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2021

  • 首頁
  • 年度十大展覽及新聞
  • 十大公辦好展覽

年度十大展覽及新聞

  • 十大視覺藝術新聞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十大公辦好展覽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No.1
  • No.2
  • No.3
  • No.4
  • No.5
  • No.6
  • No.7
  • No.8
  • No.8
  • No.9
  • No.10
  • No.10
 
1奈良美智特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臺南市美術館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在台灣的首次個展「奈良美智特展」,分別在近春分時節、酷暑夏季和入冬時分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及臺南市美術館展開,藉由巡迴展的方式,讓南北觀眾皆能一窺他涵括看板繪畫、素描、油彩、攝影與雕塑等各式類型和不同生命階段的創作。

 奈良美智在台灣的巡迴展緣起於311東日本大地震時台灣對日本的緊密相助,展出作品不乏不同時刻直面人生苦難的描繪,同時也包含他特別帶來首度於海外展出的作品與在防疫期間完成的創作。奈良美智對於三個展場也有不同的規畫與安排巧思,除了親自完成三個場地的布展外,自關美館展陳五十三件作品、高美館增加展出廿六件新作,乃至南美館呈現一百八十餘件,無不逐步帶出他的創作視野,以及於不同場域創造出的獨有觀看方式。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奈良美智特展」於臺南市美術館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中華文化總會)©YOSHITOMO NARA

 
2美的探索─陳輝東創作展|臺南市美術館
   

 「美的探索─陳輝東創作展」聚焦在對人物肖像、風景、靜物等領域卓然有成的全方位藝術家陳輝東六十餘年來的創作軌跡及其美感世界,展出他早期富含高度實驗精神的作品,以及客居歐美國家後透過反覆思索,逐步形塑出自己特有的精神性寫實主義風格。

 陳輝東的作品充滿濃厚的情感與深刻的觀察力,以漁民生活、帆船、海洋為主題的作品洋溢著南台灣的故鄉風情;人物肖像直探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感,充分捕捉家人、友人與描繪對象的神韻和形貌;風景畫捕捉空氣、水分、光影與物像的微妙變化,展現大自然生機盎然的景致,其中的「莫內花園」系列更是陳輝東直至今日仍不斷創作的主題,藉由反覆描繪園中的睡蓮、柳枝與隨光線變化的水面,仿如「隔著時空跟莫內對話」。展期內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閉館期間,臺南市美術館另製作了線上導覽影片,讓觀者在家便能透過陳輝東與前南美館館長、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潘的導覽,認識陳輝東獨樹一幟的寫實藝術風貌。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美的探索─陳輝東創作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臺南市美術館)

 

 
3茲土有情─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展|國立台灣美術館
   

 國立台灣美術館適逢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及感念他和基金會將作品捐贈予國美館典藏,以「茲土有情」為題展出此批畫家在1970至1980年間親身領略、讚頌台灣古厝與風景的六十餘幅水彩作品。展覽透過「台灣山水」與「民房古厝」兩大主題,總覽席德進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與台灣自然、人文特色所開創出的獨特繪畫風格。

 策展人國美館研究員林明賢指出,「台灣山水」展區呈現席德進擁抱自然,遍訪台灣山川風景的寫生作品,他以雄渾俐落、沉靜幽微的色韻變化體現台灣山川莊嚴靜穆的生命力,而從他的山水面貌中也能看到以水墨畫形式揮灑的水彩畫風格,極具個人特色;「民房古厝」滿懷著席德進對逐漸消逝的傳統建築的不捨情感,試圖透過畫筆記錄建築造形及其背後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茲土有情─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4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高雄市立美術館
   

 由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擔任總召、龔卓軍與許遠達擔任策展人的「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以李俊賢藝術生涯的旅行路線為概念,精選展出兩百件重要作品。展覽依循主題梳理為「從愛河到哈德遜河」、「土地.台味」與「海洋.南島」三大脈絡,配合李俊賢扮演各種角色時所產出的藝評、企畫、設計、影像、雜誌等文件,鋪陳其藝術精神從TAKAO(打狗,高雄)、台灣到南島山海輻射出的「南方HUE」,並在展場加入貨櫃屋、大型竹架和日光燈管等元素,向他的「台味」美學致敬。

