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生命中的貴人
梵谷的故事,大家多少都有聽說。他一生短暫而悲涼,生前畫作無人問津,身後聲名鵲起,到如今呢,一畫難求。人們動容於他對生命的熱愛及對藝術的執著。曾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看到有人對著他的〈星夜〉潸然淚下。
我讀梵谷的故事是在佳士得,每有梵谷的作品拍賣,專家們必會寫出連篇資料,我便有福仔細閱讀。2017年,更有幸結識了梵谷的曾侄孫威廉.梵谷(Willem Van Gogh),聽他講述許多家族的故事,才明白梵谷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該歸功於三個人──他的弟弟西奧(Theo Van Gogh, 1857-1891)、他的弟媳喬(Jo Van Gogh-Bonger, 1862-1925)和與梵谷同名的侄子文森(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90-1978)。
弟弟西奧:助他圓夢
對於梵谷來說,他和弟弟之間似有一種商業合作關係,他負責畫畫,弟弟負責銷售,他寫信跟西奧說,我欠你的錢、我的日常支出,也就是靠這些畫,你可以從畫的銷售裡扣除。據說他在荷蘭時,西奧每月支付他大約100法郎,後來梵谷到法國時,西奧已是畫廊的巴黎負責人,他每週支付梵谷50法郎,所以梵谷雖不富裕,但也絕非窮困潦倒。同時,梵谷完成的作品大多會寄給西奧。正是這樣,西奧成了梵谷畫作最大的藏家。
弟媳喬:助他名滿天下
喬僅見過梵谷三次,而她依然決定繼承西奧的遺志,義無反顧地擔負起向世人推薦梵谷的責任。喬信奉西奧生前的建議,要銷售一部分梵谷的畫作,這樣市場便會不斷地探索梵谷的藝術。喬深愛著西奧,為了排解最初的哀思,她開始閱讀西奧留給她的信件,包括兄弟倆之間的通信。當時梵谷為方便弟弟推銷畫作,會將每幅畫作的創作過程、思路,包括自己的信念、對生活的態度,都一一寫在信中,寄給西奧。喬讀了這些信件,深受感動與啓發。
侄子文森:助他名留青史
文森是1890年1月30日出生於巴黎。當時,梵谷正在聖雷米精神病院休養。收到弟弟的來信,得知侄兒的出生,而且夫婦倆決定將其與伯伯同名為文森時,梵谷異常開心,他即刻提筆創作了一幅杏花,想必在他心中,南法的杏花最美。
1973年6月2日,梵谷美術館正式開幕。小文森和美術館的第一任館長進行了深入探討,由此形成了其獨特的營運模式,以確保常青。首先,他們解決館藏質量與數量的問題,政府從梵谷家族共收藏了200多幅油畫、500多幅紙上作品,還有一系列的珍貴資料,包括700多封信札,這就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梵谷作品及文獻庫,世界各地的人們絡繹不絕地前來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