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2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1月 #182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1月 #182 1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1月 #182

第182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82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文化生態系的百年之約

 「Hallyu」一詞最早源於圍棋界,在1990年代晚期的國際圍棋比賽中,韓國選手屢次獲獎而使圍棋界將這一現象視為「韓流」。隨著韓國影視、流行音樂與綜藝娛樂等影視文化產業的蓬勃崛起,1997年中文媒體首度將韓國大眾文化的流行現象以「韓流」稱呼。1998年適逢亞洲金融風暴,金大中繼任總統後,提出「文化立國」的發展策略,將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發展韓國國家經濟的戰略性優先發展產業。「韓流」在文化政策、創意產業和數位技術交融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發起了一場挑戰全球潮流文化的運動,隨之而來的是國家軟實力的高速升級。11月專輯「韓流進行式」藉由V&A博物館與三星美術館的特展解析文化與藝術交織而生的「韓流」──韓流3.0時代標榜的「K」不僅僅是偏處亞洲一隅的韓國,更代表著超越時空與國界、抽象、大寫、充滿無限可能的「K宇宙」。
 

 「150年歷史、89件國寶」──東京國立博物館為紀念走過一個半世紀,破天荒一口氣展出全數國寶館藏。策展人佐藤寛介表示,這次展覽國寶齊聚一堂是史上第一次,由於需花數年調度作品的難度,下一次或許要等到50年後的200週年。「國寶展」舉辦的同時,還平行舉辦「未來博物館」特展,運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館藏作品的數位檔案呈現展示,提供容許觀察細部、把玩名器等的全新鑑賞視角。
 

 英國畫家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以奠基於縝密觀察之上的獨特肖像畫聞名於藝壇。在其藝術生涯中,佛洛伊德始終對描繪人物的臉龐與身體保持不滅的熱情,並不斷發掘肖像畫的各種可能。今年適逢佛洛伊德百年誕辰,英國國家藝廊舉行「盧西安.佛洛伊德:新觀點」特展,展出包含佛洛伊德最私密的畫作與大尺幅的作品,引導觀眾以嶄新的眼光,觀看這位英國最知名的具象畫家長達70年的藝術發展。
 

 法國藝術家安德烈.布拉吉利(André Brasilier)的作品深受祖國這個馬術、城堡與葡萄酒之鄉的啟發,創作集結了野獸派、印象派、表現主義及象徵主義的多元風格及標誌性創作主題。他的作品多描繪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形態,以絢爛的色彩和細緻的筆觸,幻化筆端一片心中桃源,布拉吉利以繪畫展示現代主義黃金時期的耀眼新思,並將現代風格融貫其中,堪稱「巴黎畫派」碩果僅存活躍至今的藝術家。
 

 當我們將藝術與科技放在同一範疇裡討論,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透過科技拓展藝術創作的可能性,而是透過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與機械、科技、自然,乃至整個生態環境關係的轉變。好比科幻小說的異想,是從創作者的角度勾勒出科技演化的未來,藝術家蘇永健也嘗試以反應哲學思考的、詩意的或者美學的角度,將科技融合應用於藝術創作之中,以此豐富人們對於世界的感知。
 

 日本設計大師皆川明在學生時期曾夢想成為長跑運動員,雖因受傷而無法圓夢,但他中斷的運動生涯,彷彿藉另一場境遇,延續著馬拉松精神。minä perhonen猶如皆川明為拉近設計與幸福的距離而跑的馬拉松,他的理想與初衷,便是創建一個至少延續百年的品牌。2022年10月,「つづく」展覽首次移展海外,在溫暖的南方與台灣的觀眾相遇。行政法人化後,高雄市立美術館在館長李玉玲引領下,以打造「南方美術館」品牌的思維營運,其以藝術打造市民美好生活、拉近人與藝術間距離的經營理念,與minä perhonen的設計哲學不謀而合。高美館和minä perhonen在眾人的努力與延續之中,懷抱潛藏於當下的情感動能,投射對未來時代的嚮往,以最真摯的職人精神,共赴設計美好生活的百年之約。

