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著陸?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接續著2018年的主題「後自然」,2020年由學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策展人馬汀.奎納(Martin Guinard)策畫的第十二屆台北雙年展持續追問著「我們如何共同生活?」本屆雙年展的主題「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說明在民粹主義抬頭、獨裁政權迫近,環境問題同時不斷進逼之時,在各自的星球裡生活著的「我們」實則未曾對於自身的生存世界達成任何共識。
在拉圖的論述架構中,脆弱的地球上承載著人類過剩的想像,如同好幾個版本的地球,每一版本都呈現出迥異的生活型態與價值取向。雙年展將這些由人類想像所投射出的星球構組成星象廳。這些星體之間存在著差異也存在著引力,在緊繃的張力之中各行其是、遙遙相望。「全球化星球」上的人不顧行星界線直線朝向現代化發展、「維安星球」的住民為求自保築起圍牆、「逃脫星球」以財力與技術逃往他處,而唯有「實地星球」才能讓人們「常保繁榮,同時又生活在行星的極限內」。
拉圖認為,「此時是該捫心自問到底想要住在哪一顆行星了」。若要探討我們如何共存、究竟打算住在哪顆星球,確實該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對話。展覽援引2020年拉圖在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提出的「臨界區」(Critical Zone)──在行星表面的一層薄膜,並以這層危脆的地表做為生物賴以生存的「實地星球」。拉圖邀請人們回到地面,拋開超出地球限度的妄念,從科學研究中找回政治異議者與行動者的動力,跳脫人類框架,在這個「我們」唯一的地球上共議生存之道。
如果拉圖在他的新作中提出的是「著陸何處?」(英譯本書名:Down to Earth)這樣一則介乎提問與提案的邀請,那麼雙年展的藝術家們所展現的或許仍是一種探問「何處著陸?」、持續錨定降落點的姿態。如同蘇郁心〈參照系〉藉由zoom in、 zoom out從微觀到巨觀探索觀看大地的位置,恍然之間回到地面的人類,也不免要花費時間反覆確認「我身在何處?」,以及最重要的,「我該在何處著陸?」。
蘇郁心 參照系 2020 錄像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重新感覺「此時此地」
重新找回對於土地的身體感覺,是展覽給出的第一道著陸練習。有別於展覽中的「實地」(Terrestre;Terrestrial),張君玫於拉圖《何處著陸》推薦序所使用的翻譯「在地」或許能更為明確地指出「此時此地、別無他處」的自我定位。對於當下的意識、腳踏實地的感官知覺,使人能以身體感覺這層「臨界區」。
做為「臨界區」的具體象徵,張永達的〈scape.unseen_ model-T〉就坐落在美術館接近中心位置的地下室與地面層,在腳下展示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溪水的湍流系統,以九支試管、走廊的偵測器與地震儀,形成可視的微觀地景。藝術家與科學家經由觀測與分析地質活動完成取樣與模擬,讓地層的物質與活動變得「可視」,將我們所立足之地,那過往習焉未覺「不可見」(unseen)的地層變得無可忽略。
由施永德、希巨.蘇飛與拉黑子.達立夫合作的〈不同地吸引力:流客〉,則打開聽覺,藉由環抱台北的河流,與河岸周遭的聲響,讓被城市地貌遮蔽的河重新回到我們的耳邊,並且思考做為被「天龍國」吸引至此的來客,即使居住在市區與河邊「不同地」,我們如何謹守倫理,在此地共同生活。
張永達 scape.unseen_model-T 2020 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施永德、希巨.蘇飛、拉黑子.達立夫 不同地吸引力:流客 2020 複合媒材空間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新外交:地震帶、濱線,或廢墟
台北雙年展也進一步提出「新外交」的想像,將位於兩大板塊交界處,與各種地緣及歷史上的「濱線地帶」,承載著差異甚至分裂的台灣,重新放在一個關鍵(critical)的位置,經由交涉與「碰撞」、各種不避諱衝突的對話意圖,擺脫星球各自為政的離地狀態,透過做為「吸子」的「在地」行動者,在既有的「全球」與「本土」之外,讓連結、互涉甚至擾動重新發生。
由獨立策展人林怡華策畫的「協商劇場」,做為接引「在地」的外掛,創造一個提供共居者彼此商討、折衝與碰撞的場域。在地下展間的環形劇場,參與者扮演起爭議中的利害關係角色,譬如動植物、非生物、非政府組織、地方政治家、說客或者法官,在形如軌道的地下室議場裡,商議甚至爭執氣候變遷、核廢料處理、離岸風電建置等爭議。
協商劇場試演場「離岸風電進行式」現場一景
〈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同時藉由展呈檔案與模擬法庭,在觀者自由拼組證物之間呈現所謂真相的浮動、決策如兜圈。「濱線運動」則播放十八部影片,以六段如潮汐來去的週期在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設計的展間裡寧靜交鋒。法庭中的證據因不同參與者的隨機決定而浮動,潮水的「運動」讓複雜的差異被沖上濱線,都承認著面對環境危機、本土性、殖民與他者等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課題,持續的分裂與對立如何持續使人受傷失落,而為「共同生活」而展開的對話或理解又是何其艱難。
法蘭克.列布維奇&朱利安.塞胡西(Franck Leibovici & Julien Seroussi) 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展覽物件)
2016 裝置 磁性漆、磁性架、磁鐵、雷射印刷、簽字筆、亮光漆、中介者 尺寸依場地而定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在關於對話的渴望與願景之外,此次台北雙年展擘畫的協商場景,仍然留下一塊突異的畸零地:位於戶外的裝置〈變異派學校〉展示蠟染布塊與錄像、聲響裝置,涉及泛非主義、台非外交,以及冷戰期間非洲多國拒絕與美蘇任一陣營合作的「不結盟運動」,藝術家在錄像中以自行組裝無線電台,播放一段虛構訪談,談論著預測的未來,同時拍下台灣在西非已然廢止的公共大學計畫。不合作、不結盟的「變異」姿態,對應著做為一種教育方法學的協商劇場,開啟的是一種關於「革命」的教育,對於聯合國式協商會議的想像提出突異的詰問。(全文閱讀548期藝術家雜誌)
【1月特別報導│2020台北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