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一個舞台
盧貝娜.希米德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2021年11月25日~2022年10月2日
英國最近這幾年相當重視非裔女性藝術家在主流藝術圈的曝光量。無論是今年將代表威尼斯雙年展英國館的索尼婭.博伊斯(Sonia Boyce)、首次回顧展於米爾頓.凱恩斯美術館(MK Gallery)的英格麗.波拉德(Ingrid Pollard)和泰德現代美術館渦輪大廳委託凱拉.渥克(Kara Walker)製作大型雕塑,都是非裔女性第一次站上主流藝術舞台。去年底,泰德現代美術館為盧貝娜.希米德(Lubaina Himid)舉辦她藝術生涯中最大的回顧展,身為英國指標性的泰納獎例年得獎藝術家中最年長(當時她63歲)、也是唯一的非裔女性,希米德對這股重新檢視非裔女性藝術家在美術史上的脈絡並予以重視的情形,既高興又憂慮:「希望這是一個實際反省後的進步,而不是只是跟風的潮流。」
盧貝娜.希米德 在兩者之間我的心是平衡的 1991 泰德美術館藏
©Lubaina Himid
盧貝娜.希米德 手術台 2017-2018 私人藏
©Lubaina Himid
1954年出生於坦尚尼亞的希米德,母親是一名英國織品設計師,父親來自桑吉巴群島(Zanzibar)。希米德出生未久,父親因為瘧疾過世,母親於是帶著她回到英國定居。她從小深受母親影響,生活中盡是繽紛的布料世界和美術館拜訪之旅。之後她進入溫布頓藝術學院(Wimbledon College of Arts)學習戲劇設計,儘管學校教的那些傳統的、金光閃閃的虛幻世界曾讓她形容為「這像是我想像中的地獄」,這些訓練仍潛移默化地注入豐富的故事性和戲劇空間維度到她的藝術創作。後來她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拿到文化歷史碩士學位,並開始參與英國黑人藝術運動(British Black Arts Movement),與其他非裔及亞裔藝術家合作策畫了幾檔重要的群展,為當時被邊緣化的少數族裔藝術家提供曝光的渠道,如1983年的「現代黑人女性」和「五位黑人女性」、1985年的「細黑線」和1986年「未記錄的真相」。藝術家埃迪.錢伯斯(Eddie Chambers)、奇拉.庫瑪麗.辛格.伯曼(Chila Kumari Singh Burman)、索尼婭.博伊斯、薇若妮卡.瑞安(Veronica Ryan)、蘇塔帕.比斯瓦斯(Sutapa Biswas)等都是這波運動的參與者。這個在當時被視為激進的藝術運動,成功帶起英國藝術圈對於非裔藝術家的討論和重視。她也與迦納╱蘇格蘭視覺藝術家默德.蘇爾特(Maud Sulter)共同成立城市福克斯出版社(Urban Fox Press),出版了《激情:關於黑人女性創造力》(Passion: Discourses on Blackwomen's Creativity),這是英國迄今唯一書寫黑人女性藝術的專書。她在北英格蘭平靜低調的藝術家生活,直到倫敦的冬青花園畫廊(Hollybush Gardens)在2013年邀請她舉辦個展,終於有了突破。
盧貝娜.希米德 時尚婚姻 1986 複合媒材裝置
(Photo: Andy Keate)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ollybush Gardens ©Nottingham Contemporary
希米德雖然是藝術家,但更認為自己是文化改革運動者,她想要的是改變。她受現代劇場改革者貝爾托.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的理論影響甚深,認為劇場是改變政治和社會的思辨場域,因此她希望該展覽如同劇院一般,是一個人與人相遇的地方,每一位觀眾都有機會介入、觀察、提問並形塑自己的觀點。場景、道具、服裝是化學觸媒,與人產生關係,延伸出獨特的故事。希米德的作品橫跨平面、裝置、雕塑和聲音等媒材,使用的素材也是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物件:舊抽屜、紙板、盒子、木頭、果凍模具等。希米德從這些不起眼的材料看到故事,並像編劇一般將這些符號串起獨特的劇本,以充滿戲劇性的手法探討政治、社會、種族和性別議題。希米德此次並與多媒體藝術家瑪格達.斯塔瓦斯卡–比萬(Magda Stawarska-Beavan)合作創作五段聲音裝置貫穿整個展場。「她的繪畫和展覽呈現方式其實就是一個政治性表演。」泰德美術館策展人麥可.韋倫(Michael Wellen)說:「她的繪畫促使你去理解一個情境、去了解你與作品中人物可能的關係以及他們彼此的關聯。」例如以一艘奴隸船命名的一系列畫作「徘徊者」,是描述1819年發生的悲劇,船長將生病的奴隸丟下大海以便索取保險賠償。人命如草芥,黑人的生命在當時殖民時代更是不受到重視。希米德描繪出殖民文化下帝國、階級與權利的關係,用很多隱喻的方式來觸及錯綜複雜的連結,如滑輪比喻權力的傳遞、非洲圖騰的布條代表黑暗的交易史,而果凍模具和海洋這兩樣常常出現在希米德作品的元素,標示著黑人做為商品的不堪過去。(全文閱讀563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