藝術熱新聞
008 游本寬「既遠又近……」一時個展
  百繪詩采 再現容顏」新竹公會堂開幕展
  景薰樓2022秋季拍賣會
010 白石畫廊「次元 婆娑羅:天明屋尚的世界」 坂倉勝己於開幕式演繹「藝武」
  安迪.沃荷「王子」系列遭控侵權案上訴美國最高法院
  龐賽藝術博物館出借5件維多利亞時代傑作
012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藏品歸還尼泊爾政府
  烏菲茲美術館啟動5000萬歐元計畫以應對氣候變遷
  紐約新法案要求博物館闡明曾受納粹掠奪之作
013 達文西〈救世主〉將重見於大眾視野?
  印度慈善家於孟買成立新型文化地標NMACC
  倫敦弗里茲藝博會多件高價畫作成交
014 超當代藝術市場蓬勃發展
  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秋拍 千禧世代買家比例高
  藏家上拍李奇登斯坦作品 聲援婦女生育權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5 橋 Le Pont ◎陳郁秀
   
文物專欄
018 「日利千金富」的虎熊鬥席鎮  ◎戴忠仁
   
藝術龍門陣
020 健筆如椽.慧眼如炬
──追念黃天才先生 ◎熊宜敬
   
藝術焦點
022 東京國立博物館150週年國寶展
──89件館藏國寶全數展出◎邱馨慧
   
播客藝聞
030 露西.雷文(Lucy Raven)╱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
  沃爾夫岡.萊布(Wolfgang Laib)╱威廉.肯崔吉(William Kentridge)
  莉莉安.林(Liliane Lijn)╱珍妮佛.派克(Jennifer Packer)◎山崎二十一
   
盧西安.佛洛伊德 特別報導
032 凝視皮相.描繪肉身
──盧西安.佛洛伊德畫作中的親密與疏離◎林芝禾
042 《愛你的,盧西安》
──盧西安.佛洛伊德書信中的青春狂跡◎游騰緯
   
藝術焦點
048 幻化筆端一片心中桃源
──安德列.布拉吉利之偉大幻想曲◎編輯部
   
藝術視界
051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陳陽熙的上善若水世界◎洪裕宏
   
11月專輯 ◎林志鴻
054 Hallyu! The Korean Wave 韓流進行式
050 漢江奇蹟翻轉亞洲次文化的時代現象
──V&A「韓流」特展聚焦韓國文化產業的高速輸出與能量飛躍◎林純雅
064 燒土為寶.匠心獨妙
──韓國三星美術館「雲行者」特展◎周亞澄
070 聚焦「未來潛能」與「流傳永續」的雙向思維
──當代工藝」與「如月之缸:朴英淑」的傳統新生◎周亞澄
   
設計焦點
072 美好生活設計者
──皆川明以創作演繹日常的感動◎陳玟妤
   
對話藝術家系列:綠之結界 特別報導
076 吳書原 於原生地景尋美的眼界 ◎陳玟妤
078 張惠文 當代工筆的動物方舟 ◎陳玟妤
080 FENKO鳳嬌催化室 愛與寧靜的紙境之光 ◎陳玟妤
   
藝術家工作室
082 以藝術反思科技變革效應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蘇永健 ◎許玉鈴
   
珠寶美學
090 斑斕奇想,藏珍閣精神的當代復興
──藝術收藏家伊夫.加斯托之男士戒指藏品回顧展◎林純雅
   
影像美學 特別報導
096 愛與療癒,以相機之眼傾聽時代
──「想像荷蘭」中的文化時空與情感座標 ◎洪昱溱
104 攝影為生命意義之所在
──波里斯.米凱洛夫「烏克蘭影像日記」展 ◎鄭元智
106 人性的見證,片刻的詩意
──薩賓.魏斯眼中的溫情視界 ◎鄭元智
   
文化時潮
110 從獨舞到派對,後疫情時代的慶典
──法國雷恩美術館「不眠」大型群展 ◎詹育杰
   
綠與野專欄
114 觀看行走的方式之一 ◎古碧玲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油滴天目的美感悸動
──宋代喝茶閑情今人翫◎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阿拉爾多.柯蘇塔之新粗獷主義建築
──倫敦FOA建築師事務所的美學觀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阿姆斯特丹天際線的「山谷」住宅項目
123 方庭 都會綠洲裡的社區圖書館
124 魔方 多元共生的動態載體
125 引光築室,新生湧動的禮讚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都會行動藝術影像展演計畫
127 植物綺境蓬勃綻放的灼耀美學意蘊/珠寶設計師趙心綺之「微型博物館」
128 跨界交融的文化中心「Gallery真葉」/犀皮漆 當代手工藝的復興與傳承
129 亞洲新灣區的文化客廳╱蝴蝶翩舞 探索別開生面的美食篇章
   
