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11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幻奇宇宙 特別報導】陳瀅如 靈性與創作的療癒潛能
陳瀅如的創作展現出鮮明的個人風格,透過錄像、裝置、平面等媒材形式,結合占星、神聖幾何、煉金術、靈修、薩滿與巫儀經驗等神祕學元素,其作品如幻術般,開啟對歷史與生命的超越視野。
【11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幻奇宇宙 特別報導】大卷伸嗣 將宇宙訊息凝煉如詩
大卷伸嗣形容,作品成形的過程就像是在蒐集情報,世界總在稍來種種訊息,可視與不可視者化作感知體驗,揭示著事物的存在,以及彼此之間既廣闊也細微的關係與動態變化。當各式運動、現象和情報於內心混合,藝術家以身體與實踐為媒介,提煉出美的形態,使萬物孕育的哲理隨之流露,如俳句般簡約而又深邃動人。
【10月│對話藝術家系列:萬物交感 特別報導】楊季涓 日常中的詩意流轉
「我們共享著世界上許多看不見的事物。」以此為念想,楊季涓追隨事物間的連結,結合陶瓷碰撞間的聲響,發展出其近年標誌性的風鈴狀裝置。藝術家將親手捏製、燒成,表達具象與抽象概念的小型陶瓷組件一一串起,一併串連起造形與故事、裝置與空間,一個記憶與其他記憶、有名與無名、無聲與有聲。
【10月│對話藝術家系列:萬物交感 特別報導】倪祥 自我的各種時態,事物與情感的超連結
倪祥廣泛運用、改造現成物,物件於分類、堆疊、結晶中,流露生命的荒謬與悲歡,複雜的情感狀態經其凝視與手作,轉化為通用的語言,以自我的時態與聲腔,訴說著眾多境遇。物質與記憶有了超連結,它們順理成章,是源自孤獨與自由的寶藏。
1
2
3
4
5
6
7
8
9
10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