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2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2年4月 #563

  • 藝術家2022年4月 #563 1

藝術家2022年4月 #563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我們可以如何再思考「繆斯」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順延一年舉辦的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即將於4月23日開幕,本屆主題「夢的乳汁」一名借自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利奧諾拉.卡林頓所作書籍,由塞西莉雅.阿萊馬尼擔任總策展人。

 

 本期威尼斯雙年展快報特別報導綜覽主題館參展藝術家名單、阿萊馬尼的策展理念與展覽架構,另簡介於綠園城堡和軍火庫的國家館展覽。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於3月上旬公布,由德國藝術家卡特琳娜.佛瑞西和智利藝術家塞西莉亞.維庫尼亞同時榮獲。而俄羅斯國家館策展人與藝術家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表達抗議及遺憾,於2月底宣布退出本屆雙年展。

 

 繆斯(Muse)從古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到往往指稱與藝術家(通常為男性)關係特殊的女人,她們為藝術家提供靈感來源、激發其創造性,抑或在其創作實踐上扮演具影響力的角色,但我們如果將繆斯理解為不僅止於形容對描繪此一對象的著迷,還可以是包含某種特定情境:藝術家在時代與文化氛圍的啟發下,這些對象對其而言能代表某種理想性或抽象概念的擬人化而促使他們反覆於創作中追尋,亦能試想跳脫單純的性別劃定來思考繆斯。

 

 4月專輯關於繆斯的再思考,周亞澄以維也納利奧波德美術館與巴黎奧塞美術館過去兩檔以經典作品探討裸男主題的展覽論述與作品回顧,爬梳男性裸身做為啟發不同時期畫家靈感和象徵文化之美的繆斯其形象與意義。陳傳揚從攝影家史提葛立茲為其妻子、藝術家喬琪.歐姬芙拍攝的作品切入品味兩人的關係,以及他們在創作上的相互影響,已然超過單向的男性凝視。黃其安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現正展出之「惠斯勒的白衣女子:喬安娜.希弗南」展覽中,詹姆斯.惠斯勒以他的繆斯喬安娜所創作的「白色交響曲」三部曲為著眼。後兩者均可見到藝術家鏡頭下/筆下的繆斯如何體現創作上的思維。

 

 歐姬芙在丈夫過世三年後移居新墨西哥州,赴往她心之所向已久的廣袤荒漠,拾掇從土地、景觀提取的滋養與靈感轉錄至畫布上,本期名家傑作單元聚焦這位美國現代主義藝術家身心全副浸潤於自然及環境的感知所獲得的創作能量與作品。

 

 美術館行政單元,曾任2018年國際陶藝雙年展策展人的藝術家邵婷如專訪荷蘭歐洲陶藝中心總監蘭迪.詹,談論該機構的沿革與經營機制,並分享她於2019年駐地期間的觀察與交流。  由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和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共同發行、藝術家出版社出版的《陳澄波全集》合計十八卷,由蕭瓊瑞擔任總主編,在學界和家屬的努力下歷經近十年編纂,終於3月正式出版完竣,對於台灣歷史以及美術研究均意義非凡。

98 4月專輯
  關於繆斯的再思考:身體與身分
100 從理型、健美到自然─歐洲繪畫史的男性裸體與陽剛氣質 ⊙周亞澄
110 史提葛立茲鏡頭下的畫家歐姬芙
─被物化的女性還是啟迪創作的「繆斯」? ⊙陳傳揚
116 純白繆斯─惠斯勒與白衣女子喬安娜.希弗南 ⊙黃其安
   
