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2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0月 #181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0月 #181 1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0月 #181

第181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81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解析時代感性的收藏之眼

 藝術收藏是人生美好體驗的出發點,也是情感回歸的原點。想要實現充滿能量的收藏,始終需要熱衷於探索的激情,因為作品中蘊含著藝術家獻予時代的情感與觀點、時代精神的寫照及未來世界的投影,而藏家用生命的歷程應和著個人藝術收藏的節奏。

 在10月專輯主題「建立屬於我們時代的收藏」中,厲蔚閣亞洲聯合創始人暨主席魏蔚分享了亞洲藝術與收藏生態發展局勢的觀察、五位聯合創始人強強聯手的分進合擊之道,以及畫廊立足亞洲、建立區域機構連結、擴增藝術專業網絡的策展思維與營運策略。

 身為首位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國際獎的華人女性建築師,「十一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張淑征從婆婆簡靜惠手中接任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承接文化傳承的家族使命,投注建築創作的熱情於藝術贊助,以科技驅動藝術,孕育台灣當代藝術的原創種子。

 鍾情當代藝術的陳薇捷與深愛東方古文物的父親,共同創立了TAO ART藝術空間,當代藝術與古典靜雅之器齊聚一堂,貫穿在地與國際視野,使藝術創作昇華至相互交流的無界之境。

 在2019年倫敦蘇富比「終極威士忌典藏」拍賣上,Jacky Y. Chen以5800萬台幣成功拍得具「聖杯」之名的「麥卡倫1926年」威士忌,創下拍賣史上最為昂貴的威士忌成交紀錄。《藝術收藏+設計》與Jacky Y. Chen展開對談,邀請他分享長久堅守的收藏理念,以及拍賣與美術館典藏脈絡對市場機能的影響。

 紐約歷史學會自1804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保存與研究美國近400年歷史的重要據點,透過開創性的主題研究展,持續深化歷史與公眾之間發人深省的對話。「溫諾德.賴斯的藝術:移民現代主義者」特展聚焦於德裔藝術家溫諾德.賴斯(Winold Reiss)的跨領域作品,檢視這名擅長融會跨文化元素的移民藝術家,如何結合歐洲式的現代主義與對美國社會的深刻觀察,為紐約帶來嶄新的創意與活力。

 蒙德利安(Piet Mondrian)的創作推動了20世紀早期繪畫從具象至抽象的發展。藉由瑞士貝耶勒基金會紀念蒙德利安150週年誕辰所舉辦的「蒙德利安演化」特展,我們得以了解他在完全轉向幾何抽象形式前所進行的各種藝術實驗,不只有助於加深我們對這位大師的認識,也更能夠理解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20年之間,歐洲前衛藝術發展的脈絡。

 「所有事物的關係性因邂逅而產生。」一切都存在相互關係的世界觀,體現在「物派」代表藝術家李禹煥的視覺藝術作品和著述中。他的作品將藝術從形象、主題和意義的世界解放出來,探問物與物、物與人的關係,並強調邂逅的重要性。李禹煥的藝術有很深厚的理論根基,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及神戶的兵庫縣立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回顧展,以深入淺出的角度切入,引領觀眾轉換全新觀點,改變看待事物的看法,經歷一場近乎禪悟的體驗

 有形的物質文明,難逃「成住壞空」之命,但冰逸心靈所依託的時空觀想與水墨造境,顯然經久而未衰,對她而言,創作就是文化儀式,繪畫是關於人類心靈的探索。在赴美攻讀生物醫學與電子工程專業後,冰逸於2005年取得耶魯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博士學位,論文主題聚焦於漢代藝術史。「以當代藝術創作所演現的文明史詩」,或許是對冰逸作品最為精煉的概括,於微塵間凝視萬千宇宙,總能見到她在美麗的蘆笙輕揚中盛裝舞蹈,在墨潮滾滾間祈願祝禱的身影。

藝術熱新聞
014 高美館「X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FENKO鳳嬌催化室「崎Heterogeneous」
  北美館群展「在夾縫中行走」
016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年度大展「超限社會」
  2022 Art Taipei 形而上畫廊「靈魂的重量」
  山藝術林正個展「再看看─躺平的二二超人」
018 韓國藝術盛事 2022 KIAF ART SEOUL與Frieze Seoul的加乘效應
  王位更替 英國藝術機構尋求新贊助人
020 蘇富比推出「藝術家選擇」計畫
  佳士得上拍微軟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10億美元收藏
  杜庫寧家族送拍杜庫寧油畫
   
