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的轉變
AR如何影響展覽面貌?以「日本近代洋画大展」為例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的名稱對許多人來說也許陌生,但若提到近年最受歡迎的手機遊戲「夢可寶」,遊戲中虛擬與真實場景相嵌合的畫面相信是讓人印象深刻的。AR技術在今日已相當普及,它不僅深入到行銷或訊息傳達介面,也廣及遊戲或穿戴裝置,而視覺藝術的領域,則在藝術作品與展覽中可見到相關應用。
「WeARinMoMA」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實景
近年來,AR應用在藝術創作上已有不少例子。2010年荷蘭藝術家維霍夫(Sander Veenhof)與美國藝術家斯克瓦瑞克(Mark Skwarek)合作,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策畫一場虛擬實境的展覽「WeARinMoMA」,他們邀請各地的AR創作者將作品置入虛擬的展場中。10月9日「開幕」當天,在未獲得館方授權的情況下,受邀的觀眾拿著手機進入展場,他們透過手機畫面看到參展藝術家在展場設置的虛擬作品,觀眾在展場觀看不存在於真實空間的展覽,讓展覽場域具有真實與虛擬的雙重性,也顛覆館方對展覽空間的所有權,動搖了傳統定義下的「展覽」意涵。由於活動大受歡迎,館方甚至被迫在館內設置告示,要求觀眾不得在特定地點使用AR程式,以免影響到一般的觀展活動。由此可見,透過AR技術的運用,公共與私人的空間被模糊了,而展覽與展場的關係也被改寫。
回收團體 封鎖內容 2017 數位裝置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Russian Pavilion
近期另一個使用AR創作的例子,是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俄羅斯國家館的藝術組合「回收團體」,觀眾只要先下載應用程式(app)於手機中,就可於展場觀看原本隱沒在展牆中的雕塑從螢幕浮現。真實形體與虛擬形象的疊合,在觀看上也帶來另種趣味。
在展覽與創作的應用之外,AR還可縮短觀眾與藝術品之間的距離。有鑑於許多重要文物多半不能離開典藏館舍,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配合新節目「文明的軌跡2」(civilisations)播映的同時,在今年推出具AR功能的app。觀眾收看節目之外也可使用app觀看文物或雕塑作品,製作單位從全球五十個博物館與畫廊所提供、超過兩百八十件的作品,精心挑選其中四十件以3D建模,配合作品文字和語音解說。其中如大英博物館館藏的木乃伊另加入X光掃描結果,讓使用者可看到內部的概況,無論是細節呈現或是突破空間限制的功能,都打破了過去觀眾與作品之間單一而受到限制的觀看關係。
開拓新的觀展形式
展覽內容能與科技結合得恰到好處,有賴展覽方與技術單位對內容和技術的深度理解。林曼麗在擔任故宮院長期間曾推出「行動數位故宮」計畫,其中,〈行氣〉這件科技藝術創作,應用UWB超寬頻呼吸感測技術重新詮釋宋朝書畫名帖,創造了新型態觀展互動模式,廣獲觀眾好評與國際關注。〈行氣〉曾受邀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韓國首爾媒體藝術雙年展、新加坡SIGGRAPH ASIA展出,當時即是與工研院創意中心合作。對於科技與展覽結合,林曼麗表示,藝術品的觀看是整個觀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經驗,許多新媒體與展覽的合作之所以失敗,與科技和藝術內容的本末倒置有關,「科技若先於展覽內容之前,常會讓觀眾忽略了觀看作品、與作品交流的重要性。如何讓展覽與技術完美結合,有賴於策展人的那把尺,也就是他/她必須清楚其中的分界在哪裡。」
回到「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覽中與科技合作部分,由於展出作品多半受印象派影響,創作脈絡與光的概念相關;而在此前,也因在與工研院文化科技團隊洽談過程中得知,多項光電及影像技術有了創新突破,因此北師美術館決定引進光通訊與AR的技術擴充展覽的功能。從美術館的角度來看,技術的引進必須同時考量展覽呈現與觀眾體驗等不同面向,林曼麗強調,展覽的本質始終在於觀眾與作品之間的交流,科技的介入宜側重於知識性資訊的提供,或展覽教育功能的擴充。因此在與工研院初步討論時,就設定科技體驗與審美體驗分流的原則。觀眾進入展場後,科技體驗的部分只設置在入口處的「光碼感應」和「洋畫時光機」區,進入作品展間後只留下語音導覽,刻意去除導覽機螢幕所帶來的視覺訊息干擾,避免影響觀看作品的專注度。至於科技如何在擴充展覽的同時與展覽內容緊密結合?林曼麗表示,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必須先清楚地整理相關資訊並轉換為等同教材的內容,再交由工程師置入app中。而AR的應用靈感來自於「任意門」的概念,觀眾持著導覽機穿梭其中,即可看到藝術家生活空間的重現。
從導覽機螢幕看到的AR景象(圖版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黃宏錡)
林曼麗提到,過去布展工作僅處理展場與作品的關係,但引進新科技後,多元的內容讓展場的視覺統合更具挑戰性,如何維持展示的美感又不顯得過度冰冷僵硬,布展工作因而變得更為複雜繁重。換言之,館方人員不只要清楚展覽內容,更必須理解新科技的特性,才不至被技術牽著走。此次與工研院合作讓眾人看到了科技應用擴充展覽內容的可能性,而科技又如何改變觀眾的觀展經驗。觀眾在純然的美感體驗之外,亦能透過科技主動汲取知識,讓他們在展場中的角色從被動的觀看,轉而成為主動探索的學習者,是這次合作可見到的不同。
對於藝術展覽與科技的跨域合作,林曼麗樂觀以待,同時也積極擁抱新科技。她認為,這是一個跨域整合的時代,大學美術館雖然資源稀少,但相對也較沒有包袱。「北師美術館的自由度高,因此每一個展覽都有新的可能,我們期待這些合作經驗能傳承下去,讓展覽如同創作一般,持續開拓其中的可能性。」(全文閱讀515期藝術家雜誌)
【4月專輯│新媒體藝術的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