60 特別報導─威尼斯雙年展快報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入選藝術家全覽 ⊙整理/羅珮慈
64 夢的乳汁─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論述 ⊙塞西莉雅.阿萊馬尼 編譯/高慧倩
72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參展名單 ⊙編譯/曾筱如、吳億萱、蔣嘉惠、劉蘭辰
88 卡特琳娜.佛瑞西、塞西莉亞.維庫尼亞獲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 ⊙蔣嘉惠
89 不可能的夢─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整理/蔣嘉惠
90 元境─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 ⊙整理/許玉鈴
91 徐世琪:懸浮,香港在威尼斯─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 ⊙整理/羅珮慈
   
51 藝術風景
  赫伯特.普洛伯格的〈與眼科模型的自畫像〉
   
52 藝術正論
  「重建台灣藝術史」是責任而不是利益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一生一作──寫給〈甘露水〉 ⊙陳長華
   
54 藝術野台戲
  被邊緣化的台灣美術研究 ⊙阿田教授
   
55 藝蹤尋探
  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妙境 ⊙吳曉芳
   
56 藝術新聞
  台北當代藝術館公布2022年度展覽
  第廿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57 國美館「揭幕」、「覆寫真實」開幕
  人.間─陳澄波與畫都
58 2022台南藝術博覽會
  2022普立茲克建築獎公布得獎者
59 台澳共製線上展「返回:第二章」
  第廿三屆雪梨雙年展「河流」
   
92 封面藝術家
  為生民寫史、為土地立傳─林智信大展及全集出版的藝術史意義 ⊙蕭瓊瑞
   
122 藝術現場
  露意絲.布爾喬亞×珍妮.霍澤─橫過頁面的書寫暴力
   
127 圍場散步
  藝術如何回應氣候變遷的責任 ⊙胡永芬
   
130 手繪古建築
  梁思成與關野貞的學術競賽─獨樂寺觀音閣研究九十週年 ⊙李乾朗
   
134 台灣水墨變相史
  日治時期的漢人傳統畫師─《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廿一章 ⊙蕭瓊瑞
   
156 影像邊緣
  台灣攝影與影像史中的心眼與心象 ⊙王柏偉
   
160 臨界區藝術
  坑道根系─生存焦慮─戰備機器─馬祖53據點的藝術生存觀測 ⊙龔卓軍
   
164 評藝廣場
  釀造藝術和地方的關係─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 ⊙張晴文
168 從鬱黑到純白─簡福的生命淬鍊 ⊙蕭瓊瑞
   
172 藝點觀察
  在乎現實嗎?─關於台灣當代繪畫的些許觀察 ⊙莊偉慈
   
174 名畫物語
  波蒂切利的〈春〉─文藝復興黎明期代表傑作 ⊙何政廣
   
180 展事匯
  春日的花朵─在燦爛陽光與黑暗中綻放 ⊙許玉鈴
   
184 藝術著作
  新的原始人─《現代藝術史》第一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196 美術教育
  日帝近代美術教科書發展與殖民地關係─殖民地學制 ⊙楊孟哲
   
200 台灣美術
  以風土編織文化記憶:陳澄波的彩筆畫意
─《陳澄波全集》第一卷「油畫」 ⊙林育淳
   
210 國際藝壇
  世界翻過來比較正
─東京森美術館「Chim↑Pom:Happy Spring」 ⊙趙宜恬
212 世界就是一個舞台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盧貝娜.希米德回顧展 ⊙林盈君
218 常民生活的眾生相
─巴黎鞏尼亞克─杰博物館「博伊的巴黎人物寫真」 ⊙唐忠珊
226 櫻花無意,人間有情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達敏.赫斯特 櫻」 ⊙趙宜恬
230 形體與再現,建構實體與雕像之間的對話
─巴黎龐畢度中心與皮諾典藏─商業交易所美術館推出查理斯.瑞個展 ⊙鄭元智
   
240 雕塑藝術
  線條和體積共生的空靈雕塑
─馬德里聖瑪麗亞.德.埃爾.保拉爾皇家修道院「空間、體積和空靈」 ⊙周芳蓮
   
244 藝術家評介
  以畫譜詩韻─陳顯棟的詩象畫 ⊙羅珮慈
   
246 展覽評介
  繪畫是性靈、思想的高格調─2022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 ⊙吳繼濤
   
