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2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4月 #175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4月 #175 1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4月 #175

第175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75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鑄造創意識別的虛擬盛典

NFT的全稱為「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創作者運用區塊鏈技術,防止作品被複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數位內容資產,強調其唯一所有權與珍貴性,是當代生活數位化與虛擬金融交易共構的產物,基於原生自數位網路環境的創意實踐,NFT也啟動了無數以數位形式傳達的藝術創作與交易行為,透過加密技術進行作品的版權保護,自成一套原生於數位世界的創作邏輯。

 

NFT是藝術品、收藏品等「非同質化資產」的代幣化版本。在Web 3.0時代,NFT交易實現了數位資產的所有權,從另一方面來說,NFT也啟動了「創富」的全新商業模式。如果你是非常著迷於數位科技的創作者/藝術家,NFT是非常好的工具,因為除了能夠交易作品,它還給了你一個講述故事的平台,一個與粉絲、社群溝通的方式,它會讓你發現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無限互聯的虛擬空間裡,資本的流通推動了經濟的繁榮,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創意的非凡價值。輸入NFT這個時代關鍵字,4月號專輯邀請眾人一同感受NFT所「鑄造」(mint)的數位時代全新關係美學。

 

3月1日,佳士得歷史性的「上海—倫敦聯合系列拍賣」在兩大藝術中心之間構建起前所未有的藝術對話,當晚共三場拍賣總成交額高達2億4907萬0155英鎊/20億8795萬5108人民幣,為市場建立強勁信心。首次舉槌的「上海—倫敦聯合拍賣」不僅是佳士得在20及21世紀藝術品類拍賣持續創新的重要舉措,更在兩大國際拍場之間建立起一場具歷史性意義的文化對話。

 

3月2日倫敦蘇富比舉行的「NOW當代藝術晚拍」及「現當代藝術晚拍」 兩場拍賣,共錄得總成交額2.21億英鎊/2.97億美元,為倫敦蘇富比歷來單日最高拍賣成交額,其中逾1000萬英鎊成交拍品之數量,為過往5年來最多。「現當代藝術晚拍」見證多項拍賣紀錄誕生,當中最為矚目的是馬格利特的〈光之帝國〉,以超越估價之5942萬2000英鎊(約7980萬美元)成交,大幅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成為全晚最高成交拍品。

 

奈良美智刻畫的肖像深入人心,有眼神凌厲、隱約不懷好意的人物,也有懸浮在夢境般景色中的頭像和人像。奈良的作品反映了這位藝術家與內在自我的坦誠對話,他從音樂、文學、童年的記憶以及在德國的求學和生活經歷(1988-2000)中汲取靈感,追溯自己在亞洲和庫頁島的文化根源,同時融入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現代藝術元素。「奈良美智」大型個展於3月5日至9月4日登陸余德耀美術館。作為西岸文化藝術季.春夏重磅展覽項目,此次展覽不僅是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也是他在全球的大規模回顧巡展。

 

 「蓮」是陳卓近十年創作的重點之一,她以蓮蓬為主體,基於青花和釉裡紅的工藝技法和美學意向,賦予蓮蓬一個與新時代對應,並包容生命能量的獨特型態。她以鮮麗的色彩、深沈的黑、閃耀的金以及優美的造型線條,突顯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的融合,也藉此表現自己的創作特色。手作的體驗以及窯燒過程的不確定性,讓她感受到藝術創作與生命經驗之間的微妙聯繫。

 

 台灣的礦業曾仰仗一群群礦工,長年常態地身處地底下的世界,這是一般人很少企及的天地,唯有少數如礦工等特殊行業從業人員,長期浸淫於難以想像的幽暗地帶,為台灣的產業與民生需要,點燃火光。此一行業已從台灣的產業地圖徹底消失了,當年礦工們的生活樣貌仰賴於洪瑞麟的畫作與張照堂的影像,留給後世懷想與理解的空間。

藝術熱新聞
010 《陳澄波全集》出版完竣發表會
012 藏珎:東亞書學的視域
  形而上畫廊展出「3x3─朴善基vs李受徑vs金昌烈」
  百歲畫家池伯成捐贈特展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3 綠蕨La Fougère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16 藝壇高峰─高一峰(畫展篇)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8 從鴉片戰爭到滿清洋務運動─縱橫中國鼻煙壺300年(六) ⊙戴忠仁
   