品牌、科技、新思維
021 記憶 La Memoire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24 五絕老人鄭曼青(下)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26 宋代摩羯座女性的「純金霞披墜」出現在台灣─ ⊙戴忠仁
   
藝術焦點
028 從蒙德利安早期作品看新造型主義的成形─貝耶勒基金會「蒙德利安演化」特展⊙林芝禾
   
藝術人物誌
034 李禹煥的關係場域與余白現象
 ⊙邱馨慧
   
10月專輯 ⊙林志鴻
040 TENENT 建立屬於我們時代的收藏
042 時代變局下的審美共情與收藏共性
─厲蔚閣亞洲聯合創始人暨主席魏蔚的市場觀察⊙林志鴻
050 向時代提問,當代藝術的起手式─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的藝企交流之思⊙詹立群
056 心之桃花源,與疫情共存的藝術祕境
─陳薇捷暢談社群世代下的藝術擴散效應⊙韋怡忻
062 聚焦「未來潛能」與「流傳永續」的雙向思維
─Jacky Y. Chen分享收藏的理念與心法⊙韋怡忻
   
藝術大觀
068 時代肖像的靈魂捕手,描繪美國的多元文化
─紐約歷史學會「溫諾德.賴斯的藝術:移民現代主義者」特展⊙周亞澄
   
對話藝術家系列:化古通今 特別報導
074 冰逸 山水即身體,赤裸即生命 ⊙林志鴻
076 林明弘 探索藝術與日常偶遇的座標 ⊙陳玟妤
078 張徐展 文化複眼與動物寓言 ⊙陳玟妤
080 吳其育 它物與殖民的科幻百科 ⊙陳玟妤
   
藝術家工作室
082 以藝術擴充科技的可感性─《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邱宇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91 畫什麼?如何畫?
─論黃進龍「盡態.極妍」個展⊙王哲雄
   
藝術博覽
096 永續展會與跨世代收藏風潮 台灣觀點立足亞太市場
─ART TAIPEI 2022台北國際博覽會⊙編輯部
   
播客藝聞
098 菲比.博斯威爾(Phoebe Boswell)/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勞倫斯.維納(Lawrence Weiner )(2003)
  艾爾.安納祖(El Anatsui)/宮永愛子(Miyanaga Aiko)
  瑞安.甘德(Ryan Gander)/亞當.彭德爾頓(Adam Pendleton)/西賽爾.圖拉斯(Sissel Tolaas)⊙山崎二十一
   
珠寶美學
100 以詩與想,回返創意的臨界
停棲於高級訂製服檔案間的靈光 ⊙林純雅
   
設計焦點
104 奇謬設計的美學復興
約伯.史梅茲游離於當代圖像學的華麗冒險 ⊙林純雅
   
工藝美學
108 由皇室權貴的品味載體到工業革命的時代縮影─銀器傳承:兩依藏銀器精選特展」盡現銀匠工藝之美 ⊙洪昱溱
   
綠與野專欄
114 紀實中完成藝術 攝影家劉振祥眼底的《戀戀風塵》─ ⊙古碧玲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茶不厭精引美味,米其林餐茶之味─⊙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建築應提供非傳統體驗,以充實人們的美感體驗─倫敦FOA建築師事務所的美學觀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台灣光環境獎」揭曉決選入圍名單
123 鹿特丹屋頂日
124 純白畫卷裡的林中美術館
125 宛如萬花筒的玩具世界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棲宿林隱,仿生之家
127 光影幻化星塵之美/八角美學與「永恆之城」羅馬的精神傳承/神話大陸與真實世界的奇幻珠寶旅程
128 於聖日爾曼大道34號環遊嗅覺世界/「蔬食之神」的首爾快閃計畫/繽紛午茶創意之約
129 援引粗獷主義建築革命意念的時尚創見/「奇幻旅館」架空數位世界的想像
   
