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態美術館的七年總檢
林曼麗談北師美術館的「未完成式」
前言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自2006年啟動籌備,2011年成立,2012年營運,至今七年。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曼麗帶領的團隊,從展覽、跨域連結、人才培育,到各式藝術教育平台任務,不斷思索這座匯聚多重資源、開放連結各方能量的「新型態美術館」,如何透過館所內外的各式計畫彰顯、擴散能量。林曼麗回顧七年來的各項工作,始終認為創立之初提出的「新型態美術館」之志,仍是美術館在思索與「人」連結之道的基礎上,持續實踐的理想,同時新價值的創造,亦在過程中不斷積累並發散。
2014年「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展場一景
北師美術館的營運與定位
2000年前後,台灣的大學博物館、美術館的設立風潮成形,以大學美術館來看,有以專業型美術館為定位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以下簡稱「國北教大」)的北師美術館,到近年設立的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以及2018年建物甫落成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師美術館。若大學美術館是在延伸高等教育的基礎上尋求向整體社會擴散自身影響力,則座落於台北市市中心的北師美術館,七年來致力挑戰、揭示的,正是美術館有機連結開放、回應社會脈動並創造價值的平台與場域角色。
2017年「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展場一景(攝影:陳藝堂)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創立於1895年,為台灣第一所高等教育學校,培育第一代本土台灣菁英學生,學校的藝術教育系統,也孕育了台灣第一代現代西洋畫家。一路領導美術館籌備至營運的林曼麗,對國北教大的重要性再清楚不過。「我在東京大學博士學位的研究主題,是日本近代圖畫教育方法史,很清楚台灣近代藝術教育發展史,以及這所學校在台灣近代美術發展史上的重要性。」她在東京大學取得藝術教育博士學位後返台任教,參與了該校1987年升格改制及藝術系的設立與系館興建。至2006年,林曼麗時任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推動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百件石膏模製品永久借展台灣,最終落腳國北教大。當時學校正啟動新校舍建築計畫,藝術系教職員便以收藏展示這批石膏模為目標,極力爭取建館。
後續幾年,美術館規畫從最初校園深處的空間,改動至大門側馬路面,定位也從陳列館,逐步納入當代美術館的思維。在林曼麗建議下,建築設計做了關鍵修改:空間動線與電梯的規模調整擴大,增加卸貨平台,以符合專業美術館展品進出需求;一樓空間從原先類同教學大樓教室的半牆半窗設計,改將大門擴大、窗戶全數落地,取消中央隔間以營造空間穿透感;地下室則由庫房變更為展場,對比一、二樓的穿透性,打造不同型態的美術館空間層次,為日後多樣的展覽與活動奠定發揮基礎。
2018年「天火─謝春德平行宇宙系列」展場一景(攝影:塗建榮)
2008年美術館設置計畫因校方財務考量而面臨終止之際,林曼麗已自故宮退任、回到學校,回憶北師美術館願景於腦中成形的時刻,她不無感性:「記得那天下著雨,我一步步經過泥濘水窪來到美術館還只有粗胚的工地,沿著樓梯走上二樓,透過整面玻璃,看見路邊白千層在雨後綠意更美,隨著陽光灑入室內,捷運在空中軌道滑過,剎那間我心裡就知道,我可以讓它成為什麼樣的美術館。」她說服了校方拍板美術館計畫,「我向校方主張,大學應有願景,而美術館就是創造價值的場域。」自此,從空間、功能、意象到場域的精神性、專業性與擴散能量等多方面重新打造的「新型態美術館」,成為核心定位。(全文閱讀525期藝術家雜誌)
【2月專輯│大學美術館在台灣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