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調和
倫敦國家藝廊「莫內與建築」展
莫內作品〈聖拉薩車站〉Claude Monet, The Saint-Lazare Railway Station (La Gare Saint-Lazare), 1877. Oil on canvas, 54.3x73.6cm. ©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在倫敦國家藝廊(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近期的「莫內與建築」(Monet and Architecture)展中,我們首先留意到的便是莫內對色彩與光線的探索,建築是接近工具的存在,其表面質地與構造是反映和吸收光線的物質,吸引著他沉浸其中;但在這同時,與他早先於翁弗勒爾(Honfleur)、弗特伊(Vétheuil)、阿讓特伊(Argenteuil)及諾曼第地區(Normandy)的畫作對照,可發現人造建物與自然景致的更多關聯,其中蘊含著莫內調和人與自然的繪畫觀。
左下.莫內作品〈穿過瓦朗日維勒懸崖的小徑〉Claude Monet, The Path through the Cliff at Varengeville(La Falaise à Varengeville), 1882. Oil on canvas, 60.5x73.5cm ©The New Art Gallery, Walsall Garman Ryan Collection (1973.171.GR)
右.莫內「蓮池」系列 Claude Monet, The Water-Lily Pond(Le Bassin aux nymphéas), 1899. Oil on canvas 88.3x93.1c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建築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探問建築在莫內畫中扮演著何種角色,有一部分也是在探問人跡在其畫中的意義,畢竟建築是人類活動的產物,而莫內的畫雖然多為風景,其中有不少更是無人風景,但當風景中杳無人跡時,往往會見到零星散布的人工建物,彷彿提醒著人的存在:河面漂著幾隻白帆,小屋隱藏在樹林後,海景的遠處是山邊小城,稻草堆三兩佇立;他的花園、蓮池與日本橋都是精心構築的成果;即使是狂濤拍擊的奇岩懸崖,他也時時不忘在岩拱下、沙灘上點繪兩個人影,或為汪洋添兩艘船。雖然並非總是如此,但莫內似乎經常下意識地在尋找或建立人跡,有時這自然形成視覺焦點,有時則彷彿帶有其他目的。〈瓦朗日維勒的懸崖〉是一個有趣的例子,乍見之下這只是一幅俯瞰碧綠海洋的懸崖景觀,不仔細看不會發現,在前景懸崖的凹處其實藏著一棟小屋的屋頂,其磚色色調幾乎沒入周圍草地,在陽光下化為懸崖輪廓的一部分。這裡的小屋與其說是視覺焦點,不如說像是刻意隱藏在自然景色中,如果不是因為斜直的屋頂線條不同於崎嶇不平的大自然線條,其實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畫同一棟小屋的〈穿過瓦朗日維勒懸崖的小徑〉也有類似趣味,崖頂小屋的存在雖然比在前者中張揚,但其斜屋頂造形幾乎與崖坡平行,夕陽中的深褐色調也與崖岩一致,彷彿莫內的用意正是要把它畫成懸崖的一部分。
左.莫內作品〈盧昂大教堂〉Claude Monet, Rouen Cathedral, 1894. Oil on canvas, 106.4x73cm. Private collection ©Photo courtesy of the owner
中.莫內作品〈盧昂大教堂門面〉 Claude Monet, Rouen Cathedral, the Portal
(Cathédrale de Rouen, Le Portail), 1894. Oil on canvas, 103x65.5cm © Klassik Stiftung Weimar Museen(G 541)
右.莫內作品(黎明的盧昂大教堂門面及阿爾巴尼塔) Claude Monet, Rouen Cathedral. The Portal and the Tour d'Albane at Dawn (Cathédrale de Rouen. Le Portail et la tour d'Albane à l'aube), 1893-4. Oil on canvas 106x74cm. ©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Tompkins Collection-Arthur Gordon Tompkins Fund 24.6
現代都會的建築光影
1890年代的〈盧昂大教堂〉、〈日落時的盧昂大教堂〉、〈盧昂大教堂門面〉等畫作呈現不同時刻與天氣下的光線,在這座中古世紀教堂西正面上的效果,當時莫內就很清楚自己所想掌握的是光線的瞬時性(instantaneity),「我想畫的是建築,但不是其細節特徵,也不是線條。」澄藍、霧灰或暖橘的天色,時而突顯、時而模糊建築細節,日落時的教堂沐浴在一片玫瑰粉色中,清晨的教堂因背光而籠罩著藍色陰影,陰天下的教堂迷濛昏暗,午後的向陽教堂有深壑般的影子。這些畫顯然無意觀照大教堂的宗教象徵或悠久歷史,因此展出時雖然有人試圖做宗教解讀,更有保守人士斥之為「虔誠的大教堂在無政府主義的太陽下崩解」,也有人從科學角度解釋莫內畫出了「太陽光線的分解,單是這就會讓眼睛感受到戶外光線,以及圍繞著物體的氣氛。」大教堂的名氣刺激了人們做出各種解讀。
相關報導:
【09月│聚焦莫內 特別報導】Monet and Money 莫內畫作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