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骨碟
刻錄禁忌音樂的X光片
東京表參道香奈兒店旁巷內的BA-TSU(✖,打叉)畫廊,四月底起展出為期兩週的「骨骼音樂(Bone Music):蘇聯地下音樂物語」展,漆黑的畫廊展示一個個X光片燈箱,流洩著濃濃時代味的音樂,更像是置身於夜店。所謂「骨骼音樂」是一種蘇聯時期的古怪唱片,又被稱為「蘇聯骨碟」。英國音樂家史蒂芬.柯慈(Stephen Coates)和知名肖像攝影師保羅.哈特費德(Paul Heartfield)擔任策展人,解開這些會發出聲音的X光片的祕辛,講述歷史上一段「刻骨銘心」的音樂故事。
2013年柯慈和他的樂團「The Real Tuesday Weld」到聖彼得堡舉辦幾場表演,他漫步在跳蚤市場,偶然在一個攤販發現黑色圓盤狀X光片,圓盤浮現雙手的白骨彷彿DJ的手,他納悶「這是唱片還是X光片?」同行的俄國朋友無人知曉,攤販賣主也不屑回答。他以大約200美金買下後帶回倫敦聆聽,竟然是1954年代美國暢銷歌曲〈Rock Around The Clock〉。他於是開始研究「是誰做的?如何做成的?」從而開啟追尋X光唱片身世之謎的旅程。
1940至1960年代冷戰下的蘇聯,當時包含音樂在內的所有文化,需經國家檢閱管制,蘇聯當局擔心靡靡之音對年輕人產生不良影響,強制禁止美國的爵士樂、搖滾樂,以及部分俄國音樂。文化封鎖讓一批年輕人產生反叛情緒,他們裝扮鮮豔、營造好萊塢氛圍,這群反主流文化的嬉皮,被蘇聯官方稱作「時髦獵手」(Stilyagi),儘管聽被禁音樂遭到逮捕必須入獄,但許多人甘冒危險,想盡辦法要聽歐美流行樂。狂熱的發燒友竟想出用醫院廢棄的X光片,私刻盜版唱片的絕招,用自己組裝製作的刻紋機,將禁忌的音樂刻劃進一道道溝槽,然後祕密交流著對音樂的愛。對抗國家的地下音樂文化──「蘇聯骨碟」就此誕生。
X光唱片是在工作室中祕密製作的。實際上用於醫療的X光片被剪成七吋圓碟,有些中孔還是用煙頭燒開的。將圓形X光片放在自己改裝的機器,連結留聲機和其他聲源機器的錄音圓盤上,刻錄成78轉唱片,一張一張製作。由於X光片的聚酯材料太薄,只能單面刻錄,一張約能錄三分鐘,並且聽十次左右就會磨損。唱片完成後交給商人在街頭進行黑市買賣,X光唱片音質很糟但價格很低,可用一盧布或一塊半盧布、伏特加或以物易物換到。但因生產、分銷這種唱片而獲罪者,會被送至勞改營,柯慈說:「這是叛逆精神和個人主義所產生的唱片。」透過收集骨碟,他深入認識到當時人民的生活:「這種唱片教我思考:人類活著,音樂有多重要?為了聽音樂,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