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國際傳真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國際傳真
國際傳真
沒有自由,何來藝術?––從第十六屆卡塞爾文件展至柏林漢堡車站美術館展演爭議反思德國文化場域實踐之困境
2024年年初,以巴戰火延燒,文件展新的遴選機制尚未明朗,歐美藝文圈與學術機構頻頻傳出撤銷巴勒斯坦籍或反以色列政府人士的相關活動、獎項、教職等新聞。一連串事件,使得今年2月初古巴藝術家與社會運動者塔妮婭.布魯古拉於柏林漢堡車站美術館策畫的展演「你的想法成為公民行動的地方(100小時閱讀漢娜.鄂蘭的《極權主義的起源》)」備受關注。
實踐藝術界與藝術創作的環保永續(下)
「環保構思」的概念得以實際應用在工作環境與展演製作過程中,卻不容易應用在博物館和美術館的藝術品展覽環境與典藏規範。參與文化經營論壇(Forum entreprendre dans la culture)討論關於「綠色轉型」的三位企業組織與社會責任和企業社會責任專員指出其中難以滿足環保永續的困境,並建議採用一種階段性與長期的態度看待此一議題。
實踐藝術界與藝術創作的環保永續(上)
法國文化部媒體與創意產業司7月4日於巴黎美麗城國立高等建築學院舉辦為期三天的「文化經營論壇」,規畫與藝術文化和創意產業當今面臨的新挑戰;7月6日上午推出兩場以「綠色轉型」為題的討論會泛談數件不同的實踐案例,相當值得參考與引介,為本文希望探究的議題。
人工智慧與數位浪潮––藝文生態系的作為和反思?(下)
除了前文概述的政府和文化機構外,民間組織和研究機構對於新興數位發展亦扮演積極角色,其重要性展現在倡議、研發與教育推廣三大層面;而藝術社群的自發運動也成為替代科技方案的推手。
1
2
3
4
5
6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