 李俊賢致力於透過畫筆表現出台灣話語音強勁的動態感,除了時常將歌曲情境融入到畫面裡,創作過程更時常沉浸在喜愛的歌曲中,高美館因此擴延主題發展子計畫「偏挺土地─南方HUE聲景影音會」,從李俊賢的畫作元素出發,與音樂人合作開創台式搖滾聲景創作。另一子計畫「偏挺×要塞─致爐主俊賢壁畫創作」邀集廿四位曾與李俊賢共同參與「新台灣壁畫隊」移地創作的藝術家組成「偏挺要塞壁畫隊」,再次呼應與聯繫李俊賢對於土地的情感。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5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台北市立美術館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由東京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策畫,為日本當代藝術家塩田千春創作生涯廿五年來最大型且全面性的個展。展覽精選塩田千春三件大型裝置、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及舞台設計等相關圖稿,展出超過一百件觸動人心的創作。

 塩田千春的作品以具現無形的回憶、焦慮、幻夢、寂靜著稱,她探尋普世問題如身分認同、界線與存在等,觸動觀者深層的情感。塩田千春的藝術實踐始終與生命經驗緊密扣合,捕捉身體感知與心理狀態的隱微牽動,以其細膩感性的體察遊走於創作媒材的邊界。展覽透過紀錄照片及影片追溯她如何橫跨繪畫、行為藝術與裝置藝術,進而發展成多方位的創作者,並以她透過無數細線纏繞空間或物件的大型裝置為亮點,企圖牽引觀者穿越無以名狀的雜緒念想,在她織羅出的維度中展開身心的旅程。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場一景
(攝影:林冠名;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6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國立故宮博物院
   

 有國立故宮博物院「鎮院三寶」美譽之稱的宋代山水畫作品──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分別代表北宋巨碑式的山水畫典範,通過對自然的靜觀與體悟,重新組織凝聚而成的理想山水典型。「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是繼2011年後再次合體展出三件國寶,時隔十年,實屬難得。

 展覽除了三件鎮院國寶之外,也闢室選展受三家風格影響的九幅繪畫,時代縱越元代到民國,作品呈現後人汲古創新的時代風貌,而這些後世追仿的實例不僅具體而微地勾勒出三家畫風的傳續脈絡,也更確立了范寬、郭熙與李唐在山水畫史上的崇高地位。展區內另循環播放三部8K超高畫質國寶影片,以及「走入畫中」多媒體藝術、「筆墨行旅」動畫影片等,透過多元的展示規畫,滿足觀眾對於三寶飽遊臥看、鉅細靡遺的觀展願望。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郭熙 早春圖 1072 設色絹本 158.3×108.1cm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7泛.南.島藝術祭|高雄市立美術館
   

 「泛.南.島藝術祭」由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擔任總策展人,協同兩位國際策展顧問:紐西蘭紐普利茅斯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館長札拉.斯坦霍普(Zara Stanhope)與威靈頓帕特迦藝術博物館(Pataka Art+ Museum)館長魯本.福連德(Reuben Friend),歷時近三年研究踏查,共同在意指廣泛及跨越邊界視野的「泛」的概念下,透過代表多元和非中心收束觀點的「南方」與代表海洋性多邊連結的「島嶼」意象,嘗試鬆脫既定的意識型態與主流文化框架,提出相對開放的概念。

 展覽匯集廿三組國內外藝術家╱團隊的六十二件繪畫、攝影、錄像、雕塑、裝置作品,圍繞在「從已知到未知」、「暗黑島嶼」與「生生流轉」主題層次下探討人類如何面對海洋、深入帝國主義與殖民影響後如何修復傷痕,以及思索人與自然╱人與他者多變、有機的內外在關係。展出場域另拓展至高美館的戶外園區,藉由藝術實踐計畫構築富在地文化特色的地景藝術基地。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泛.南.島藝術祭」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8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國立台灣美術館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由國立台灣美術館研究員林明賢擔任策展人,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蕭瓊瑞擔任展覽顧問,具體而完整地展呈2019年起在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政策指導及支持下所規畫的出版計畫「臺展復刻.經典再現」,以及由蕭瓊瑞針對台灣美術展覽會、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作品調查出版的《臺府展圖錄復刻別冊》。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以台、府展現存作品為主題,將近百年來分散各處之珍貴現存作品及相關發展史料予以蒐集整理,並以彼時展出情境分為東洋畫部、西洋畫部陳列,共計展出一百廿六件現存作品中的八十三件。蕭瓊瑞表示,文史即便經過時代、政治的變遷也不會消失,展覽集結散布各地的作品共同展出,不但是歷史性的一刻,也象徵在重建台灣藝術史的路上更向前推進了一步。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8不誠無物、氣貫書拳─廖禎祥九五書法回顧展|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
   

