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想與聯合中的親和力
第卅三屆聖保羅雙年展
另類「操作系統」
成立於1951年的聖保羅雙年展,今年邁入第卅三屆,是巴西極少數具有世界格局與國際聲望的藝術展覽,被視為拉丁美洲藝術與文化現代化與國際化的重要象徵。做為全球歷史第二悠久的雙年展,此屆以「情感的親和力」(Affective Affinities)為主題,係受到兩部著作的啟發:其一為德國文學家歌德完成於1809年的小說《選擇的親和力》(Elective Affinities),利用自然科學的概念詮釋男女互相吸引的經驗;再者則是巴西藝術評論家馬里奧.佩德羅薩(Mário Pedrosa)1949年撰寫的論文《關於藝術作品形式的情感本質》(On the Affective Nature of Form in the Work of Art),提出研究藝術創作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營造與溝通方式時,應從過去關注於藝術家及其行為,轉而至觀察作品及觀眾兩者。
第33屆聖保羅雙年展展場外觀一景
©Pedro Ivo Trasferetti / Fundação Bienal de São Paulo
(圖版提供:Fundação Bienal de São Paulo)
此屆聖保羅雙年展意欲藉由作品本身促進參與者的個人體驗,而非讓預先確立的策展論述框架想像。在存在感、注意力和環境的前提下,首席策展人加百列.佩雷斯―巴雷那(Gabriel Pérez-Barreiro)重新思考雙年展的傳統組織方式,塑造另類「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以回應在信息破碎化而導致注意力缺乏,致使容易被異化和呈現消極的現成真理世界。
這套另類「操作系統」,體現在佩雷斯―巴雷那除了其自身所主持的十二場獨立展演,尚邀集七位不同背景的藝術家:阿雷德羅.瑟薩克(Alejandro Cesarco)、安東尼.巴列斯爾特.莫雷諾(Antonio Ballester Moreno)、克勞蒂亞.芳堤絲(Claudia Fontes)、卡琳.瑪瑪.安德森(Karin Mamma Antdersson)、索菲亞.伯格斯(Sofia Borges)、沃爾特西歐.卡爾達斯(Waltercio Caldas)及烏拉―納塔莎.歐昆濟(Wura-Natasha Ogunji)組成策展人組織,發展群展模式;每位「藝術家―策展人」(artist-curator)依照展覽主題以及自身的創作背景,分別構 思、發展七個子題聯展,內容包括工作形象、抽象歷史、藝術敘事、形象轉變、身分問題等多元呈現。
在佩雷斯―巴雷那的執行項目裡,分別為:來自阿雷德羅.科魯吉拉(Alejandro Corujeira)、路易莎.克羅斯曼(Luiza Crosman)、尼爾森.菲利克斯(Nelson Felix)、塔瑪.古瑪雷(Tamar Guimarães)、瑪麗亞.勞特(Maria Laet)、丹妮絲.米蘭(Denise Milan)、瓦尼亞.蜜諾妮(Vânia Mignone)與布魯諾.莫列斯奇(Bruno Moreschi)八位藝術家的委託製作項目;斯隆.法蘭柯(Siron Franco)根據1987年戈亞尼亞醫療輻射事故所創作的代表性系列作品;悼念與致敬三位藝術家,分別是來自瓜地馬拉的阿尼巴爾.洛佩茲(Aníbal López),巴拉圭的費利西亞諾.百夫長(Feliciano Centurión)和巴西的盧西亞.諾蓋拉(Lucia Nogueira)。
費利西亞諾.百夫長作品於展場一景
©Leo Eloy / Estúdio Garagem / Fundação Bienal de São Paulo
(圖版提供:Fundação Bienal de São Paulo)
政治、性慾和性別
在致敬展區裡,三位藝術家均在1990年代拉丁美洲轉型時期的藝術發展,有著顯著貢獻。佩雷斯―巴雷那表示:「這是拉丁美洲藝術的第一代,他們將藝術從幾十年前極權主義政權的壓迫下解放。」這一代的藝術家不再需要被編纂或隱藏在審查之外的作品,更加強調主體性做為一種政治行為的深刻表達。
根據首席策展人的說法,以約卅至四十件作品突顯三位藝術家職業生涯,向他們致敬的方式,是一種重新思考聖保羅雙年展歷史核心的方法,而這也是自第廿六屆(2004)以來的特徵,他說:「我希望藝術家是具有歷史意義、但不一定頗富盛名;換句話說,不是只在重申那些我們已經相當熟悉的名字而已。受尊敬的藝術家在拉丁美洲並不為人所熟知,但他們代表著那一個世代;因此,將藝術家帶到雙年展之中,是一種不讓他們自此從藝術史上消失,並得以向新世代展現的方式。」對策展人而言,雙年展基金會以展覽的方式,對研究、編目和回溯這些藝術家的創作等方面,有著重要貢獻。(全文閱讀522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2018秋季雙年展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