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性別
台灣館「3x3x6」於威尼斯雙年展開幕
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正式開幕,本屆台灣館推出藝術家鄭淑麗個展「3x3x6」係以台灣館展場的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自文藝復興時代至1922年做為監獄建築的歷史所進行的全新創作。在5月8日至10日的預展期間便吸引近二千五百名藝術專業人士、知名評論與學者、藝術家與愛好者參觀,包括英國蛇形藝廊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歐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館長艾瑪.拉維尼(Emma Lavigne)、美國紐約Performa雙年展創辦人羅絲李.戈德伯格(RoseLee Goldberg)、日本森美術館主席森佳子及館長南條史生、知名藝術藏家烏利.希客(Uli Sigg)、美國亞洲協會博物館現當代藝術策展人雲翠蘭(Michelle Yun)、韓國光州雙年展基金會主席金宣廷(SunJung Kim)、香港M+美術館資深策展人皮力、印尼馬來世界現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亞倫.席托(Aaron Seeto),以及泰德美術館、澳洲4A亞洲當代藝術中心參訪團等,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國際當代藝術場域上,本屆台灣館顯然成為前來參加此藝術盛會者地圖上釘選的目標之一。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開幕合影,左起策展人保羅.普雷西亞多、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
藝術家鄭淑麗、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外交部駐義大利辦事處代表
李新穎公使、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宗雄 ©台北市立美術館
在5月9日的開幕記者會上,台灣館的主辦單位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表示,本屆台灣館是第三次以藝術家個展的形式呈現,並且是首次為女性藝術家的個展。「單一藝術家的個展最重要的不但能看到藝術家表現上的強度,同時透過藝術家的個人表現能夠閱讀到他╱她與台灣本身文化與全球面向上議題的關聯。」林平說。鄭淑麗在2003年第五十屆威尼斯雙年展受邀參與台灣館的策畫展出,十六年後的今日再一次呈現她驚人的創作能量,「除了視覺語彙的衝擊力,作品的影像充滿層次豐富的議題思辨,包含網路與資訊、監視與政治、性與性別、道德與法律,從中我們看到藝術家批判思考的敏感度與她高度的社會觀察力。」
鄭淑麗 3x3x6 2019 複合媒材裝置 台灣館展場一景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iwan in Venice 2019 ©鄭淑麗
「3x3x6」的策展人保羅.普雷西亞多(Paul B. Preciado)同時是哲學家、作家,也是性別與性政治研究的思想領袖,目前為巴黎龐畢度中心駐館研究學者。在記者會中,普雷西亞多對提名委員會委託鄭淑麗為本屆台灣館代表藝術家的大膽選擇表達肯定,並提到鄭淑麗為台灣館以藝術家個展形式以來的首位女性藝術家,但更認為「我們許多人當前正在 談論的是要超越二元論,因此或許更精確地來說,鄭淑麗──如同當代的許多人們──代表的是未來的一種性別。」
鄭淑麗 3x3x6 2019 複合媒材裝置 台灣館展場一景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iwan in Venice 2019 ©鄭淑麗
酷兒與駭客