藝想創見
130 超常眼界,飄浮奇想─馬爾文.索科爾斯基漫步巴黎的經典奇作⊙林志鴻


編輯手記

解析時代感性的收藏之眼

 藝術收藏是人生美好體驗的出發點,也是情感回歸的原點。想要實現充滿能量的收藏,始終需要熱衷於探索的激情,因為作品中蘊含著藝術家獻予時代的情感與觀點、時代精神的寫照及未來世界的投影,而藏家用生命的歷程應和著個人藝術收藏的節奏。

 在10月專輯主題「建立屬於我們時代的收藏」中,厲蔚閣亞洲聯合創始人暨主席魏蔚分享了亞洲藝術與收藏生態發展局勢的觀察、五位聯合創始人強強聯手的分進合擊之道,以及畫廊立足亞洲、建立區域機構連結、擴增藝術專業網絡的策展思維與營運策略。

 身為首位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國際獎的華人女性建築師,「十一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張淑征從婆婆簡靜惠手中接任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承接文化傳承的家族使命,投注建築創作的熱情於藝術贊助,以科技驅動藝術,孕育台灣當代藝術的原創種子。

 鍾情當代藝術的陳薇捷與深愛東方古文物的父親,共同創立了TAO ART藝術空間,當代藝術與古典靜雅之器齊聚一堂,貫穿在地與國際視野,使藝術創作昇華至相互交流的無界之境。

 在2019年倫敦蘇富比「終極威士忌典藏」拍賣上,Jacky Y. Chen以5800萬台幣成功拍得具「聖杯」之名的「麥卡倫1926年」威士忌,創下拍賣史上最為昂貴的威士忌成交紀錄。《藝術收藏+設計》與Jacky Y. Chen展開對談,邀請他分享長久堅守的收藏理念,以及拍賣與美術館典藏脈絡對市場機能的影響。

 紐約歷史學會自1804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保存與研究美國近400年歷史的重要據點,透過開創性的主題研究展,持續深化歷史與公眾之間發人深省的對話。「溫諾德.賴斯的藝術:移民現代主義者」特展聚焦於德裔藝術家溫諾德.賴斯(Winold Reiss)的跨領域作品,檢視這名擅長融會跨文化元素的移民藝術家,如何結合歐洲式的現代主義與對美國社會的深刻觀察,為紐約帶來嶄新的創意與活力。

 蒙德利安(Piet Mondrian)的創作推動了20世紀早期繪畫從具象至抽象的發展。藉由瑞士貝耶勒基金會紀念蒙德利安150週年誕辰所舉辦的「蒙德利安演化」特展,我們得以了解他在完全轉向幾何抽象形式前所進行的各種藝術實驗,不只有助於加深我們對這位大師的認識,也更能夠理解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20年之間,歐洲前衛藝術發展的脈絡。

 「所有事物的關係性因邂逅而產生。」一切都存在相互關係的世界觀,體現在「物派」代表藝術家李禹煥的視覺藝術作品和著述中。他的作品將藝術從形象、主題和意義的世界解放出來,探問物與物、物與人的關係,並強調邂逅的重要性。李禹煥的藝術有很深厚的理論根基,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及神戶的兵庫縣立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回顧展,以深入淺出的角度切入,引領觀眾轉換全新觀點,改變看待事物的看法,經歷一場近乎禪悟的體驗

 有形的物質文明,難逃「成住壞空」之命,但冰逸心靈所依託的時空觀想與水墨造境,顯然經久而未衰,對她而言,創作就是文化儀式,繪畫是關於人類心靈的探索。在赴美攻讀生物醫學與電子工程專業後,冰逸於2005年取得耶魯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博士學位,論文主題聚焦於漢代藝術史。「以當代藝術創作所演現的文明史詩」,或許是對冰逸作品最為精煉的概括,於微塵間凝視萬千宇宙,總能見到她在美麗的蘆笙輕揚中盛裝舞蹈,在墨潮滾滾間祈願祝禱的身影。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14 高美館「X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FENKO鳳嬌催化室「崎Heterogeneous」
  北美館群展「在夾縫中行走」
016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年度大展「超限社會」
  2022 Art Taipei 形而上畫廊「靈魂的重量」
  山藝術林正個展「再看看─躺平的二二超人」
018 韓國藝術盛事 2022 KIAF ART SEOUL與Frieze Seoul的加乘效應
  王位更替 英國藝術機構尋求新贊助人
020 蘇富比推出「藝術家選擇」計畫
  佳士得上拍微軟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10億美元收藏
  杜庫寧家族送拍杜庫寧油畫
   