藝想創見
130 浮華輪轉,奇麗有時
──傑夫.波頓鏡照拉斯維加斯◎林志鴻


編輯手記

文化生態系的百年之約

 「Hallyu」一詞最早源於圍棋界,在1990年代晚期的國際圍棋比賽中,韓國選手屢次獲獎而使圍棋界將這一現象視為「韓流」。隨著韓國影視、流行音樂與綜藝娛樂等影視文化產業的蓬勃崛起,1997年中文媒體首度將韓國大眾文化的流行現象以「韓流」稱呼。1998年適逢亞洲金融風暴,金大中繼任總統後,提出「文化立國」的發展策略,將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發展韓國國家經濟的戰略性優先發展產業。「韓流」在文化政策、創意產業和數位技術交融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發起了一場挑戰全球潮流文化的運動,隨之而來的是國家軟實力的高速升級。11月專輯「韓流進行式」藉由V&A博物館與三星美術館的特展解析文化與藝術交織而生的「韓流」──韓流3.0時代標榜的「K」不僅僅是偏處亞洲一隅的韓國,更代表著超越時空與國界、抽象、大寫、充滿無限可能的「K宇宙」。
 

 「150年歷史、89件國寶」──東京國立博物館為紀念走過一個半世紀,破天荒一口氣展出全數國寶館藏。策展人佐藤寛介表示,這次展覽國寶齊聚一堂是史上第一次,由於需花數年調度作品的難度,下一次或許要等到50年後的200週年。「國寶展」舉辦的同時,還平行舉辦「未來博物館」特展,運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館藏作品的數位檔案呈現展示,提供容許觀察細部、把玩名器等的全新鑑賞視角。
 

 英國畫家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以奠基於縝密觀察之上的獨特肖像畫聞名於藝壇。在其藝術生涯中,佛洛伊德始終對描繪人物的臉龐與身體保持不滅的熱情,並不斷發掘肖像畫的各種可能。今年適逢佛洛伊德百年誕辰,英國國家藝廊舉行「盧西安.佛洛伊德:新觀點」特展,展出包含佛洛伊德最私密的畫作與大尺幅的作品,引導觀眾以嶄新的眼光,觀看這位英國最知名的具象畫家長達70年的藝術發展。
 

 法國藝術家安德烈.布拉吉利(André Brasilier)的作品深受祖國這個馬術、城堡與葡萄酒之鄉的啟發,創作集結了野獸派、印象派、表現主義及象徵主義的多元風格及標誌性創作主題。他的作品多描繪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形態,以絢爛的色彩和細緻的筆觸,幻化筆端一片心中桃源,布拉吉利以繪畫展示現代主義黃金時期的耀眼新思,並將現代風格融貫其中,堪稱「巴黎畫派」碩果僅存活躍至今的藝術家。
 

 當我們將藝術與科技放在同一範疇裡討論,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透過科技拓展藝術創作的可能性,而是透過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與機械、科技、自然,乃至整個生態環境關係的轉變。好比科幻小說的異想,是從創作者的角度勾勒出科技演化的未來,藝術家蘇永健也嘗試以反應哲學思考的、詩意的或者美學的角度,將科技融合應用於藝術創作之中,以此豐富人們對於世界的感知。
 

 日本設計大師皆川明在學生時期曾夢想成為長跑運動員,雖因受傷而無法圓夢,但他中斷的運動生涯,彷彿藉另一場境遇,延續著馬拉松精神。minä perhonen猶如皆川明為拉近設計與幸福的距離而跑的馬拉松,他的理想與初衷,便是創建一個至少延續百年的品牌。2022年10月,「つづく」展覽首次移展海外,在溫暖的南方與台灣的觀眾相遇。行政法人化後,高雄市立美術館在館長李玉玲引領下,以打造「南方美術館」品牌的思維營運,其以藝術打造市民美好生活、拉近人與藝術間距離的經營理念,與minä perhonen的設計哲學不謀而合。高美館和minä perhonen在眾人的努力與延續之中,懷抱潛藏於當下的情感動能,投射對未來時代的嚮往,以最真摯的職人精神,共赴設計美好生活的百年之約。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游本寬「既遠又近……」一時個展
  百繪詩采 再現容顏」新竹公會堂開幕展
  景薰樓2022秋季拍賣會
010 白石畫廊「次元 婆娑羅:天明屋尚的世界」 坂倉勝己於開幕式演繹「藝武」
  安迪.沃荷「王子」系列遭控侵權案上訴美國最高法院
  龐賽藝術博物館出借5件維多利亞時代傑作
012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藏品歸還尼泊爾政府
  烏菲茲美術館啟動5000萬歐元計畫以應對氣候變遷
  紐約新法案要求博物館闡明曾受納粹掠奪之作
013 達文西〈救世主〉將重見於大眾視野?
  印度慈善家於孟買成立新型文化地標NMACC
  倫敦弗里茲藝博會多件高價畫作成交
014 超當代藝術市場蓬勃發展
  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秋拍 千禧世代買家比例高
  藏家上拍李奇登斯坦作品 聲援婦女生育權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5 橋 Le Pont ◎陳郁秀
   
