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市場相遇
新富町文化市場展出「庖廩之所」
老市場的歷史背景
想像得到嗎?當你走過艋舺周邊土地,方圓之地四周古蹟林立於廣州街、康定路一帶,包括龍山寺、地藏庵、剝皮寮、祖師廟、青山宮以及新富市場,無不充斥著各種古蹟建築。這地方場域具有的特殊都市性格,是台北城早期最先開發的地段,也是民眾宗教信仰與貨物買賣的熙攘交集處所。
忠泰基金會於2014年進駐艋舺的新富市場,命名「新富町文化市場」為其都市果核計畫的第三站。
回看過去艋舺「庖廩之所」的場域脈絡,位於台北市萬華的「新富市場」,興建於1935年,是一座日治時期的零售市場,曾於1940年代的二戰空襲,短暫陷入停頓。戰後重新開放營業,再度聚集到新富市場以及旁邊的街區,一度使新富市場的經營走向高峰。當時,做為第一座符合新式衛生政策的現代化市場,新富市場在1950年代一度是萬華居民的生活重心,並以其為中心並發展成今日的新富市場及東三水街市場。然而,隨著西藏路底的環南市場及其外圍市場之興盛而流失客源,加上傳統市場整體式微,有著逐漸沒落之感。
時至2006年,「新富市場」建築經由台北市政府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並於2013年由主管機關「台北市市場處」完成古蹟修復工程後,2014年公開招標。同年,忠泰建設得標取得市定古蹟新富市場九年經營權後,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忠泰基金會)執行活化計畫。忠泰基金會進駐傳統市場之後,把「新富市場」舊建築做為觸媒,在硬體方面,將古蹟重新翻修整建、賦予場域內外新的思維。
2017年,「新富町文化市場」全新開放,設置了餐桌學堂、教學教室、展演空間、協作空間、餐飲空間等多元模式,成為忠泰基金會繼續「城中藝術街區」、「中山創意基地」之後,都市果核計畫的第三站。老屋新生、翻轉日式建築的「新富町文化市場」,自身期望有其目標與任務,一方面延續傳統菜市場精神,為老市場建築尋找持續發展的在地意涵;另一方面也連結年輕社群注入社會資產活化、城市再生等議題進入老城區,成為群眾討論文化新生的交流場域。
激盪藝術對話的新富町文化市場
在展覽方面,游奕團隊先後佐以田野踏查與參與實踐等兩階段進行在地研究,透過影像裝置、錄像及新媒體藝術呈現傳統市場的即時記事,分別於2015年呈現「老市場的記憶與新生」與2018年展示「庖廩之所」等當代藝術對話系列。試圖以老市場做為交流平台,傾聽市場攤商與鄰近居民的故事,藉以喚起大眾對老市場的現況關注與未來想望。
陳永賢、游奕團隊 See U 2018 錄像裝置
走進傳統市場與攤商們近身對話,「老市場的記憶與新生」和「庖廩之所」從入世的角度出發,著重於人與人的交互關係為根基,呈現專屬傳統市場的故事。2014年伊始「游奕團隊」進駐菜市場,進行長期蹲點觀察,以現場體會並勾勒出活脫脫的菜市場實景,從中進一步發現萬華在地菜市場脈絡。創作過程不僅聚焦在現今的市場攤商,更著眼於傳統市場內人物譜系的發掘,呈現出對於常民生活於場所精神的思辯與想像。以下分別從四項軸線,觀察其社群對話的不同面向。
「庖廩之所」展場一景,現場藉由虛擬實境VR技術的現場體驗,讓民眾沉浸於360度環景中的身歷其境感受。
首先,回應於新富市場之場所精神的特質。「新富町游奕」藝術行動系列,試圖連結人與土地,透過六位阿嬤的時代身影,思考她們如何從新富市場退休及其菜市場記憶,交織出昔日於菜市場營生與家族記憶的生活光譜。〈See U〉召喚市場諸眾跟著新富市場特有的馬蹄型建築意象而擺出象徵性的U手勢,喚起民眾集體記憶與表達對場域概念的承傳之意。市定古蹟「新富市場」原名「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是當時第一座、也是現存日治時期公有市場中,最能展現衛生政策與現代建築式樣的僅存案例。新富市場的馬蹄形外觀,中央自然採光的U形天井樣式,建築本體有著連貫的空間脈絡可尋。U手勢做為建築形式的身體記號,看似簡單的姿體動作,實際上則扣合於過去屬於市場人的歷史記憶,以及回應當下對下一世代的傳承語境。
第二,市場諸眾指向貼地氣的日常景觀。「游奕團隊」以地毯式田調實訪經驗,貼近市場學脈絡做為經緯軸線,關照市場人物的日常生活樣貌。〈阿嬤的食物記憶〉藉由一道親手料理,敘述她們一輩子在菜市場生活中刻骨銘心的記憶。〈市場諸眾〉讓市場人物化身為影像主角,描寫世俗光影下的市場各攤位樣貌,紀實地勾勒出揮汗努力下的勞動者身影之外,並聚焦於攤台主人傳遞食材瞬間的某種小確幸。傳統市場場景裡的每個攤位,就像一齣即興的獨幕劇,運轉著日常時間訊息,彷彿進入了德勒茲所謂「時間影像」的範疇,凝結了詩人精神歷程的徵候,讓人很快便能感受到人的情感與環境雙向流動。特別的是,這些影像裝置已悄悄走進傳統市場的廊道與攤位之間,與各家攤商本尊近身對照,成為真實環境下的參與主體,進而與買菜群眾產生對話,返照於日常的群聚生態。(全文閱讀514期藝術家雜誌)
【3月專輯│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