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邐於壯闊地平線的藝術風景
加州沙漠地景藝術雙年展

2017年舉辦的首屆沙漠地景雙年展(Desert X),讓人們了解當地如何發展成為富豪名流的度假勝地,它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與時序節慶。2019年的第二屆雙年展又有哪些作品與插曲?何不驅車198英哩,實地走訪加州沙漠地景藝術雙年展?
位在棕櫚泉遊客服務中心旁、進入這座城市的入口,大型的螢幕以一望無際的沙漠為背景,播放的影像狀似燃燒的國旗,第二屆加州沙漠地景藝術雙年展以科切拉山谷為場域,展出既有以及新委託的公共藝術作品。螢幕上的影像以德州博蒙特的油田為靈感來源,那裡曾有著美國在1901年鑽入地表下1000英呎所設置的第一座大型噴油井。當時這種創新的鑽油井技術俗稱「紡錘頂」(Spindletop),加快了美國從農業社會轉型成工業社會的步調。藝術家約翰.格拉德用動畫模擬了另一種「紡錘頂」,有如旗杆一般纖細的煙囪,上面有多個孔洞噴出濃濃黑煙,像一面飄搖在風中的黑煙國旗。
數位新創
南西.貝克.卡西爾(Nancy Baker Cahill)的虛擬實境作品〈誤差的幅度〉、〈革命〉位在索爾頓湖(Salton Sea)畔沿岸、遊艇俱樂部旁的沙灘,有著前述兩件作品的特色──約翰.格拉德的數位科技,以及斯特林.盧比的眩目色彩。
參觀者可以事先下載名為「第四道牆」的APP,抵達現場的時候開啟軟體,依照螢幕上的指示,擺動手機或平板電腦,即可看到旋風般的迷霧與光影在湖面上盤旋。卡西爾的虛擬實境創作靈感來自於羅斯柯(Mark Rothko)1944年的繪畫〈海邊的緩慢漩渦〉(Slow Swirl at the Edge of the Sea),這件超現實主義的作品預示了未來抽象表現主義的走向,而卡西爾的作品就像蝗蟲過境,也許描繪了思想形成的過程,也像是從灰燼中誕生的星星。它的呈現方式具有一種魔力,為虛擬實境的藝術作品開啟了一道發展新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