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方做為驅動
2018文化政策與藝術環境觀察
2018年的文化政策,可以說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正在一步一步地實現她的規畫。雖然最根本的《文化政策白皮書》近期才正式公布,《文化基本法》則尚未進入正式的立法程序,但從各項政策的實施以及討論來看,中央在各項制度的規畫設計上,仍然是往不脫離全國文化會議結論的方向推動中。此外,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4200億銀彈,鄭麗君也從中爭取到222億元的經費;在前瞻計畫之外,文化部也於2018年年中公告不含前瞻計畫在內,2019年的文化部公務預算編列首度突破200億元。全國文化會議之後,文化部2018年也舉辦「全國文化資產會議」,討論文化資產相關政策的下一步。
「全國文化資產會議」新北場(攝影:蔡淳任)
地方場館的軟硬體補助計畫
2018年年初,行政院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挾著4200億元的特別預算,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除了客家委員會的「浪漫台三線」之外,鄭麗君分別在前瞻計畫的城鄉建設以及數位建設中,以「文化生活圈建設」及「內容建設」為名(見右表),爭取了合計220多億元的經費,補助廿九案再造歷史現場、廿四案私有老建築保存與再生、二百六十四座地方文化館、十八處縣市藝文場館整建、新建六個新場館、十一案的美術館購置典藏品及藝文教育扎根、廿四案藝文場館營運升級、十九案地方節慶升級,及十一項的地方聚落及影視音發展計畫。
觀察各計畫要點,不難發現文化部前瞻計畫挹注的計畫項目,有不少是文化部過去一直推動,並補助地方政府執行的項目,例如文化資產、流行音樂、漫畫、電視節目製作,甚至地方文化館或文化資產的補助等。比較有意思的,是文化部透過「藝文專業場館升級計畫」以及「地方文化特色及藝文人口培育計畫」對地方場館的補助規畫。
「藝文專業場館升級計畫」的補助對象主要是硬體。除了已經確定興建新的六個場館(桃園流行音樂劇場、新竹市國際展演中心、雲林布袋戲傳習中心、馬祖梅石演藝廳、台南台江文化中心、高雄區域性典藏庫房)之外,也補助除了金門以外各縣市既有表演場館或美術館的硬體整建或試營運,同時補助地方美術館「典藏」作品的經費。補助典藏經費可謂是創舉,地方的文化預算要支撐場館的日常開銷多半已經捉襟見肘,就算是資源相對豐富的直轄市來說,典藏品的購置經費也不是非常充裕,這個計畫對地方美術館的發展,可以說是難得的及時雨。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主持107年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圖版提供:文化部)
硬體之外,「地方文化特色及藝文人口培育計畫」則是專注在軟體方面的補助,分別是:「藝文教育扎根」、「藝文場館營運升級」、「台灣文化節慶升級」。文化部補助地方節慶或是場館不是第一天,表演類場館的各種活化或團隊媒合補助更是行之有年;但是以美術館營運為主要的補助計畫標的還是頭一遭。搭配典藏品的購置計畫,可以說文化部的確是試著一次到位,給予地方美術館軟硬體發展上的協助。鄭麗君也在年中的全國文化機關主管會報表明,希望地方場館「導入藝術總監治理與策展機制」,搭配經費的補助,透過軟體帶動硬體,推動地方文化中心及場館轉型。(全文閱讀524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