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斯畫廊於2月8日宣布,當紅獨立策展人金柏莉.德魯(Kimberly Drew)成為其紐約團隊的新任副總監,負責畫廊與藝術家和客戶的合作關係,並協助策畫各項活動與展覽。
文化部於1月24日發布人事安排,宣布原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於2月1日歸建,所遺職缺由現任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梁永斐代理,並於2月18日由文化部長李永得主持館長交接典禮;原任台灣音樂館館主任翁誌聰於2021年10月25日調職、蒙藏文化中心主任海中雄於1月16日退休……
在羅蘭.勒龐(Laurent Le Bon)去年6月成為龐畢度中心主席之後,其巴黎國立畢卡索美術館的職缺在10月底由橘園美術館館長瑟希爾.德伯芮(Cécile Debray)接手出任。
國立台灣美術館於1月14日公布2022年度重點展覽規畫,預計推出資深藝術家與藝術史主題展、大型雙年展、國際展、科技主題展、跨域創作╱策展案,以及台灣美術雙年展、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台灣國際光影節和全國美術展等約廿檔展覽。
文化部於2021年12月27日宣布「平台回饋送 同學藝起FUN」回饋活動,自隔年1月1日至3月31日,學生族群在合作票券平台單筆消費滿千元,將獲得票券平台「9折」、「百元折抵」或「送百元折價券或回饋金」,以及文化部加碼送出「100元數位藝FUN券」,總計20%的回饋加碼。
就多數博物館而言,公開展示的藏品通常僅為館藏的10%,展品的替換有時則需達數年策劃與施行,然而,位於荷蘭鹿特丹的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卻捷足先登採用新穎做法─經由將近20年的規劃,向大眾敞開美術館典藏倉庫,藝術愛好者能盡覽超過15萬件藏品,包含罕見的卡林頓與達利之作。
自2021年7月11日起,設置於東京新宿車站東口新商業辦公建築「クロス新宿ビジョン」(Cross Shinjuku Vision)四樓的數位廣告看板,率先以3D巨大花貓的影片使人目不轉睛,掀起熱議。
《〈藝術家〉視野下的台灣當代美術四十年》最近於北京的故宮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六十餘萬字,共上、下兩冊精製合裝,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兼故宮文創負責人王亞民撰寫序文。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於2021年11月26日舉辦揭幕典禮,宣告「淡水木下靜涯舊居」正式對外開放。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表示,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位置連結淡水紅樓、淡水日本警官宿舍等文化資產,本次舊居的修復與開放將使區域歷史風貌更具完整性,讓民眾有更多親近文化資產的機會,涵養國人生活美學。
2020年5月法國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實施鎖城措施,造成許多年輕人與弱勢行業工作者失去工作機會,總統馬克宏在當初對外宣布將在「法國經濟復甦計畫」(France Relance)中編列3000萬歐元預算,推出一項以年輕藝術家為主的大型公共藝術計畫。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於11月5日正式宣布推出「藝術未來行動專案」(Art for the Future),計畫總經費高達新台幣3億元,該專案以藝術為核心,對所有藝術類別之藝文團體和藝文工作者開放,提供團體最高1500萬元、個人最高300萬元的高額獎助,此外也以為期兩年至三年的計畫時間,鼓勵藝文團體和藝文工作者得以進行中期、長期策略藍圖的擘畫。
中華民國畫學會於10月30日舉辦本屆金爵獎頒獎典禮,在畫學會理事長唐健風主持下,頒發立體造形類、藝術教育類、版畫類、水彩類與插畫類五項獎項,得主分別為李再鈐、趙明強、陳瓊花、梅丁衍和鄭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