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亂與面額
2018年CTM實驗音樂與藝術節、transmediale跨媒體藝術節
在HAU劇院進行的CTM實驗音樂與藝術節開幕式
©CTM Udo Siegfriedt
CTM實驗音樂與藝術節「騷亂」
佐卡.沃尼(Zorka Wollny)是一位擅長在特定環境中組織集體聲音表演的藝術家。她的近作〈不可能的歌劇〉邀請了奧登堡的在地合唱團和居民,於城市空間裡擊鼓、集體吟誦或用大聲公放送口號;在含混不清、互相交疊的聲響之間,穿插著全體表演/參與者同聲的叫喊:「這就是民主的樣子!這就是民主的樣子!」。藉此,藝術家與民眾一同探討,將吟唱做為一種表達意見的形式,或反過來說,讓抗議的詞句、憤怒的叫喊成為合唱曲目的可能性。
今年的CTM實驗音樂與藝術節用兩段表演為十天活動的開場。如同往年,CTM的活動包含了在城市中各種不同場地的表演、論壇以及固定於十字山區公共藝廊舉辦的展覽。佐卡.沃尼在開幕式於HAU劇院呈現的演出,是藝術節委託的新作〈異議〉。十幾位歌者在劇院的舞台上、觀眾席以及出入口現身,口中穿插嚼著細碎低語及高聲尖叫。這些聲音是拆碎的字詞,原本飽含意義的口號,只剩下不知所謂的音節。從生活中集體或個人的不滿、壓力或憤怒而生的聲響,被佐卡.沃尼譜成縈繞在劇院裡的怪誕頌歌。
緊接在〈異議〉之後的,是賈斯.克萊頓(Jace Clayton)的〈朱利烏斯.伊士曼紀念晚宴〉。克萊頓的另個身分是DJ/rupture,除了從事音樂創作與表演之外,他也著有《根除:在21世紀的音樂與數位文化中旅行》一書。他以對當前世界的敏銳觀察力,將不同領域、品味與階層間的物事編織起來,闡述各種聲音創作誕生的脈絡。
賈斯.克萊頓於〈朱利烏斯.伊士曼紀念晚宴〉表演中
©CTM Camille Blake
表演中致敬的對象朱利烏斯.伊士曼(Julius Eastman),則是音樂領域中的傳奇。與克萊頓一樣,伊士曼是一位非裔的音樂家。他的形式極簡,常常僅是幾個小節重複或出自流行音樂採樣的聲音作品,但卻附載著超越了該時代半個世紀之長的政治前衛內容。活躍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伊士曼,譜下了三首以四架鋼琴演奏的經典之作〈邪惡的黑鬼〉、〈瘋狂的黑鬼〉與〈同志游擊隊〉,但不順遂的生涯使得伊士曼最終在對藥物和酒精的依賴下,四十九歲時即撒手人寰。
與克萊頓於〈朱利烏斯.伊士曼紀念晚宴〉合作的鋼琴師
©CTM Camille Blake
克萊頓自身長期致力於使伊士曼的音樂重新為人所知。這次開幕的表演,他與兩位鋼琴師合作,同步於現場將兩架鋼琴的聲音訊號收進電腦與效果器裡,即時處理後再與現場的鋼琴演奏對話,重疊反覆以造成厚重的音牆效果。這段表演卻又有著怪異的穿插,克萊頓表演了一段類似他在重製伊士曼專輯中最末尾的曲子〈美國伊士曼支持者社團的回電〉。
這段表演中,克萊頓以預錄好的影片與出身巴基斯坦的音樂人阿魯吉.阿夫塔伯(Arooj Aftab)對話:他希望向伊士曼支持者社團申請扮演伊士曼。阿魯吉.阿夫塔伯則用近乎機器語音的口吻拒絕他,卻又一再重申,該社的決定是與種族、膚色、性別無關的。唸到最後,這段表述政治立場的文字成為了歌,被以機器般的聲音生硬地唱著,就好像是在總結伊士曼諷刺又無言的生涯。
transmediale跨媒體藝術節展場大廳一景
