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跨域的現場藝術
紐約Performa雙年展「Performa 19」
根植紐約、創立至今已有十六年歷史的Performa雙年展(以下簡稱「Performa」)今年來到第八屆。從探索現場藝術(live performance art)為起點,創辦人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透過每兩年一次、為期近一個月的展演活動,邀請全球各地的藝術家,以現地製作的方式共同探討藝術的可能性。本屆(Performa 19)的「無牆國家館」(Pavilion Without Walls)單元,由台灣和瑞典並列。今年台灣館的五位藝術家是鄭淑麗、蘇匯宇、周育正、余政達以及黃博志,他們本次推出的展演計畫,分別探討不同面向的議題,以藝術回應當代社會。
蘇匯宇 白水 2019(圖版提供:蘇匯宇)
近年來,現場表演的藝術形式常見於各主要的歐美藝術場域。2013年、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金獅獎得主提諾.塞格爾(Tino Sehgal)、安妮.依姆霍夫(Anna Imhof)的作品,都以現場演出的形式獲得肯定。另一方面,將舞蹈表演檔案化並引入美術場館展出,也是視覺藝術圈可見的潮流。既然現場藝術的展演形式已不新鮮,那麼每兩年舉辦一次的Performa又如何能自我突破,不斷地翻新現場藝術的定義?創辦人蘿絲李.戈柏在受訪時表示,每一年雖然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參與,但Performa最重視的,還是藝術家的提案如何與紐約的城市紋理發生關係,「我們相信每位藝術家的創作都能展現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獨特見解,而每一件作品,也都能展現出不同的觀點,這讓我們看到了藝術本身最迷人之處。」
多元豐富的創作類型
綜觀本次Performa的展演類型,可從主題與內容形式分為劇場與舞蹈協作、日常生活再現、勞動議題探討以及總體藝術展演等。儘管Performa在本屆的主題為向包浩斯致敬,不過大多數的作品仍舊從藝術家各自關心的議題開展。僅有少數的藝術家,如基雅.拉貝佳(Kia LaBeija),是從包浩斯的德國藝術家奧斯卡.史勒瑪(Oskar Schlemmer)的作品〈3芭蕾舞〉尋找靈感,透過重訪經典,以當代的眼光重新詮釋包浩斯精神。
基雅.拉貝佳 無題,黑色之幕 2019 ©Paula Court
史勒瑪的創作橫跨視覺藝術、設計和劇場藝術,其作品〈3芭蕾舞〉利用幾何元素和鮮豔的色彩,將芭蕾舞者視為可活動的雕塑。整齣作品體現出藝術家對現代工業機械的觀點,而從服裝、舞者肢體、空間配置、音樂到表演精神,都可看到包浩斯充滿實驗革新的精神。而拉貝佳本次的作品〈無題,黑色之幕〉即是擷取〈3芭蕾舞〉的第三幕,並由藝術家以其擅長的「折手舞」(voguing)重新詮釋改編而成。拉貝佳帶領五位舞者,穿著鮮豔亮麗的服裝在舞台上演出,音樂則邀請包括爵士樂鼓手的父親在內共同製作。在這件作品中,拉貝佳成功融合不被視為正統舞蹈的折手舞、酷兒文化(Ballroom Culture)以及視覺藝術,探索屬於當代的實驗精神,與包浩斯的創新概念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