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All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2月│傳世, 愛與美的承繼特別報導】針黹閨閣 星月如炬──陳曹倩與央金拉姆 從女紅的藝術到母親的顏色
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夫人陳曹倩,從姑媽的「百福被」出發,發揮生物博士的知識訓練,收藏並研究古董織品繡片,那吉祥寓意與配色的創意,激發她無限的想像力,進而做出一件件令人驚嘆的當代織繡藝術品,更將中國地方媽媽的女紅手藝,提升為「母親的藝術」。身為中國女紅坊創辦人,陳曹倩表示:「對我而言,女紅是生活中最自然也是最好的『給予』與『分享』。」
【2月│傳世, 愛與美的承繼特別報導】行旅為憶 時光疊合的賦格──潘冀、孫寶年、潘貝思、潘貝寧共築人本之家
人本,是潘冀一家人的創作信仰。正如他在《人生基本功》書中所說:「所有的成就都來自於基本功;而基本功來自於既深且廣的歷練。」旅行,是重要的歷練之一。每一段旅程的點滴感受,化為一件藏品,引動無限情感與靈感。潘冀家中進門牆上的魚形混凝土雕塑,是美國麻州旅行的邂逅,呼應著潘冀的建築志業,以及海洋生物學家最愛的魚類,是命定的收藏。
【1月│包藏藝術特別報導】以手袋為引線──探向藝術家的體感思維
1995年9月22日,法國第一夫人貝娜黛特.席哈克(Bernadette Chirac)在巴黎大皇宮舉辦的塞尚大展開幕式上,將迪奧(Dior)甫問世的一款手袋贈予英國黛安娜王妃,因其雅致的造形,也因其代表英法兩國友誼的象徵,黛安娜王妃自此出現在公眾眼前的身影,便與該款手袋形影不離。它有著令多數女性為之所動的名字:「迪奧女士」(Lady Dior),從此躋身女性衣櫃的雋永典藏之列。自從迪奧於2016年首度與倫敦藝術家馬克.奎恩(Marc Quinn)合作以來,「迪奧女士之藝」(Dior Lady Art)藝術家手袋創作計畫充分傳達了創作者透過多元載體,詮釋感官與感知之趣的熱情。
【1月│創作與收藏特別報導】以記憶之地為靈感──蔡爾平珍視家族價值的典藏性創作
總是笑容滿面、充滿幽默感的藝術家蔡爾平,謙稱自己做的事情「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事實上,他與妻子莊蕙芳在美國成功打造品牌Jewelry 10,藉由以大自然為題的彩鑲瓷創作「以陶載道」,凝聚大眾對於生態議題的關注,除了獲得博物館典藏,連政商名流如希拉蕊也喜愛不已,獲獎無數。談起收藏,蔡爾平說:「我典藏的是家族重視的價值、知識體系源頭的原理,以及對於大自然美好的回憶。」
1
2
3
4
5
6
7
8
9
10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