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以往藝術界對魯本斯的理解
魯本斯與女人
倫敦道利奇美術館/2023年9月27日~2024年1月28日
倫敦道利奇美術館(Dulwich Picture Gallery)舉辦了法蘭德斯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大型展覽「魯本斯與女人」,匯集魯本斯職業生涯中的四十餘幅繪畫,亮點包括英國皇家收藏信託(Royal Collection Trust)收藏的〈女人肖像〉,以及來自英國國民信託收藏(National Trust Collections)的魯本斯最奢華的肖像畫之一〈瑪切薩.瑪麗亞.塞拉.帕拉維奇諾〉。「魯本斯與女人」挑戰人們普遍認為魯本斯只描繪單一類型女性的假設,提供一個更細緻入微的視角,展示女性──無論是真實的或是想像的──在魯本斯畫中的重要性。魯本斯與女性的關係是他創造力還有事業的重要養分,這些養分來自於他的女性贊助者、家庭成員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深刻的信仰和藝術信念。

魯本斯 女人肖像 約1625-1630 油彩畫板 86.8×59.3cm 英國皇家收藏信託藏
©His Majesty King Charles Ⅲ 2023
魯本斯被認為是他所屬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他不僅是歐洲菁英畫家,也是收藏家和外交官。表面上,魯本斯的傳記是一部父權制的、成功男性的傳記,但核心其實是他所畫的女性、所愛的女性以及工作服務的女性。魯本斯描繪17世紀最具權勢的女性,並與她們成為朋友,其中包括荷蘭總督伊莎貝爾.克拉拉.歐亨妮亞(Isabel Clara Eugenia)及法國王太后瑪麗.德.梅迪奇(Maria de' Medici)。同時代的人形容魯本斯是個非常有魅力的人,風度翩翩且具非凡的才智,除了荷蘭語之外,他還精通拉丁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和德語。根據魯本斯最早的傳記作者吉安.彼得羅.貝洛里(Gian Pietro Bellori)的說法,他體現了博學畫家的理想。

魯本斯 聖芭芭拉逃離她的父親 約1620 油彩畫板 32.6×46.2cm 倫敦道利奇美術館藏
Courtesy Dulwich Picture Gallery
出眾的肖像畫家
魯本斯本來想成為一名歷史畫家,因為肖像畫在17世紀初被認為是較低階的畫種,但他很快就發現自身做為肖像畫家的驚人才能。1600年廿二歲的魯本斯離開安特衛普前往義大利待了八年,受岡薩加公爵(Vincenzo Gonzaga)僱用為宮廷畫師。這個職位提供他旅行的機會,能經常前往威尼斯、佛羅倫斯、羅馬和位於當時義大利境內的西班牙宮廷。正是在義大利北部熱那亞,魯本斯做為肖像畫家的天賦得以充分顯現。在熱那亞,魯本斯富有創意的貴族女性全身肖像畫陳列在宏偉的建築裡,徹底改變當時社會對肖像畫的看法,同時也鞏固他與帕拉維奇諾(Pallavicino,後更名為帕拉維奇尼〔Pallavicini〕)等極度富有、具權勢之家族的關係。整體而言,歷史繪畫是魯本斯的最高目標,他致力於掌握神話、宗教場景和歷史主題,而他在肖像畫的天賦則反映其對人類情感全方位的理解。

魯本斯 克拉拉.塞雷娜.魯本斯,藝術家的女兒 約1620-1623 油彩畫板 36.2×26.4cm 私人藏
魯本斯在安特衛普經營一間大型工作室,做為公爵宮廷畫家使他毋須向畫家行會登記助手的姓名,因此沒有官方紀錄表明魯本斯訓練或合作的藝術家中是否有女性。當時大多女性畫家都與她們的父親一起學習,而魯本斯的女兒們年紀尚輕,無法參與他工作室的工作,但想必他遇過許多在安特衛普活躍的女性畫家,例如米凱琳娜.沃蒂埃(Michaelina Wautier)、安娜.詹森斯(Anna Janssens)、克拉拉.佩特斯(Clara Peeters),以及其老師奧托.范.溫芬(Otto van Veen)的女兒格特魯伊達.范.溫芬(Gertruida van Veen)。魯本斯分別與伊莎貝拉.布蘭特(Isabella Brant)和海倫娜.福門特(Helena Fourment)結過婚,這兩位女性和他的八個孩子在其藝術創作中發揮相當重要的影響。(全文閱讀582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