 兼擅書拳二道的廖禎祥,以拳理入書、以書藝實現拳理的創作典範充分體現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辦的個展「不誠無物、氣貫書拳─廖禎祥九五書法回顧展」。展覽依書寫內容分為「書拳論」、「臨書」、「自作詩詞」與「四體軌跡」四大主題,呈現廖禎祥於1960至2020年間創作的一百廿八件書法、十三件文物及篆刻作品。

 廖禎祥深耕傳統書法,掌握書法大家的筆法神韻後自成一格,創作除了強調筆法,以最簡單的動作完成所欲達至的筆畫,並在此基礎上將書寫的作意降至最低,提昇情感與心靈狀態直至忠實、純粹的境界,同時也將太極拳之「靈活、氣滿」發之於書法,每有所作,精神面貌必如行雲流水、神完氣足。此次展覽以廖禎祥的座右銘「不誠無物」為題,體現其兼容書拳二藝的書藝風貌,以及「氣貫書拳」的至高成就。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廖禎祥於「不誠無物、氣貫書拳─廖禎祥九五書法回顧展」開幕致詞
(圖版提供:文化部)

 
9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國立歷史博物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攜手舉辦的「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由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林秋芳與史博館研究員陳勇成共同策畫,匯集兩館典藏精選的七十餘件藝術家作品,展現晚清至現當代畫家以寫意、工筆、水墨、油彩、水彩等不同技法展現的荷花之美。

 展覽依創作風格分為五大系列主題:「大千風采」、「金石風格」、「嶺南風光」、「文人風雅」與「東西風情」,自張大千晚期借傳統潑墨之法於畫荷為起點,探究他在嘗試古代潑墨後如何以同法揮灑潑彩的畫風典範,以及其他大家如在古拙蒼厚與化俗為雅的金石花鳥畫風、兼容古今中外繪畫精神與技法之大成的嶺南派,乃至於在西洋美術教育的影響下仍強調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內涵的藝術家作品等,或揮毫潑墨或精麗工筆,各自演繹著荷花的千姿百態與文人情懷。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10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臺南市美術館
   

 有素人藝術家與鄉土藝術家等稱號的洪通,藉由對創作的熱情和決心,掙脫未經學院訓練的束縛以及在刻苦環境與有限資源的先天條件限制。洪通在1970年代崛起於台灣畫壇,除了是一代人的記憶,他一心實踐自己創作理想的精神,也成為重要的社會象徵意義。臺南市美術館為洪通百歲冥誕推出他於美術館的正式個展「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透過「經典的形塑」與「風格與時代」兩大展區呈現洪通不同生命歷程的百餘件作品。

 「經典的形塑」精選展出洪通的作品及速寫和素描本,展區搭配介紹洪通成長的南鯤鯓風土,期讓觀眾認識他的創作養成與努力過程。「風格與時代」試圖梳理洪通的創作風格,諸如他對鄉野風情的抒懷、對喪子之痛的表現等,同時也利用圖像學、身體性與宮廟藝術文化之間的關聯性來分析他作品的空間感與造形轉化來源。展區另蒐整洪通熱潮時的相關文件資料與名人訪談,將觀眾拉回至彼時的時代背景,藉此映照洪通創作於當代的象徵意義。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臺南市美術館)

 
10典則.潮風─蔡明讚書藝展|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
   

 當代著名書法家蔡明讚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辦的個展「典則.潮風─蔡明讚書藝展」,透過四十一件╱組充滿裝裱巧思的平面作品與立體裝置,營造出光影層疊照射下相互對話的美感氛圍。蔡明讚積極實驗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除了在書體上汲取日本前衛書道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精神外,也大膽實驗不同的展呈方式,為書法藝術帶來新意。

 此次展覽以「典則.潮風」為題,說明展出概念奠基於古典詩書的內涵養成,以及當今對視覺張力的嚮往,強調書法藝術在當代美學時空下的對應與轉化。蔡明讚亦著眼於觀展情境和空間氛圍的營造,分別在傳統書法與現代書藝之間安置不同的物件,在賦予觀者沉浸式觀展體驗的同時,也體現出他富含禪意的藝術哲理。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典則.潮風─蔡明讚書藝展」展場一景
(攝影:蔣嘉惠)