藝術博覽
020 ART SOLO 2022重磅回歸─為藝術家打造專屬舞台 ⊙編輯部
   
Power 100 2021
024 2021年百大權力榜─藝術生態權力結構的重組(中) ⊙林志鴻、韋怡忻
   
藝術博覽
029 全市動員逛藝博,三代同堂藏作品
─台南藝術博覽會10週年呈現最在地的市場動向 ⊙編輯部
   
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030 馬格利特〈光之帝國〉逾5492萬英鎊成交
─倫敦蘇富比以2.21億英鎊刷新歷年來單日最高拍賣成交價 ⊙編輯部
034 倫敦上海雙城聯動締造歷史先河
─佳士得「20及21世紀藝術:上海─倫敦聯拍」三場拍賣成交總額近2.5億英鎊 ⊙韋怡忻
   
藝術焦點
038 奈良美智 自我內省的共情之眼
─上海余德耀美術館舉辦中國大陸首次奈良美智大型個展 ⊙余德耀美術館
   
4月專輯
046 NFTs Are Booming NFT:數位時代的新關係美學 ⊙林志鴻
048 藝術的閾界─創世紀的虛擬集會 ⊙賴志婷
052 生成藝術的美麗新世界─NFT是「同溫層收藏」最鮮明的世代 ⊙韋怡忻
056 當數位商品與資產融入你我的生活之後─生成藝術與創意編碼的美學感知 ⊙沈伯丞
058 NFT是為了解決時代問題而產生,是對於「免費時代」的回應
─從作品的互動多元到交易的互利共生 ⊙韋怡忻
061 萬物皆可NFT?─從「群體共創的存在感」到「文化大爆發」 ⊙韋怡忻
064 有關注度,有討論度,才有共識,才有價值
─區塊鏈交易「社群共識」的現象觀察 ⊙韋怡忻
066 NFT是藍籌藝術家具原創性的社會實驗
─從創作格式、應用場景到情感憑證 ⊙林志鴻
069 虛擬世界的沉浸式體驗─時尚遊戲化的「圈粉」效應 ⊙林純雅
   
當代藝術
072 維度中的波形振盪─舊金山現代美術館「陶巴.奧爾巴赫:S v Z」特展 ⊙周亞澄
   
播客藝聞
076 迪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勞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
瑪麗娜.塔巴蘇姆(Marina Tabassum)/里克利.蒂拉瓦尼拉(Rirkrit Tiravanija)
帕夫洛.馬柯夫(Pavlo Makov)/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 ⊙山崎二十一
   
藝術大觀
078 無人驛站藝術祭─領略大井川鐵道人文風情 ⊙邱馨慧
   
藝術家工作室
084 創作如生命歷程的編碼─《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陳卓 ⊙許玉鈴
   
珠寶美學
094 跨文化的時代審美,萌生激進時尚的巴黎風潮 ⊙林純雅
   
藝術跨界
098 以科研賦能,永續藝術之美的結晶─萊珀妮連結藝術創作的底蘊 ⊙洪昱溱
   
時尚美學
102 一代時尚先驅的創意視野─巴黎博物館舉辦聖羅蘭聯展 ⊙詹育杰
   
織品美學
105 物質文明與貿易的流動
─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織錦:亞洲紡織珍寶」展 ⊙劉諺樺
   
影像美學
110 解構歷史影像以串連記憶軸線─黎光頂的編織攝影創作 ⊙鄭元智
   
藝術視界
112 平權共融  高智人士的藝術參與 LiHA Pass
─台南五大博物館失智友善處方箋實踐成果 ⊙白明奇
   
綠與野專欄
114 一生掘光前行的藝術家 ⊙古碧玲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境外茶可喝?─王熙鳳的暹羅茶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日本現代建築先驅 前川國男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燃點企業營運智慧的篝火:亞布力企業家論壇永久會址
123 山野間的隱世祕境:桐廬流雲鄉墅
124 氤氳無限的四時風景
125 裝配式建築的詩意建造: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紫金院區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龐畢度藝術中心名畫於錶盤的創意演繹
  蝶舞翩躚,禮讚春日詩意花園
  萬千瑰麗.自然綺想高級珠寶展
127 以頂級珠寶傾訴羅馬輝煌歷史
128 春神宴饗的食野之夢
  「當代美術進入民家風景」快閃展
129 集結簡約與懷舊的潮流審美
  以大稻埕文化為底蘊的銅線編織藝術
  以《胭脂扣》意象為法式甜點入題
   
