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柴燒
今日的柴燒作品泛指以木柴為燃料、無匣缽所燒製的陶瓷器皿、器具或藝術作品,與其他陶瓷作品一樣,涵蓋實用性、工藝性、藝術性的思維與價值,但涉及更深入的地質學、植物學、化學、熱力學、氣象學等知識;時至今日,它們更能呈現人類理性與感性廣泛交織下的綜合成就。
柴燒陶瓷,特別嗎?某種角度而言,它們頗能吸引喜歡自然氣息、古樸韻味的人們,更讓了解柴燒控窯精妙的喜好者愛不釋手。我則以為,依其獨有的豐富觸感及多元的色彩變化,將可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與喜愛。
柴燒獨特之處,在於以薪柴的火焰、煙、落灰以及氧化與還原作用等,讓好作品自然而然地散發原始的感染力,開啟(刺激)身體微妙的覺知,讓人們感受到饒富興味。
陶藝家李懷錦工作室使用的日常器皿特寫
(攝影:莊秀玲)
柴窯裡神祕的火光
在現有的窯爐中,柴窯的結構最簡單但卻是最難駕馭的,因為它以不易控制又無法均質表現的薪柴為燃料。從堆燒、穴燒到窯燒,先人借助自然、運用智慧,在萬年的演變歷程中,讓溫度從700℃到達陶瓷燒結的1200℃以上,發展出燃燒室、作品室、煙囪三大結構,成為今日窯爐的基本形式。
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適材適用是最具智慧的策略,因此世界各地有各具風土特色的陶瓷聚落,除窯爐的形式外觀、薪柴的種類、土礦與釉料成分等皆大異其趣外,薪柴的軟硬度、燃點、油質、水分等,都會影響燃燒的效能,而陶藝家們操作燒柴的思維與方式也會因時空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柴燒作品自然擁有豐富的多樣表現。相對於現代化工業時代下替代燃料如煤炭、重油、天然氣、瓦斯、電能等,均朝向穩定、單一、量產的方向前進,此時,柴燒作品的出現可說是對均值、統一、重覆等形式的反思。
駕馭柴火是柴燒技藝中最深、最終極的目標,得花上大量時間(數年光陰是必須的)去理解柴窯結構與煙囪效應、薪柴的種類與燃燒特質、丟柴的數量與速度、火的溫度與走向、升溫與持溫的規畫、煙與木灰的質量、風向與濕度的改變等,如何與土坯(含表面金屬氧化物、化妝土或釉等)產生化學反應。每一細節都得知道、理解並經歷過,才能概括掌握作品出窯後的表現;是的,僅僅是概括地,非全盤地。因此,優秀的柴燒工作者蓋一座自己屬意的柴窯是必須也是必然的,才能在不斷實驗與實踐的過程中,逐漸趨向善於掌握柴燒出窯後的表現。(全文閱讀575期藝術家雜誌)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後山柴窯場窯內高溫燒製作品側錄,攝於2020年。
(圖版提供:吳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