No.1
 
1奈良美智特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臺南市美術館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在台灣的首次個展「奈良美智特展」,分別在近春分時節、酷暑夏季和入冬時分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及臺南市美術館展開,藉由巡迴展的方式,讓南北觀眾皆能一窺他涵括看板繪畫、素描、油彩、攝影與雕塑等各式類型和不同生命階段的創作。

 奈良美智在台灣的巡迴展緣起於311東日本大地震時台灣對日本的緊密相助,展出作品不乏不同時刻直面人生苦難的描繪,同時也包含他特別帶來首度於海外展出的作品與在防疫期間完成的創作。奈良美智對於三個展場也有不同的規畫與安排巧思,除了親自完成三個場地的布展外,自關美館展陳五十三件作品、高美館增加展出廿六件新作,乃至南美館呈現一百八十餘件,無不逐步帶出他的創作視野,以及於不同場域創造出的獨有觀看方式。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奈良美智特展」於臺南市美術館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中華文化總會)©YOSHITOMO NARA

No.2
 
2美的探索─陳輝東創作展|臺南市美術館
   

 「美的探索─陳輝東創作展」聚焦在對人物肖像、風景、靜物等領域卓然有成的全方位藝術家陳輝東六十餘年來的創作軌跡及其美感世界,展出他早期富含高度實驗精神的作品,以及客居歐美國家後透過反覆思索,逐步形塑出自己特有的精神性寫實主義風格。

 陳輝東的作品充滿濃厚的情感與深刻的觀察力,以漁民生活、帆船、海洋為主題的作品洋溢著南台灣的故鄉風情;人物肖像直探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感,充分捕捉家人、友人與描繪對象的神韻和形貌;風景畫捕捉空氣、水分、光影與物像的微妙變化,展現大自然生機盎然的景致,其中的「莫內花園」系列更是陳輝東直至今日仍不斷創作的主題,藉由反覆描繪園中的睡蓮、柳枝與隨光線變化的水面,仿如「隔著時空跟莫內對話」。展期內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閉館期間,臺南市美術館另製作了線上導覽影片,讓觀者在家便能透過陳輝東與前南美館館長、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潘的導覽,認識陳輝東獨樹一幟的寫實藝術風貌。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美的探索─陳輝東創作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臺南市美術館)

 

No.3
 
3茲土有情─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展|國立台灣美術館
   

 國立台灣美術館適逢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及感念他和基金會將作品捐贈予國美館典藏,以「茲土有情」為題展出此批畫家在1970至1980年間親身領略、讚頌台灣古厝與風景的六十餘幅水彩作品。展覽透過「台灣山水」與「民房古厝」兩大主題,總覽席德進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與台灣自然、人文特色所開創出的獨特繪畫風格。

 策展人國美館研究員林明賢指出,「台灣山水」展區呈現席德進擁抱自然,遍訪台灣山川風景的寫生作品,他以雄渾俐落、沉靜幽微的色韻變化體現台灣山川莊嚴靜穆的生命力,而從他的山水面貌中也能看到以水墨畫形式揮灑的水彩畫風格,極具個人特色;「民房古厝」滿懷著席德進對逐漸消逝的傳統建築的不捨情感,試圖透過畫筆記錄建築造形及其背後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茲土有情─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No.4
 
4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高雄市立美術館
   

 由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擔任總召、龔卓軍與許遠達擔任策展人的「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以李俊賢藝術生涯的旅行路線為概念,精選展出兩百件重要作品。展覽依循主題梳理為「從愛河到哈德遜河」、「土地.台味」與「海洋.南島」三大脈絡,配合李俊賢扮演各種角色時所產出的藝評、企畫、設計、影像、雜誌等文件,鋪陳其藝術精神從TAKAO(打狗,高雄)、台灣到南島山海輻射出的「南方HUE」,並在展場加入貨櫃屋、大型竹架和日光燈管等元素,向他的「台味」美學致敬。

 李俊賢致力於透過畫筆表現出台灣話語音強勁的動態感,除了時常將歌曲情境融入到畫面裡,創作過程更時常沉浸在喜愛的歌曲中,高美館因此擴延主題發展子計畫「偏挺土地─南方HUE聲景影音會」,從李俊賢的畫作元素出發,與音樂人合作開創台式搖滾聲景創作。另一子計畫「偏挺×要塞─致爐主俊賢壁畫創作」邀集廿四位曾與李俊賢共同參與「新台灣壁畫隊」移地創作的藝術家組成「偏挺要塞壁畫隊」,再次呼應與聯繫李俊賢對於土地的情感。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No.5
 