248 策展論述
  從海這邊一直走去,就是台灣
─記洪瑞麟畫作捐贈與「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 ⊙白雪蘭
   
252 當代藝術
  亞太藝術板塊的重組:台灣原民的當代征途
─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天與地之間─臺灣原民當代藝術展」 ⊙賴志婷
   
258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列賓〈札波羅結哥薩克致土耳其蘇丹的回信〉崇高的戰鬥民族 ⊙潘(示番)
261 蘇里科夫〈女貴族莫洛卓娃〉的堅貞與仁愛 ⊙潘(示番)
   
266 名家傑作
  歸根紅土荒漠的拓荒者
─美國現代主義藝術家喬琪.歐姬芙 ⊙曾筱如
   
286 美術館行政
  推倒藩籬,重新界定
─專訪荷蘭歐洲陶藝中心總監蘭迪.詹 ⊙邵婷如
   
294 文化行政
  初心無敵─近期日本博物館實習觀察 ⊙趙宜恬
   
298 攝影藝術
  凝視歷史的永劫回歸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殘酷光輝:1940年代─1960年代攝影」 ⊙賴懷宇
302 與全球社運人物會面的創作行腳
─巴黎平台當代藝術中心「終生─塞拉隆格個展」 ⊙詹育杰
   
310 塞尚傳記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14 傳統藝術
  西藏乃瓊寺建築裝飾彩繪之獰厲美 ⊙丘星星
   
318 西域佛畫
  地藏菩薩立像幡(上)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26 當代新陶
  莫妮卡.德布斯+浦西健司 ⊙邵婷如
   
330 藝展目錄
   
331 藝展報導
   
339 藝術快遞
   
340 展覽月報
   
346 藝術市場行情表
   
350 藝術家圖書目錄
   
354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板

我們可以如何再思考「繆斯」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順延一年舉辦的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即將於4月23日開幕,本屆主題「夢的乳汁」一名借自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利奧諾拉.卡林頓所作書籍,由塞西莉雅.阿萊馬尼擔任總策展人。

 

 本期威尼斯雙年展快報特別報導綜覽主題館參展藝術家名單、阿萊馬尼的策展理念與展覽架構,另簡介於綠園城堡和軍火庫的國家館展覽。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於3月上旬公布,由德國藝術家卡特琳娜.佛瑞西和智利藝術家塞西莉亞.維庫尼亞同時榮獲。而俄羅斯國家館策展人與藝術家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表達抗議及遺憾,於2月底宣布退出本屆雙年展。

 

 繆斯(Muse)從古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到往往指稱與藝術家(通常為男性)關係特殊的女人,她們為藝術家提供靈感來源、激發其創造性,抑或在其創作實踐上扮演具影響力的角色,但我們如果將繆斯理解為不僅止於形容對描繪此一對象的著迷,還可以是包含某種特定情境:藝術家在時代與文化氛圍的啟發下,這些對象對其而言能代表某種理想性或抽象概念的擬人化而促使他們反覆於創作中追尋,亦能試想跳脫單純的性別劃定來思考繆斯。

 

 4月專輯關於繆斯的再思考,周亞澄以維也納利奧波德美術館與巴黎奧塞美術館過去兩檔以經典作品探討裸男主題的展覽論述與作品回顧,爬梳男性裸身做為啟發不同時期畫家靈感和象徵文化之美的繆斯其形象與意義。陳傳揚從攝影家史提葛立茲為其妻子、藝術家喬琪.歐姬芙拍攝的作品切入品味兩人的關係,以及他們在創作上的相互影響,已然超過單向的男性凝視。黃其安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現正展出之「惠斯勒的白衣女子:喬安娜.希弗南」展覽中,詹姆斯.惠斯勒以他的繆斯喬安娜所創作的「白色交響曲」三部曲為著眼。後兩者均可見到藝術家鏡頭下/筆下的繆斯如何體現創作上的思維。

