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迢遞,博物致知——靠「幻想」也能逛博物館?
「壯遊」之下的哲學思想與博物館的發展(個人旅行與博物館之三)
可以說,博物館的精神屬性早於其物理屬性。18世紀壯遊者主要前往當地文化遺產觀光,而後這種「古物主義」、「古典主義」的思潮,催生了「美學」、「藝術史」等與博物館建設相關的學科;繼而知識所承載的「博物精神」、「宇宙理想」等被神聖化;最終,借鑑了古代建築中具有儀式感的場所如神廟和聖殿,博物館終於「道成肉身」——成為了具有知識權利的空間。換言之,西方在18世紀建立的公共博物館不僅體現了壯遊者的審美品味、濃縮了壯遊者的必看之物,還模擬了壯遊者的遊覽路線,借鑑了壯遊者的旅行指南。
壯遊者前往當地的文化遺址,以參觀和研究文物古蹟與古代大師為主要目標,這樣的旅程必須有一位嚮導相伴,方可行走無阻。貴族青年常雇用「熊首領」(Bear-leader)或「奇切羅內」(Cicerone,即義大利語之「嚮導」)來擔任此角色——後者源自古羅馬政治家及演說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約西元前106-43年),因其所需具備博學多才之特質,故通常由古典學者出任。
德國畫家卡爾.施皮茨韋格 英語遊客在坎帕尼亞平原
Public Domain, Courtesy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Nationalgalerie
由德國畫家卡爾.施皮茨韋格(Carl Spitzweg, 1808-1885)在約1835年所創作的〈英語遊客在坎帕尼亞平原〉,展示了一些英國遊客聘請了一位嚮導參觀坎帕尼亞平原的場景。同樣在參觀羅馬坎帕尼亞平原,畫中的人物並未展現出蒂施拜因筆下歌德的優雅與深邃,施皮茨韋格用漫畫的風格諷刺了當時平庸化的「旅遊」代替了有深度和情懷的「壯遊」。施皮茨韋格曾在1832年第一次去義大利旅行時遇到了現代旅遊業的亂象,從而決定放棄藥劑師職業轉而從事繪畫。事實上,隨著19世紀30年代第一條鐵路的出現,需要跋山涉水、體驗孤獨的壯遊就已經式微了。至此之後,「壯遊」的概念雖擴展到了美國等地,但最初的精神已發生了改變。〈英語遊客在坎帕尼亞平原〉這幅畫作現存於德國柏林的舊國家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