5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台北市立美術館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由東京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策畫,為日本當代藝術家塩田千春創作生涯廿五年來最大型且全面性的個展。展覽精選塩田千春三件大型裝置、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及舞台設計等相關圖稿,展出超過一百件觸動人心的創作。

 塩田千春的作品以具現無形的回憶、焦慮、幻夢、寂靜著稱,她探尋普世問題如身分認同、界線與存在等,觸動觀者深層的情感。塩田千春的藝術實踐始終與生命經驗緊密扣合,捕捉身體感知與心理狀態的隱微牽動,以其細膩感性的體察遊走於創作媒材的邊界。展覽透過紀錄照片及影片追溯她如何橫跨繪畫、行為藝術與裝置藝術,進而發展成多方位的創作者,並以她透過無數細線纏繞空間或物件的大型裝置為亮點,企圖牽引觀者穿越無以名狀的雜緒念想,在她織羅出的維度中展開身心的旅程。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場一景
(攝影:林冠名;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No.6
 
6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國立故宮博物院
   

 有國立故宮博物院「鎮院三寶」美譽之稱的宋代山水畫作品──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分別代表北宋巨碑式的山水畫典範,通過對自然的靜觀與體悟,重新組織凝聚而成的理想山水典型。「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是繼2011年後再次合體展出三件國寶,時隔十年,實屬難得。

 展覽除了三件鎮院國寶之外,也闢室選展受三家風格影響的九幅繪畫,時代縱越元代到民國,作品呈現後人汲古創新的時代風貌,而這些後世追仿的實例不僅具體而微地勾勒出三家畫風的傳續脈絡,也更確立了范寬、郭熙與李唐在山水畫史上的崇高地位。展區內另循環播放三部8K超高畫質國寶影片,以及「走入畫中」多媒體藝術、「筆墨行旅」動畫影片等,透過多元的展示規畫,滿足觀眾對於三寶飽遊臥看、鉅細靡遺的觀展願望。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郭熙 早春圖 1072 設色絹本 158.3×108.1cm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No.7
 
7泛.南.島藝術祭|高雄市立美術館
   

 「泛.南.島藝術祭」由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擔任總策展人,協同兩位國際策展顧問:紐西蘭紐普利茅斯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館長札拉.斯坦霍普(Zara Stanhope)與威靈頓帕特迦藝術博物館(Pataka Art+ Museum)館長魯本.福連德(Reuben Friend),歷時近三年研究踏查,共同在意指廣泛及跨越邊界視野的「泛」的概念下,透過代表多元和非中心收束觀點的「南方」與代表海洋性多邊連結的「島嶼」意象,嘗試鬆脫既定的意識型態與主流文化框架,提出相對開放的概念。

 展覽匯集廿三組國內外藝術家╱團隊的六十二件繪畫、攝影、錄像、雕塑、裝置作品,圍繞在「從已知到未知」、「暗黑島嶼」與「生生流轉」主題層次下探討人類如何面對海洋、深入帝國主義與殖民影響後如何修復傷痕,以及思索人與自然╱人與他者多變、有機的內外在關係。展出場域另拓展至高美館的戶外園區,藉由藝術實踐計畫構築富在地文化特色的地景藝術基地。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泛.南.島藝術祭」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No.8
 
8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國立台灣美術館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由國立台灣美術館研究員林明賢擔任策展人,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蕭瓊瑞擔任展覽顧問,具體而完整地展呈2019年起在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政策指導及支持下所規畫的出版計畫「臺展復刻.經典再現」,以及由蕭瓊瑞針對台灣美術展覽會、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作品調查出版的《臺府展圖錄復刻別冊》。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以台、府展現存作品為主題,將近百年來分散各處之珍貴現存作品及相關發展史料予以蒐集整理,並以彼時展出情境分為東洋畫部、西洋畫部陳列,共計展出一百廿六件現存作品中的八十三件。蕭瓊瑞表示,文史即便經過時代、政治的變遷也不會消失,展覽集結散布各地的作品共同展出,不但是歷史性的一刻,也象徵在重建台灣藝術史的路上更向前推進了一步。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No.8
 