 

 歐姬芙在丈夫過世三年後移居新墨西哥州,赴往她心之所向已久的廣袤荒漠,拾掇從土地、景觀提取的滋養與靈感轉錄至畫布上,本期名家傑作單元聚焦這位美國現代主義藝術家身心全副浸潤於自然及環境的感知所獲得的創作能量與作品。

 

 美術館行政單元,曾任2018年國際陶藝雙年展策展人的藝術家邵婷如專訪荷蘭歐洲陶藝中心總監蘭迪.詹,談論該機構的沿革與經營機制,並分享她於2019年駐地期間的觀察與交流。  由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和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共同發行、藝術家出版社出版的《陳澄波全集》合計十八卷,由蕭瓊瑞擔任總主編,在學界和家屬的努力下歷經近十年編纂,終於3月正式出版完竣,對於台灣歷史以及美術研究均意義非凡。

目錄
98 4月專輯
  關於繆斯的再思考:身體與身分
100 從理型、健美到自然─歐洲繪畫史的男性裸體與陽剛氣質 ⊙周亞澄
110 史提葛立茲鏡頭下的畫家歐姬芙
─被物化的女性還是啟迪創作的「繆斯」? ⊙陳傳揚
116 純白繆斯─惠斯勒與白衣女子喬安娜.希弗南 ⊙黃其安
   
60 特別報導─威尼斯雙年展快報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入選藝術家全覽 ⊙整理/羅珮慈
64 夢的乳汁─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論述 ⊙塞西莉雅.阿萊馬尼 編譯/高慧倩
72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參展名單 ⊙編譯/曾筱如、吳億萱、蔣嘉惠、劉蘭辰
88 卡特琳娜.佛瑞西、塞西莉亞.維庫尼亞獲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 ⊙蔣嘉惠
89 不可能的夢─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整理/蔣嘉惠
90 元境─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 ⊙整理/許玉鈴
91 徐世琪:懸浮,香港在威尼斯─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 ⊙整理/羅珮慈
   
51 藝術風景
  赫伯特.普洛伯格的〈與眼科模型的自畫像〉
   
52 藝術正論
  「重建台灣藝術史」是責任而不是利益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一生一作──寫給〈甘露水〉 ⊙陳長華
   
54 藝術野台戲
  被邊緣化的台灣美術研究 ⊙阿田教授
   
55 藝蹤尋探
  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妙境 ⊙吳曉芳
   
56 藝術新聞
  台北當代藝術館公布2022年度展覽
  第廿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57 國美館「揭幕」、「覆寫真實」開幕
  人.間─陳澄波與畫都
58 2022台南藝術博覽會
  2022普立茲克建築獎公布得獎者
59 台澳共製線上展「返回:第二章」
  第廿三屆雪梨雙年展「河流」
   
92 封面藝術家
  為生民寫史、為土地立傳─林智信大展及全集出版的藝術史意義 ⊙蕭瓊瑞
   
122 藝術現場
  露意絲.布爾喬亞×珍妮.霍澤─橫過頁面的書寫暴力
   
127 圍場散步
  藝術如何回應氣候變遷的責任 ⊙胡永芬
   
130 手繪古建築
  梁思成與關野貞的學術競賽─獨樂寺觀音閣研究九十週年 ⊙李乾朗
   
134 台灣水墨變相史
  日治時期的漢人傳統畫師─《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廿一章 ⊙蕭瓊瑞
   
156 影像邊緣
  台灣攝影與影像史中的心眼與心象 ⊙王柏偉
   
160 臨界區藝術
  坑道根系─生存焦慮─戰備機器─馬祖53據點的藝術生存觀測 ⊙龔卓軍
   
164 評藝廣場
  釀造藝術和地方的關係─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 ⊙張晴文
168 從鬱黑到純白─簡福的生命淬鍊 ⊙蕭瓊瑞
   
