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價查詢(單位:台幣) 輸入關鍵字即可查詢藝術創作者的作品市場行情價格,僅提供可單位計價的平面作品價格,不可單位計價的作品如:立體、錄像及裝置等作品,暫不在服務的範圍內。資料主要來源由畫廊業者提供。 → read more
大衛.齊普菲爾德獲2023普立茲克建築獎 普立茲克建築獎是建築界的最高榮譽,主辦方凱悅基金會(Hyatt Foundation)於美國時間3月7日公布2023年的得獎者,為英國建築師大衛.齊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 → read more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公布參展計畫 第十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其參展計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於2月17日公開發表,場址位於台中烏日區一處鐵皮廠房,以1:1試組裝呈現展出於威尼斯的景象…… → read more
2023台北雙年展公布主題「小世界」 第十三屆台北雙年展於3月13日正式公布展覽主題「小世界」,由周安曼、穆柏安(Brian Kuan Wood)、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組成的策展團隊於記者會分享策展的概念與不同面向。 → read more
彭俊亨轉任生美基金會董事長,文策院董事長由蔡嘉駿接任 文化部於3月13日宣布,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會通過由董事彭俊亨接任董事長,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由現任文策院董事、台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蔡嘉駿接任。 → read more
藏家歸還並重新購回受納粹掠奪的克林姆畫作 億萬富豪暨藝術收藏家羅納德.蘭黛(Ronald Lauder)同意將其收藏50年的克林姆(Klimt)作品〈戴帽女子〉(The Black Feather Hat)歸還給猶太藏家艾琳.貝然(Irene Beran)的繼承人─艾琳.貝然是該作在二戰前的持有人─並重新購回。 → read more
梵谷美術館慶祝五十週年 已開展的「文森的選擇:家族歷史肖像」以美術館及其典藏為主體,敘說梵谷家族的歷史和收藏如何促成梵谷美術館的誕生,並揭示其家族成員在人生中的選擇如何影響美術館的落成,以及其典藏如何讓梵谷美術館成為一座世界聞名的重要館所,進而形塑現代觀眾對於梵谷及其藝術的理解。 → read more
ART TAINAN 2023 台南藝術博覽會 今年台南藝博將於3月17日至19日於台南晶英酒店舉辦,匯聚53家展商,在疫後時代共有3家日本畫廊、1家韓國畫廊首次參展,展現對畫廊協會與對台灣藝術市場的信心。台南藝博將以年度市場風向球的姿態,結合台灣在地品牌與貴賓合作,與在地藝文場館聯合「館際聯盟」,為台灣打開疫後國際藝術展覽的第一扇窗! → read more
日本藝術市場見經濟曙光 根據《Artnet》數據庫,日本國內拍賣行的年度總銷售額,從2012年的9290萬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2.186億美元,在過去10年中翻倍成長,2022年也迎來紀錄新高。 → read more
ONE ART Taipei 2023 藝術台北 疫情逐漸趨緩之下各國邊境大開,促使國際間的實體交流活動熱絡,積壓的藝術能量也正猶如活水般豐沛地流動,於此同時,自2019年開始舉辦的「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正式宣布第五屆將於2023年1月13日至15日在「JR 東日本大飯店 台北」舉辦。 → read more
2023 ART FUTURE藝術未來 邁入第五屆的ART FUTURE,2023年1月於台北君悅酒店舉辦,結合當代藝術博覽會與國際獎項的ART FUTURE已逐漸奠定了聲量與展會風格,並成為推廣亞洲年輕藝術家的藝術盛會。 → read more
進軍亞洲將屆50年 蘇富比多元耕耘新世代藏家 當香港仍作為亞洲首要拍賣中心,中國大陸市場實力無法小覷,然近幾個月來,蘇富比於新加坡舉辦睽違15年的實體拍賣會,在越南籌畫第一場非交易展覽、於東京成立新辦公室,均可見蘇富比多元拓展事業版圖,欲培養新世代藏家的亞洲策略。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