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富豪狄米崔.雷波羅列夫(Dmitry Rybolovlev)正式向蘇富比拍賣行提告,控訴蘇富比拍賣行為雷波羅列夫長期合作的藝術經紀人伊夫.波維耶(Yves Bouvier)之共犯,從其購買藝術品超收10億美元的費用。這場眾所矚目的訴訟顯示了藝術交易中的灰色地帶。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正式徵聘新館長,薪酬為一年21萬5841英鎊。這一備受矚目的徵才啟事言明了大英博物館目前面臨的重大挑戰,包括館藏遭竊事件的種種後續效應,以及針對貝寧青銅器(Benin Bronzes)、帕德嫩神廟大理石雕像(Parthenon Marbles)的歸還問題。
一幅頭上流著鮮血、正在哭泣的巴勒斯坦孩童的巨大黑白影像由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與團體「Unmute Gaza」等社運人士懸掛在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Reina Sofía Museum)的外牆。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23年12月28日的媒體茶敘上,分享2024年各項計畫。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展望「博物館觀光旅遊年」,南北院參觀人數加總以達到三百五十萬人為目標,其中,北院將持續辦理週一專案開館以及與地方政府館所合作「故宮國寶出遊去」專案,5月將於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法華經》及其美術」精選展。
擴大發放十六歲至廿二歲2200點的文化成年禮金政策於1月20日正式上路,是繼2023年6月6日首次發放十八歲至廿一歲1200點的文化成年禮金後,在行政院長陳建仁的大力支持下編入的文化部公務預算,成為常態化政策,適用人數從一百萬人增加至一百五十萬人。
為迎接創立四十週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於2023年12月20日公布「2023北美館日」特別企畫之演出活動,並正式開放展覽歷史資料庫,回溯開館第一個十年(1983-1994)的豐碩積累,同時宣布2024年度重點計畫。
2023年12月,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刊載的一篇研究揭示了林布蘭特(Rembrandt)在繪製其代表作〈夜巡〉(The Night Watch)時所使用的獨特技法。研究指出,林布蘭特先於畫布表面塗上含鉛物質,而後才塗上第一層底漆。
谷歌(Google)每年底例行公布當年度搜尋排行榜,在2023年榜單中,「博物館」類由巴黎羅浮宮(Louvre Museum)拔得頭籌。榜單第2至第10名按序為: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巴黎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東京teamLab Planets……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於12月6日公布2024年惠特尼雙年展「優於真實之物」新加入策展團隊的五位策展人,本屆惠特尼雙年展策展人克莉絲.伊萊斯和梅格.昂利邀請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查、asinnajaq、塔雅.希克、小格雷葛.德.庫爾、札可芮.德魯克負責雙年展的電影放映與表演計畫……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之2024年第六十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代表參展藝術家袁廣鳴、策展人陳暢偕同北美館團隊,於2023年11月23日宣布展名「日常戰爭」,集結展呈藝術家近卅年來創作生涯的核心觀念,以其專擅的錄像藝術,結合裝置作品建構出一處「日常」的類居家場域……
第廿三屆國家文藝獎於2023年12月11日揭曉,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公布本屆得獎者:作家夏曼.藍波安、視覺藝術家梅丁衍、表演藝術家陳鳳桂、紀錄片導演劉嵩。
《藝術家》雜誌於每年年終舉辦「十大視覺藝術新聞」與「十大公辦藝術好展覽」票選活動,本年度票選結果揭曉。「十大視覺藝術新聞」由「陳澄波〈清流〉捐贈南美館」獲選為第一名;「十大公辦藝術好展覽」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高票獲選票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