172 藝點觀察
  在乎現實嗎?─關於台灣當代繪畫的些許觀察 ⊙莊偉慈
   
174 名畫物語
  波蒂切利的〈春〉─文藝復興黎明期代表傑作 ⊙何政廣
   
180 展事匯
  春日的花朵─在燦爛陽光與黑暗中綻放 ⊙許玉鈴
   
184 藝術著作
  新的原始人─《現代藝術史》第一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196 美術教育
  日帝近代美術教科書發展與殖民地關係─殖民地學制 ⊙楊孟哲
   
200 台灣美術
  以風土編織文化記憶:陳澄波的彩筆畫意
─《陳澄波全集》第一卷「油畫」 ⊙林育淳
   
210 國際藝壇
  世界翻過來比較正
─東京森美術館「Chim↑Pom:Happy Spring」 ⊙趙宜恬
212 世界就是一個舞台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盧貝娜.希米德回顧展 ⊙林盈君
218 常民生活的眾生相
─巴黎鞏尼亞克─杰博物館「博伊的巴黎人物寫真」 ⊙唐忠珊
226 櫻花無意,人間有情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達敏.赫斯特 櫻」 ⊙趙宜恬
230 形體與再現,建構實體與雕像之間的對話
─巴黎龐畢度中心與皮諾典藏─商業交易所美術館推出查理斯.瑞個展 ⊙鄭元智
   
240 雕塑藝術
  線條和體積共生的空靈雕塑
─馬德里聖瑪麗亞.德.埃爾.保拉爾皇家修道院「空間、體積和空靈」 ⊙周芳蓮
   
244 藝術家評介
  以畫譜詩韻─陳顯棟的詩象畫 ⊙羅珮慈
   
246 展覽評介
  繪畫是性靈、思想的高格調─2022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 ⊙吳繼濤
   
248 策展論述
  從海這邊一直走去,就是台灣
─記洪瑞麟畫作捐贈與「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 ⊙白雪蘭
   
252 當代藝術
  亞太藝術板塊的重組:台灣原民的當代征途
─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天與地之間─臺灣原民當代藝術展」 ⊙賴志婷
   
258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列賓〈札波羅結哥薩克致土耳其蘇丹的回信〉崇高的戰鬥民族 ⊙潘(示番)
261 蘇里科夫〈女貴族莫洛卓娃〉的堅貞與仁愛 ⊙潘(示番)
   
266 名家傑作
  歸根紅土荒漠的拓荒者
─美國現代主義藝術家喬琪.歐姬芙 ⊙曾筱如
   
286 美術館行政
  推倒藩籬,重新界定
─專訪荷蘭歐洲陶藝中心總監蘭迪.詹 ⊙邵婷如
   
294 文化行政
  初心無敵─近期日本博物館實習觀察 ⊙趙宜恬
   
298 攝影藝術
  凝視歷史的永劫回歸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殘酷光輝:1940年代─1960年代攝影」 ⊙賴懷宇
302 與全球社運人物會面的創作行腳
─巴黎平台當代藝術中心「終生─塞拉隆格個展」 ⊙詹育杰
   
310 塞尚傳記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14 傳統藝術
  西藏乃瓊寺建築裝飾彩繪之獰厲美 ⊙丘星星
   
318 西域佛畫
  地藏菩薩立像幡(上)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26 當代新陶
  莫妮卡.德布斯+浦西健司 ⊙邵婷如
   
330 藝展目錄
   
331 藝展報導
   
339 藝術快遞
   
340 展覽月報
   
346 藝術市場行情表
   
350 藝術家圖書目錄
   
354 藝術線上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2年3月 #562
  • 藝術家2022年2月 #561
  • 藝術家2022年1月 #560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