藝想創見
130 俗世返聖的光之旅─邁爾斯.奧爾德里奇的哥多華印象 ⊙林志鴻


編輯手記

鑄造創意識別的虛擬盛典

NFT的全稱為「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創作者運用區塊鏈技術,防止作品被複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數位內容資產,強調其唯一所有權與珍貴性,是當代生活數位化與虛擬金融交易共構的產物,基於原生自數位網路環境的創意實踐,NFT也啟動了無數以數位形式傳達的藝術創作與交易行為,透過加密技術進行作品的版權保護,自成一套原生於數位世界的創作邏輯。

 

NFT是藝術品、收藏品等「非同質化資產」的代幣化版本。在Web 3.0時代,NFT交易實現了數位資產的所有權,從另一方面來說,NFT也啟動了「創富」的全新商業模式。如果你是非常著迷於數位科技的創作者/藝術家,NFT是非常好的工具,因為除了能夠交易作品,它還給了你一個講述故事的平台,一個與粉絲、社群溝通的方式,它會讓你發現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無限互聯的虛擬空間裡,資本的流通推動了經濟的繁榮,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創意的非凡價值。輸入NFT這個時代關鍵字,4月號專輯邀請眾人一同感受NFT所「鑄造」(mint)的數位時代全新關係美學。

 

3月1日,佳士得歷史性的「上海—倫敦聯合系列拍賣」在兩大藝術中心之間構建起前所未有的藝術對話,當晚共三場拍賣總成交額高達2億4907萬0155英鎊/20億8795萬5108人民幣,為市場建立強勁信心。首次舉槌的「上海—倫敦聯合拍賣」不僅是佳士得在20及21世紀藝術品類拍賣持續創新的重要舉措,更在兩大國際拍場之間建立起一場具歷史性意義的文化對話。

 

3月2日倫敦蘇富比舉行的「NOW當代藝術晚拍」及「現當代藝術晚拍」 兩場拍賣,共錄得總成交額2.21億英鎊/2.97億美元,為倫敦蘇富比歷來單日最高拍賣成交額,其中逾1000萬英鎊成交拍品之數量,為過往5年來最多。「現當代藝術晚拍」見證多項拍賣紀錄誕生,當中最為矚目的是馬格利特的〈光之帝國〉,以超越估價之5942萬2000英鎊(約7980萬美元)成交,大幅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成為全晚最高成交拍品。

 

奈良美智刻畫的肖像深入人心,有眼神凌厲、隱約不懷好意的人物,也有懸浮在夢境般景色中的頭像和人像。奈良的作品反映了這位藝術家與內在自我的坦誠對話,他從音樂、文學、童年的記憶以及在德國的求學和生活經歷(1988-2000)中汲取靈感,追溯自己在亞洲和庫頁島的文化根源,同時融入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現代藝術元素。「奈良美智」大型個展於3月5日至9月4日登陸余德耀美術館。作為西岸文化藝術季.春夏重磅展覽項目,此次展覽不僅是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也是他在全球的大規模回顧巡展。

 

 「蓮」是陳卓近十年創作的重點之一,她以蓮蓬為主體,基於青花和釉裡紅的工藝技法和美學意向,賦予蓮蓬一個與新時代對應,並包容生命能量的獨特型態。她以鮮麗的色彩、深沈的黑、閃耀的金以及優美的造型線條,突顯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的融合,也藉此表現自己的創作特色。手作的體驗以及窯燒過程的不確定性,讓她感受到藝術創作與生命經驗之間的微妙聯繫。

 

 台灣的礦業曾仰仗一群群礦工,長年常態地身處地底下的世界,這是一般人很少企及的天地,唯有少數如礦工等特殊行業從業人員,長期浸淫於難以想像的幽暗地帶,為台灣的產業與民生需要,點燃火光。此一行業已從台灣的產業地圖徹底消失了,當年礦工們的生活樣貌仰賴於洪瑞麟的畫作與張照堂的影像,留給後世懷想與理解的空間。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10 《陳澄波全集》出版完竣發表會
012 藏珎:東亞書學的視域
  形而上畫廊展出「3x3─朴善基vs李受徑vs金昌烈」
  百歲畫家池伯成捐贈特展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3 綠蕨La Fougère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16 藝壇高峰─高一峰(畫展篇)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8 從鴉片戰爭到滿清洋務運動─縱橫中國鼻煙壺300年(六) ⊙戴忠仁
   