(Photo: Andreia Afonso)©transmediale, CC BY NC-SA 4.0
transmediale跨媒體藝術節「面額」」
2018年的跨媒體藝術節(transmediale)的主題「面額」(face value)較為直觀的意思,是指涉貨幣或有價證券的面額。另一個「face value」慣用語意,從表面上看來卻直接了當地指涉今日我們所處的媒介、訊息以及政治生活的關係。價值的創造,表面與內裡的意義轉換之機制,正是本屆跨媒體藝術節的核心內容。藝術節則維持過往的慣例,帶來最具傳統的影像映演單元,另有展覽呈現,並邀請各界學者、行動者參與論壇,以及今年由詹姆斯.法拉羅(James Ferraro)的新作〈瘟疫〉擔綱表演項目。
詹姆斯.法拉羅作品〈瘟疫〉 ©CTM Camille Blake
比起前幾屆著重於探討無所不在的監控、大數據的攫取與分析對日常生活的掌控,此次的主題論壇更著重於探討數位文化場域何以成為網路右翼的基地,或仇恨與歧視的溫床。當網路初興起之時,許多人將其視為一塊資源重新分配、平權平等的空間,性別、種族、經濟能力等差異將得以在其中消弭。今日的現實卻是當初去中心化、分散且自主的計畫未能實現,倒是透過網路所進行的各種日常生活實踐,舉凡工作、社交或消費,愈來愈趨向被集中到大型的平台下。基地台、線路與電波訊號多透過大企業或政權的力量建構,而不見得是公共的。硬體設施尚能因為地理的阻隔,存在一些難以消弭的障礙,進而限制單一集團所能掌握的範圍,然而軟體方面就不存在這樣的壁壘,譬如各類虛擬的平台或支付手段顯然更為集中在少數公司的手中。
「法西斯的多種面貌」這個論壇子題的講者,正好從不同路徑觸及了主題。主持人黛安娜.麥卡蒂(Diana McCarty)便引言,為何網路使今日的日常性歧視言論竟可以公開地提出?她以自己的晚輩為例指出,何以使用網路的世代,對所謂「邪惡的共產主義者」如數家珍,卻對法西斯分子一無所悉。弗萊舍(Rasmus Fleischer)以瑞典的右翼崛起為題回應。他談到,過去法西斯的興起源於左翼的失敗;今日網路右翼的大鳴大放,則多半要追溯到為何過去大家深信的數位革命未能達成。
瑪耶夫絲卡(Ewa Majewska)則敘述今日波蘭的主要右翼言論多是一種「反女」的敘事,以對女性身體的管控為核心,譬如早先的墮胎限制法案;相對地,國家正採用男性化的敘事,重構波蘭的歷史,譬如「華沙起義」中多是男性視角的觀點,女性在反法西斯運動中的身影則缺席。亞歷克斯.福蒂(Alex Foti)則提醒道,欲理解網路右翼,必不能忽視其政經背景,就好比當前新右的出現與金融風暴的密不可分一樣。好比目前為止,市場復元了,然而許多人和他們的工作岡位卻沒有恢復如昔。1930年代大蕭條下未能得到解決方案的普羅工人階層,便是在類同的背景下只好轉向法西斯。
雲端技術並非真正的「雲端」,在這背後必有多處終日運轉、耗能不歇的機房運作著。我們每個人不離手的這些終端器材,卻多是受右翼言論歧視的對象所生產出來的:在非洲,不同膚色的人挖掘著手機所需的稀土礦;在亞洲,不計其數的女工在裝配線上超時勞動組裝著手機。當我們今日談論網路時,必得理解,虛擬的數位世界中,其實依舊是需要物質性基礎的支撐的。(全文閱讀515期藝術家雜誌)
【4月專輯│新媒體藝術的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