品牌、科技、新思維
021 記憶 La Memoire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24 五絕老人鄭曼青(下)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26 宋代摩羯座女性的「純金霞披墜」出現在台灣─ ⊙戴忠仁
   
藝術焦點
028 從蒙德利安早期作品看新造型主義的成形─貝耶勒基金會「蒙德利安演化」特展⊙林芝禾
   
藝術人物誌
034 李禹煥的關係場域與余白現象
 ⊙邱馨慧
   
10月專輯 ⊙林志鴻
040 TENENT 建立屬於我們時代的收藏
042 時代變局下的審美共情與收藏共性
─厲蔚閣亞洲聯合創始人暨主席魏蔚的市場觀察⊙林志鴻
050 向時代提問,當代藝術的起手式─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的藝企交流之思⊙詹立群
056 心之桃花源,與疫情共存的藝術祕境
─陳薇捷暢談社群世代下的藝術擴散效應⊙韋怡忻
062 聚焦「未來潛能」與「流傳永續」的雙向思維
─Jacky Y. Chen分享收藏的理念與心法⊙韋怡忻
   
藝術大觀
068 時代肖像的靈魂捕手,描繪美國的多元文化
─紐約歷史學會「溫諾德.賴斯的藝術:移民現代主義者」特展⊙周亞澄
   
對話藝術家系列:化古通今 特別報導
074 冰逸 山水即身體,赤裸即生命 ⊙林志鴻
076 林明弘 探索藝術與日常偶遇的座標 ⊙陳玟妤
078 張徐展 文化複眼與動物寓言 ⊙陳玟妤
080 吳其育 它物與殖民的科幻百科 ⊙陳玟妤
   
藝術家工作室
082 以藝術擴充科技的可感性─《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邱宇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91 畫什麼?如何畫?
─論黃進龍「盡態.極妍」個展⊙王哲雄
   
藝術博覽
096 永續展會與跨世代收藏風潮 台灣觀點立足亞太市場
─ART TAIPEI 2022台北國際博覽會⊙編輯部
   
播客藝聞
098 菲比.博斯威爾(Phoebe Boswell)/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勞倫斯.維納(Lawrence Weiner )(2003)
  艾爾.安納祖(El Anatsui)/宮永愛子(Miyanaga Aiko)
  瑞安.甘德(Ryan Gander)/亞當.彭德爾頓(Adam Pendleton)/西賽爾.圖拉斯(Sissel Tolaas)⊙山崎二十一
   
珠寶美學
100 以詩與想,回返創意的臨界
停棲於高級訂製服檔案間的靈光 ⊙林純雅
   
設計焦點
104 奇謬設計的美學復興
約伯.史梅茲游離於當代圖像學的華麗冒險 ⊙林純雅
   
工藝美學
108 由皇室權貴的品味載體到工業革命的時代縮影─銀器傳承:兩依藏銀器精選特展」盡現銀匠工藝之美 ⊙洪昱溱
   
綠與野專欄
114 紀實中完成藝術 攝影家劉振祥眼底的《戀戀風塵》─ ⊙古碧玲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茶不厭精引美味,米其林餐茶之味─⊙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建築應提供非傳統體驗,以充實人們的美感體驗─倫敦FOA建築師事務所的美學觀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台灣光環境獎」揭曉決選入圍名單
123 鹿特丹屋頂日
124 純白畫卷裡的林中美術館
125 宛如萬花筒的玩具世界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棲宿林隱,仿生之家
127 光影幻化星塵之美/八角美學與「永恆之城」羅馬的精神傳承/神話大陸與真實世界的奇幻珠寶旅程
128 於聖日爾曼大道34號環遊嗅覺世界/「蔬食之神」的首爾快閃計畫/繽紛午茶創意之約
129 援引粗獷主義建築革命意念的時尚創見/「奇幻旅館」架空數位世界的想像
   
藝想創見
130 超常眼界,飄浮奇想─馬爾文.索科爾斯基漫步巴黎的經典奇作⊙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9月 #180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8月 #179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7月 #178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