文物專欄
018 「日利千金富」的虎熊鬥席鎮  ◎戴忠仁
   
藝術龍門陣
020 健筆如椽.慧眼如炬
──追念黃天才先生 ◎熊宜敬
   
藝術焦點
022 東京國立博物館150週年國寶展
──89件館藏國寶全數展出◎邱馨慧
   
播客藝聞
030 露西.雷文(Lucy Raven)╱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
  沃爾夫岡.萊布(Wolfgang Laib)╱威廉.肯崔吉(William Kentridge)
  莉莉安.林(Liliane Lijn)╱珍妮佛.派克(Jennifer Packer)◎山崎二十一
   
盧西安.佛洛伊德 特別報導
032 凝視皮相.描繪肉身
──盧西安.佛洛伊德畫作中的親密與疏離◎林芝禾
042 《愛你的,盧西安》
──盧西安.佛洛伊德書信中的青春狂跡◎游騰緯
   
藝術焦點
048 幻化筆端一片心中桃源
──安德列.布拉吉利之偉大幻想曲◎編輯部
   
藝術視界
051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陳陽熙的上善若水世界◎洪裕宏
   
11月專輯 ◎林志鴻
054 Hallyu! The Korean Wave 韓流進行式
050 漢江奇蹟翻轉亞洲次文化的時代現象
──V&A「韓流」特展聚焦韓國文化產業的高速輸出與能量飛躍◎林純雅
064 燒土為寶.匠心獨妙
──韓國三星美術館「雲行者」特展◎周亞澄
070 聚焦「未來潛能」與「流傳永續」的雙向思維
──當代工藝」與「如月之缸:朴英淑」的傳統新生◎周亞澄
   
設計焦點
072 美好生活設計者
──皆川明以創作演繹日常的感動◎陳玟妤
   
對話藝術家系列:綠之結界 特別報導
076 吳書原 於原生地景尋美的眼界 ◎陳玟妤
078 張惠文 當代工筆的動物方舟 ◎陳玟妤
080 FENKO鳳嬌催化室 愛與寧靜的紙境之光 ◎陳玟妤
   
藝術家工作室
082 以藝術反思科技變革效應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蘇永健 ◎許玉鈴
   
珠寶美學
090 斑斕奇想,藏珍閣精神的當代復興
──藝術收藏家伊夫.加斯托之男士戒指藏品回顧展◎林純雅
   
影像美學 特別報導
096 愛與療癒,以相機之眼傾聽時代
──「想像荷蘭」中的文化時空與情感座標 ◎洪昱溱
104 攝影為生命意義之所在
──波里斯.米凱洛夫「烏克蘭影像日記」展 ◎鄭元智
106 人性的見證,片刻的詩意
──薩賓.魏斯眼中的溫情視界 ◎鄭元智
   
文化時潮
110 從獨舞到派對,後疫情時代的慶典
──法國雷恩美術館「不眠」大型群展 ◎詹育杰
   
綠與野專欄
114 觀看行走的方式之一 ◎古碧玲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油滴天目的美感悸動
──宋代喝茶閑情今人翫◎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阿拉爾多.柯蘇塔之新粗獷主義建築
──倫敦FOA建築師事務所的美學觀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阿姆斯特丹天際線的「山谷」住宅項目
123 方庭 都會綠洲裡的社區圖書館
124 魔方 多元共生的動態載體
125 引光築室,新生湧動的禮讚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都會行動藝術影像展演計畫
127 植物綺境蓬勃綻放的灼耀美學意蘊/珠寶設計師趙心綺之「微型博物館」
128 跨界交融的文化中心「Gallery真葉」/犀皮漆 當代手工藝的復興與傳承
129 亞洲新灣區的文化客廳╱蝴蝶翩舞 探索別開生面的美食篇章
   
藝想創見
130 浮華輪轉,奇麗有時
──傑夫.波頓鏡照拉斯維加斯◎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0月 #181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9月 #180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8月 #179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