藝術博覽
020 ART SOLO 2022重磅回歸─為藝術家打造專屬舞台 ⊙編輯部
   
Power 100 2021
024 2021年百大權力榜─藝術生態權力結構的重組(中) ⊙林志鴻、韋怡忻
   
藝術博覽
029 全市動員逛藝博,三代同堂藏作品
─台南藝術博覽會10週年呈現最在地的市場動向 ⊙編輯部
   
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030 馬格利特〈光之帝國〉逾5492萬英鎊成交
─倫敦蘇富比以2.21億英鎊刷新歷年來單日最高拍賣成交價 ⊙編輯部
034 倫敦上海雙城聯動締造歷史先河
─佳士得「20及21世紀藝術:上海─倫敦聯拍」三場拍賣成交總額近2.5億英鎊 ⊙韋怡忻
   
藝術焦點
038 奈良美智 自我內省的共情之眼
─上海余德耀美術館舉辦中國大陸首次奈良美智大型個展 ⊙余德耀美術館
   
4月專輯
046 NFTs Are Booming NFT:數位時代的新關係美學 ⊙林志鴻
048 藝術的閾界─創世紀的虛擬集會 ⊙賴志婷
052 生成藝術的美麗新世界─NFT是「同溫層收藏」最鮮明的世代 ⊙韋怡忻
056 當數位商品與資產融入你我的生活之後─生成藝術與創意編碼的美學感知 ⊙沈伯丞
058 NFT是為了解決時代問題而產生,是對於「免費時代」的回應
─從作品的互動多元到交易的互利共生 ⊙韋怡忻
061 萬物皆可NFT?─從「群體共創的存在感」到「文化大爆發」 ⊙韋怡忻
064 有關注度,有討論度,才有共識,才有價值
─區塊鏈交易「社群共識」的現象觀察 ⊙韋怡忻
066 NFT是藍籌藝術家具原創性的社會實驗
─從創作格式、應用場景到情感憑證 ⊙林志鴻
069 虛擬世界的沉浸式體驗─時尚遊戲化的「圈粉」效應 ⊙林純雅
   
當代藝術
072 維度中的波形振盪─舊金山現代美術館「陶巴.奧爾巴赫:S v Z」特展 ⊙周亞澄
   
播客藝聞
076 迪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勞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
瑪麗娜.塔巴蘇姆(Marina Tabassum)/里克利.蒂拉瓦尼拉(Rirkrit Tiravanija)
帕夫洛.馬柯夫(Pavlo Makov)/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 ⊙山崎二十一
   
藝術大觀
078 無人驛站藝術祭─領略大井川鐵道人文風情 ⊙邱馨慧
   
藝術家工作室
084 創作如生命歷程的編碼─《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陳卓 ⊙許玉鈴
   
珠寶美學
094 跨文化的時代審美,萌生激進時尚的巴黎風潮 ⊙林純雅
   
藝術跨界
098 以科研賦能,永續藝術之美的結晶─萊珀妮連結藝術創作的底蘊 ⊙洪昱溱
   
時尚美學
102 一代時尚先驅的創意視野─巴黎博物館舉辦聖羅蘭聯展 ⊙詹育杰
   
織品美學
105 物質文明與貿易的流動
─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織錦:亞洲紡織珍寶」展 ⊙劉諺樺
   
影像美學
110 解構歷史影像以串連記憶軸線─黎光頂的編織攝影創作 ⊙鄭元智
   
藝術視界
112 平權共融  高智人士的藝術參與 LiHA Pass
─台南五大博物館失智友善處方箋實踐成果 ⊙白明奇
   
綠與野專欄
114 一生掘光前行的藝術家 ⊙古碧玲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境外茶可喝?─王熙鳳的暹羅茶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日本現代建築先驅 前川國男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燃點企業營運智慧的篝火:亞布力企業家論壇永久會址
123 山野間的隱世祕境:桐廬流雲鄉墅
124 氤氳無限的四時風景
125 裝配式建築的詩意建造: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紫金院區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龐畢度藝術中心名畫於錶盤的創意演繹
  蝶舞翩躚,禮讚春日詩意花園
  萬千瑰麗.自然綺想高級珠寶展
127 以頂級珠寶傾訴羅馬輝煌歷史
128 春神宴饗的食野之夢
  「當代美術進入民家風景」快閃展
129 集結簡約與懷舊的潮流審美
  以大稻埕文化為底蘊的銅線編織藝術
  以《胭脂扣》意象為法式甜點入題
   
藝想創見
130 俗世返聖的光之旅─邁爾斯.奧爾德里奇的哥多華印象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3月 #174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2月 #173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月 #172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