與展覽同名的作品〈3x3x6〉,可說是從數位時代的現下,對傅柯(Michel Foucault)全景敞視主義(panopticism)的規訓機制和監視社會的重新檢視和翻轉(而傅柯更是這次鄭淑麗作品中10部影像的其中一位角色原型)。作品布局在台灣館四個展間,入場時首見鄭淑麗以18世紀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所設計之全景監獄(panopticon)的中央監視塔樓為發想,所建構出的一座旋轉投影塔,運作3D攝像監視系統的同時,投映藝術家深入研究的十個因性別與性取向或種族因素而被判罪入獄的案例,並以此為材料衍生的十部一系列的「跨龐克」(trans punk)科幻短片主角等身形象,其中人物包括曾於1755年囚禁於此古蹟監獄的風流不羈才子卡薩諾瓦(Giacomo Casanova,隔年越獄成功)、傅柯(在波蘭遭控為同性戀而被囚)、薩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在法國不同監獄共被監禁32年)等歷史名人,以及當代各國受刑人。而在影片選角上安排生理特徵與原型人物截然不同的演員擔綱演出,藉由刻意混淆性別、種族、外型,挑戰性與性別刻板印象、常規並對歷史提出反詰。十部影片分置於展場深處的二間展室中放映,鄭淑麗運用電影及漫畫文化、酷兒攝影、電玩等元素發展出數位敘事,並納入真實世界法律文件、歷史資料,夾雜假新聞、傳聞與幻想,甚至錯置時空,讓不同時代與文化的角色對談,形成敘事線多重匯流的迷陣。
鄭淑麗 3x3x6 2019 複合媒材裝置 台灣館展場一景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iwan in Venice 2019 ©鄭淑麗
此外,作品所設計的手機應用程式供世界各地民眾上傳自己的跳舞自拍影像(以聲援由於在Instagram上發布自拍跳舞影片而被捕的伊朗青少女梅德.霍加布里〔Maedeh Hojabri〕),連同現場同意進場觀眾的臉部掃描整合到展覽資料庫,這些影像數據經過電腦系統演算轉化為難以辨認性別與種族的形象後,透過展場的旋轉投影塔投映呈現。觀者穿梭在投影頻幕之間,不時看到被數位化的無性人偶舞動肢體;而最後的展間則展示一個斜傾的透明正方體,暴露著其內部裝置的影像資訊核心系統,提供觀者得以一窺這個高科技監控空間的機器,觀展的我們均成為觀看與被觀看關係中難以區分的個體。
鄭淑麗 L X 「3x3x6」系列影像裝置 影像截圖 4K影片 10’00”
©鄭淑麗、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數位時代的規訓體系透過科技與網路無孔不入,我們身處在被其高度監控的社會中,個人資料與隱私成為隨時等待被挖出的一連串數據,帶來新的壓迫,而鄭淑麗則利用科技做為採取抵抗與解放的反動策略。鄭淑麗的酷兒數位策略,以駭客之姿瓦解奠基於殖民主義及人體測量學的識別方法論及傳統──這類技法應用於19世紀貝蒂雍(Alphonse Bertillon)所建立的標準化入監照,乃至於今日的人臉辨識技術──進一步地反轉了全景監獄,借用策展人普雷西亞多在《3x3x6》展覽專輯中所說的:「她的作品在真實與想像之間運作,它發明了新的『反神話』,刻意誤用控制技術,從而摧毀權力關係。」
鄭淑麗 FSB X 「3x3x6」系列影像裝置 影像截圖 4K影片 10’00”
©鄭淑麗、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5月11日由鄭淑麗與普雷西 亞多共同主持公共活動「電子規訓之失能:性別與性異議者討論會」,於威尼斯聖塞沃羅精神病醫院博物館舉辦。該館位於距離威尼斯聖馬可廣場十分鐘航程的聖塞沃島(Isola di san Servolo),島上設立的醫院在19世紀初至1970年代供治療與隔離精神疾病患者,後改建為博物館。公共活動邀請評論家、學者和作家包含馬修.富勒(Matthew Fuller)、傑克.海勃思坦(Jack Halberstam)與本次系列短片中飾演卡薩諾瓦X、薩德X、傅柯X以及D X的演員,在對談討論、演說與朗誦之中,將〈3x3x6〉的概念加以論述與演繹,延伸到展場之外的另一個規訓機構。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3x3x6」公共活動「電子規訓之失能:性別與性異議者討論會」,
媒體論述家馬修.富勒(左)與藝術家鄭淑麗對談 ©台北市立美術館
若說〈3x3x6〉在某種程度上對應了本屆雙年展展題「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我們能夠發現,面臨時下各種困境,藝術家透過創作來提供檢視的觀點與可能的解方。台灣於5月在亞洲國家中率先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之時,網路與社會輿論仍然充斥不同態度的聲音,或許我們即將所要面對的「有趣時代」就如同鄭淑麗的藝術一般,持續想像著新的行動與解放實踐。(全文閱讀529期藝術家雜誌)
【六月專輯│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