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鍵後的太多視窗太多世界
數位資訊於類比空間的藝術創作呈現
以連結鍵開啟一扇又一扇的視窗分頁,快捷鍵清脆截取一張又一張的螢幕快閃記憶。新奇新知被圖像化儲存。文字符號和空間感知,被合成、壓縮、再製,以數據格式被往來傳送。在數不清的桌面資料夾前,我們看著彩虹球與沙漏在螢幕中無盡地旋轉──資訊被暫存再讀,超過系統負荷的資訊則被展延處理。
彼得.耶林緒於維也納柯能藝廊的「花紋與椰子樹」個展空間 Patents and Palm Trees, Exhibition view© Leonhard Hilzensauer/ Peter Jellitsch. Courtesy Peter Jellitsch and Galerie Crone
網際網路的盛行,改變了資訊的傳播意義,以及我們對於資訊接收與理解的價值感。對於認知結構的轉型探討已不再新奇,後網路時代也已扎根於當代藝術創作中。彼得.耶林緒(Peter Jellitsch)在維也納柯能藝廊(Galerie Crone)的「花紋與椰子樹」個展,以及安迪.波特(Andy Boot)在伊曼紐萊爾藝廊(Galerie Emanuel Layr)的「聰明雕塑」個展,以不同的著眼點,延續追蹤網路傳播現象對生活的持續作用,探究虛擬空間與真實生活的對話,並以現代科技對於藝術在技術應用層面及概念性層面的影響,以及對於傳統藝術媒材的創新融合,解析科技如何與人性共生。
彼得.耶林緒:資訊描繪與自動書寫
1982年生於奧地利南部小城菲拉赫的彼得.耶林緒,以「手」作為創作轉型過程的視覺化工具,在類比及科技兩端間展開往來探索,進行多重謄寫。他在龐大精準的數據資料系統環境中,探究不同網絡的共同節點以及其間的鎖鏈連結性,並詢問不完美的主體性在其中的相對位置與感知成像。
耶林緒概念性的單色素描,在紙上開展黑白交錯的系統。這些在你我初見時,會被錯認為數位或是絹版印刷的平面作品,以畫面那些重複循環如花紋般被呈現的元素主題,吸引觀者進入視覺的世界當中。它們如數據編程亂碼,又如電腦計算擬型的四維圖片,地形學式地勾勒山脈與丘壑。在冷靜的色彩與重複性的結構過程下,線條筆觸近乎表現主義式地傳達了一種主體情緒的溫度。他的作品以對細節的講究,呈顯了一種謹慎的研讀感,一種處於長期高度專注的過程。
安迪.波特於伊曼紐萊爾藝廊的「聰明雕塑」個展空間 Andy Boot, Smart Sculptures, 2017, Installation view© Galerie Emanuel Layr, Vienna
安迪.波特的:開放的加密資訊文本
1987年生於澳洲雪梨的波特,跨越半球旅居維也納已近十年。他的作品可見其視覺傳達設計的專業背景,也可判讀出他在奧地利形式主義大師佐伯尼格(Heimo Zobernig)的文本雕塑學系門下的學習過程所造成的影響。波特的物件作品擁有類型學似的探索,在文字性與符號性的幾何色塊運用中,表達移動性的靜態截影,展開物件間的對話關係。這次他在維也納伊曼紐萊爾藝廊的個展,以立體作品「聰明雕塑」系列與平面作品「白皮書」系列,透過「手工」與「可被多重印刷再製」的特質,探問藝術在當代科技發展生態下的對應之道,並以當下網路資訊的自我關聯性,追問資源擷取及個體之間的依附及權衡關係。
波特的「聰明雕塑」系列作品,是具有淺褐色金石材質外貌的三件小型雕塑。它們被放置於金屬展示台座上,以傳統雕塑的呈現模式,在空間中存在。這三件雕塑各擁不同的弧狀稜角,在堪稱優雅的幾何對比元素拼接呈現下,似乎擁有不同的性格,並自多向視角給予觀者不同的視覺經驗。這三件乍看傳統的雕塑,其實是波特借助電腦3D列印技術完成的。以80%的青銅粉末與20%的熱塑性材料調配而成的複合混劑作為成分,雕塑有著金屬的重量和外觀,保有著現代雕塑早期的造型美學與對傳統工藝的想像,而波特以英國雕塑名家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的作品作為創作原型的參考,由此進一步闡衍殊異的意義。這一雕塑的成型,設計原稿並非出藝術家之手,而是他透過網路上搜尋到的各種商業產品(如交通器具、工具和居家用品)的開源檔案文件,所收集選取的排列結構。舉例來說,這三件雕塑是從飛機的零件、工具的局部細節,還有產品商標所組成。這些被選取的、具有文化意義的符號,在開源檔案文件中,是以數位編碼的形式被組成,並在追加過程後合併為一體,以一串數據的形式被輸送至3D列印機,而造就了「聰明雕塑」系列。
左.安迪.波特作品〈聰明雕塑(一)〉Andy Boot, Smart Sculpture (one), 3D printed bronze and plastic composite, 34.6x7.7x17.3cm, 2017
右.安迪.波特作品〈白皮書(IOTA)之二〉Andy Boot, white paper (IOTA) 2, acrylic and print on canvas, 180x140cm, 2017
共生的實相化
兩位立場不盡相同的新生代藝術家,於數位與類比相遇的當代創作生態中投石引路。他們藉傳統的雕塑與繪畫媒介,作為時空交接的節點;他們反視網路虛擬連結空間,擷取創作概念來源,並以科技作為中介,將虛擬空間中的符象、數據編程以及結構,轉換為真實空間中的類比存在。在形象轉譯的雕塑成型與繪畫成像之中,呈顯藝術家對於時代的鏡像反思。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8年04月號127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相關報導:
音樂能被計算出來嗎?──人工智慧在音樂科技與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萬物皆可入聲──資訊聲音化與生成式音樂
原音或許不再現──弗洛里安.赫克的數位聲音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