將展場化身為如同推理小說或劇集中的場景——一幢彌漫著詭祕氣氛的宅邸。展覽展出來自國內外近卅位當代藝術家的平面、裝置、錄像、聲音及表演藝術等形式多元的作品,以藝術和文學構築一場充滿謎團與令人心惶的「推理劇」。
展覽以一封彷若來自推理小說中神祕人物的邀請函展開,鼓勵觀者想像自己是意外闖入此封閉空間的偵探或訪客,甚至是劇本作家、導演、演員,沿著藝術家留下的線索,探索藝術中的懸疑性和日常生活中存在卻備感陌生的情境,依據自身對作品的解碼與思考,構成屬於觀者自己的故事。(另有201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展覽呈現、數位藝術發展以及文化政策議題等的觀察評論專文,詳細閱讀2018年1月號512期藝術家雜誌)
「 一個都不放過」展場一景(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10. 微光闇影︱台北市立美術館
「微光闇影」攝影展策展人為余思穎,展覽精選出廿一組台灣藝術家及團體,逾兩百四十組以上的攝影作品。
展覽以「時間性」、「歷史性」、「物理性」與「攝者與被攝者關係」為展覽脈絡,從攝影中光影明暗的空間現實,以及當中綿密交織的時間緯度展開,深入討論從台灣早期報導攝影乃至數位時代的年輕藝術家,不同影像世代對於攝影技術與圖象紀錄、創作本質的對話。其中,由攝影師劉振祥策畫的子單元「歷史性的暗影」,呈現成立於1986年的「綠色小組」在解嚴前後拍攝的八部社運紀錄片,以及資深攝影記者黃子明與許伯鑫的新聞攝影作品。導覽引言中提到「展覽以紀實為基礎但超越紀實,找尋不滅的靈魂」,從中關注攝影的曖昧與不確定性,與客觀表象之外蘊含的人文深度。
「微光闇影」展場一景(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