8不誠無物、氣貫書拳─廖禎祥九五書法回顧展|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
   

 兼擅書拳二道的廖禎祥,以拳理入書、以書藝實現拳理的創作典範充分體現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辦的個展「不誠無物、氣貫書拳─廖禎祥九五書法回顧展」。展覽依書寫內容分為「書拳論」、「臨書」、「自作詩詞」與「四體軌跡」四大主題,呈現廖禎祥於1960至2020年間創作的一百廿八件書法、十三件文物及篆刻作品。

 廖禎祥深耕傳統書法,掌握書法大家的筆法神韻後自成一格,創作除了強調筆法,以最簡單的動作完成所欲達至的筆畫,並在此基礎上將書寫的作意降至最低,提昇情感與心靈狀態直至忠實、純粹的境界,同時也將太極拳之「靈活、氣滿」發之於書法,每有所作,精神面貌必如行雲流水、神完氣足。此次展覽以廖禎祥的座右銘「不誠無物」為題,體現其兼容書拳二藝的書藝風貌,以及「氣貫書拳」的至高成就。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廖禎祥於「不誠無物、氣貫書拳─廖禎祥九五書法回顧展」開幕致詞
(圖版提供:文化部)

No.9
 
9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國立歷史博物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攜手舉辦的「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由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林秋芳與史博館研究員陳勇成共同策畫,匯集兩館典藏精選的七十餘件藝術家作品,展現晚清至現當代畫家以寫意、工筆、水墨、油彩、水彩等不同技法展現的荷花之美。

 展覽依創作風格分為五大系列主題:「大千風采」、「金石風格」、「嶺南風光」、「文人風雅」與「東西風情」,自張大千晚期借傳統潑墨之法於畫荷為起點,探究他在嘗試古代潑墨後如何以同法揮灑潑彩的畫風典範,以及其他大家如在古拙蒼厚與化俗為雅的金石花鳥畫風、兼容古今中外繪畫精神與技法之大成的嶺南派,乃至於在西洋美術教育的影響下仍強調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內涵的藝術家作品等,或揮毫潑墨或精麗工筆,各自演繹著荷花的千姿百態與文人情懷。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No.10
 
10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臺南市美術館
   

 有素人藝術家與鄉土藝術家等稱號的洪通,藉由對創作的熱情和決心,掙脫未經學院訓練的束縛以及在刻苦環境與有限資源的先天條件限制。洪通在1970年代崛起於台灣畫壇,除了是一代人的記憶,他一心實踐自己創作理想的精神,也成為重要的社會象徵意義。臺南市美術館為洪通百歲冥誕推出他於美術館的正式個展「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透過「經典的形塑」與「風格與時代」兩大展區呈現洪通不同生命歷程的百餘件作品。

 「經典的形塑」精選展出洪通的作品及速寫和素描本,展區搭配介紹洪通成長的南鯤鯓風土,期讓觀眾認識他的創作養成與努力過程。「風格與時代」試圖梳理洪通的創作風格,諸如他對鄉野風情的抒懷、對喪子之痛的表現等,同時也利用圖像學、身體性與宮廟藝術文化之間的關聯性來分析他作品的空間感與造形轉化來源。展區另蒐整洪通熱潮時的相關文件資料與名人訪談,將觀眾拉回至彼時的時代背景,藉此映照洪通創作於當代的象徵意義。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臺南市美術館)

No.10
 
10典則.潮風─蔡明讚書藝展|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
   

 當代著名書法家蔡明讚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辦的個展「典則.潮風─蔡明讚書藝展」,透過四十一件╱組充滿裝裱巧思的平面作品與立體裝置,營造出光影層疊照射下相互對話的美感氛圍。蔡明讚積極實驗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除了在書體上汲取日本前衛書道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精神外,也大膽實驗不同的展呈方式,為書法藝術帶來新意。

 此次展覽以「典則.潮風」為題,說明展出概念奠基於古典詩書的內涵養成,以及當今對視覺張力的嚮往,強調書法藝術在當代美學時空下的對應與轉化。蔡明讚亦著眼於觀展情境和空間氛圍的營造,分別在傳統書法與現代書藝之間安置不同的物件,在賦予觀者沉浸式觀展體驗的同時,也體現出他富含禪意的藝術哲理。

(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全文閱讀2022年1月號560期藝術家雜誌)

「典則.潮風─蔡明讚書藝展」展場一景
(攝影:蔣嘉惠)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