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封面紀事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封面紀事
封面紀事
當 東方既白 看楊思勝書畫
認識思勝已有半甲子,和他的情誼親似兄弟,又亦師亦友。尤其服氣他的「三好」人生哲學,一是「好吃」:遍嚐天下美食,並樂於與好友分享。二是「好友」:豪爽磊落的人生襟懷,擁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氣度,自然好友眾多。三是「好畫」,思勝的書畫修養,不只是把玩雅賞,還喜歡提筆寫字作畫,有相當程度的造詣。
奈良美智的「心─眼」:表情表現主義的凝視
在這二十年間,奈良的創作沒有停止過和自身「記憶」的密切關係,我覺得他在畫作中處理的「凝視」也從拉開時空距離的記憶,一直到311東日本大震災之後,進入到心靈和生命距離的記憶,如2015年在香港的個展展名:「無常人生」;如此,我企圖討論的凝視也從遙遠距離的對看,到不定時刻、探入心靈的觀看,面對自身記憶這件事情在他的繪畫作品中,也從「自己」擴展到共同世界的「關係」。
疫後藝術與新啟蒙時代──論劉可明和疫後藝術思想家們
疫後藝術作品教導我們更敏銳地觀察我們所在的這個疫後世界(Post-Coronavirus World)。也正是從關注、研究和鑑賞疫後藝術(Post-Coronavirus Art)與其作品開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所增強的心智習性(Habits of Mind),將影響我們學習、思考和理解的方式,也因此,我們得以培養且追索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視角與圓融智慧。
時光薈萃,盡賞美之奧義──夏露薇的珠寶美學
在藝術珠寶的世界裡,能夠攫獲藏家目光的,往往只有稀世之作的現身。將光影折射的芳華,凝為永恆的詩意之遇,始於夏露薇的唯美珠寶饗宴,一切源自對自然之美的禮讚,天地造化萬千,而那天工巧奪的雕琢之美,一如天星落入凡間般耀眼,總在過眼後令人無以忘懷。
1
2
3
4
5
6
7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