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穎 與無常共處的轉機
撰文│韋怡忻.圖版提供│陳思穎(藝術收藏+設計 2021年9月168期)
陳思穎的創作題材著重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與融合,並深入古老神話、人體解剖、動物標本與藝術史中取得靈感。其2019年采泥藝術個展「愛之苑」,探索北歐神話與自身經歷的聯結,並以四照花樹重新詮釋生命之樹和銜尾蛇的意象。著迷於西方教堂建築的陳思穎,隨後的創作延續了四照花與藤蔓的內涵與符號,並納入更多神話與蝙蝠的元素,目前也致力於探討哥德建築裝飾中常見的神龍雕塑(gargoyles)意象。
陳思穎創作過程
Photo: Ernie Chang
問:疫情對妳的創作心境或靈感來源有何影響?
陳:之前旅居歐洲時,造訪醫學博物館和圖書館都是我的靈感來源。因為認識阿姆斯特丹醫學博物館館長,便有機會近距離觀賞一些標本,疫情後許多資源都線上化,現在相當想念當時的豐富資源。我近期也發現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圖庫都移轉至線上,或以Pinterest的形式展現。雖然線上資源很多,但對我來說,無法坐在醫學博物館地上慢慢繪畫,或在安靜的倫敦衛爾康基金會(Wellcome Collection)找資料,不免感到可惜,我也很想念那空間的氣味。
陳思穎 寶劍三 彩色墨水,壓克力墨水,畫仙版 24.2 x 27.2 c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