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圍工作室:駐村、環境永續及在地生活
專訪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
近年來,隨著全球暖化及氣候異常現象趨於頻繁,環境議題逐漸獲得政府機構、國際組織及民間團體的重視。而台灣早在近廿五年前,就有非營利組織以環境保育做為主要關懷,建立與在地社群互利共生的藝術基地。
竹圍工作室外觀一景
坐落在淡水河畔的竹圍工作室,原是座養雞場。當年鄰里接連開發為住宅區,遺留下的這片土地闢成供藝術家思索、交流、創作的育成基地。工作室重視親近自然的生活感,自成一方遺世獨立的時空維度。一踏進園區廣場,地上的磚瓦以注音符號排列著歷年駐村藝術家的姓名。左方的交誼廳擺置著能再利用的手抄紙、果皮酵素,植栽幾株芳香萬壽菊。後院自體永續的水池旁,培育著有機果樹,楊桃、香蕉、釋迦結實纍纍。常設燒窯及木工坊,提倡富有手感、質地樸實的媒材。兩排藝棧及實驗室間佇立著蓮霧樹。園區底端以十二柱頂立著一座展演場地。
現正駐村於竹圍工作室的藝術家拉飛.邵馬作品(圖版提供:拉飛.邵馬)
這座信仰「藝術就在生活裡」駐村空間,廿五年來接待過五百位藝術家。他們在此進行思想碰撞與沉思,交流之餘,更多是靜置,釐清思緒、理解了材質以後才進行創作。蓮霧樹下,象徵思想激盪的木棧平台巧遇兩位駐村藝術家,藝術家葉海地認為,駐村的真諦在於將其視為一種經驗,從生活重拾綴出藝術觀點。就如同她手裡捏塑成形的陶碗,追求精神世界的探索而非圖騰的複製,這一股緩慢的意志,堅定抵抗著現今急於幫作品分類、標籤、詮釋的潮流。竹圍工作室提供特殊的時空,讓藝術家進行內在世界的對話及反思,而不是將較為表象的所見所聞,逼就出形式上的移植、急躁地產出成果。
泰國藝術家Patipat Chaiwitesh以香爐灰金紙創作的裝置藝術
紮實的生活感來自於與環境共感,做為一個藝術家駐館基地,在創辦人蕭麗虹的引領下,竹圍工作室為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安排社區導覽,以深入解說的方式引導藝術家認識細膩的台灣島、對在地環境產生連結。廿五年來的在地深耕經驗,使團隊每一位成員皆深諳連社區居民也不見得孰悉的後山歷史,陪伴藝術家嘗試當地媒材「關渡土」,走訪紅樹林、竹圍聚落遺跡和十三行博物館,認識漁釣產業及考察工業用地。來自泰國的Patipat Chaiwitesh,也因駐館期間接觸了附近廟宇,以民間信仰中常見的香爐灰及金紙為靈感,創作出回應空氣汙染的裝置藝術作品。
現正駐村於竹圍工作室的藝術家葉海地作品(圖版提供:葉海地)
竹圍工作室讓駐館藝術家得以專注於創作及生活,行政團隊是這座藝術搖籃堅定的後盾。竹圍評選藝術家過去的作品而給予駐村機會,在這裡藝術家被鼓勵回歸本心並與周遭社群交流,竹圍則肩負起與外界資源連結的角色,協助他們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竹圍駐村期程約一到三個月,工作室並不要求作品的生成,而是希望這段得以關注內在生活的時光,能在藝術家生涯裡緩慢累積,今日埋下種子,而影響會在三、五年後萌芽。實際上,蕭麗虹認為對藝術發展最有益處的駐村模式,還是需要長時間有系統地聚焦在特定議題上。而竹圍工作室最主要的運作形式,是以機構對機構的方式,與他國同樣關注環境議題的場館合作,例如以「河川」為主題,媒合鄰近水源的藝術機構,由竹圍選派與國外來訪人數相等的台灣藝術家,前往合作單位駐村進行藝術家駐村交換,提昇青年藝術家的國際能見度。徵件主旨多與國際文化理解、多元生態有關,並期許藝術家的駐村行動能呼應環境、教育、社區等議題。(全文閱讀535期藝術家雜誌)
【12月專輯│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