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六朝松」是古樹中最古老的松樹,樹齡都在千年之上,由梁武帝親手栽種。傳說的真偽,已無從考證。車建全以油畫與影像為媒材,再度描繪出以六朝松為出處的古松,構建華人心目中的「精神圖騰」。
威利.希伯以獨樹一幟的雕塑與裝置著稱,擅以木質材料、鋼與環氧樹脂等多樣材質進行創作,融合雕塑與繪畫的成分,探索物質可塑性之美學,而色彩的覆蓋更玩味其簡練風格的表現。此次在台首次個展將展出希伯以鮮明色彩堆疊出抽象造形美學的作品。
將於2018年8月11日至9月23日隆重推出美國藝術家戴爾·奇胡利(Dale Chihuly)最新個展「奇胡利:台北」(CHIHULY Taipei),呈現 藝術家50年創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
宜蘭美術館舉辦[「征途.歸人—吳炫三個展」,藝術家吳炫三教授首次回鄉在宜蘭美術館展出。吳炫三教授出生於宜蘭羅東,父親從事林務相關工作,從小即熱愛自然,源自故鄉山林的童年記憶,成為他藝術能量的根源,驅使他踏上突破自我的探索旅程。
鮑博(Francisco Borboa)1923年於美國加州,墨西哥裔的他幾乎漂泊一世紀,浪跡許多洲洋。決心想成為神職人員的他於1943年進入天主教分支耶穌會San Cayetano初學院,在學期間除了神學,鮑博另外也選修了建築與土木工程。這也進而影響到他日後的壁畫創作。
蘇東坡《邵伯梵行寺山茶》寫到︰「山茶相對誰來栽?細雨無人我獨來;說似與君君不見,爛紅如火雪中開。」中國文人特愛茶花,除了它獨特的丰姿外,更在於精神品格的象徵。有著梅花般的高韻勁節,容顏卻更加豐盈嬌豔;像牡丹一樣的國色天香,卻能耐久抗寒,在冰雪中獨自盛放。
肖像畫家張靄維生於澳門,廣東梅縣人,曾定居香港、臺灣,加拿大籍,1954年至1962年此八年期間學習並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附中及學院油畫系,後留校任教,為全美油畫家恊會(OPA)及加拿大藝術家聯盟(FCA)會員。她的創作題材廣泛,其中包括人物,風景,花果等,尤以肖像作品最為傑出。
本以台灣1960年代以來的九位帶著「冷抽」傾向的藝術家為對象,包括:霍剛、莊普、胡坤榮、曲德義、蔡志榮、劉永仁、耿晧剛、宋曉明、吳東龍等,呈顯台灣在此一路向上的表現,也是采泥畫廊在系列抽象策展中,頗具風格特色與學術深度的一項獻禮。
被日本媒體譽為「亞洲至寶」的台灣漫畫宗師鄭問,去年3月因心肌梗塞辭世。文化部旋即於6月由部長鄭麗君主持召開工作小組投入「鄭問紀念展」的籌備,經過一年的研究策畫,「千年一問 鄭問紀 念展」正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