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2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月 #172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月 #172 1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月 #172

第172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72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鏈結情感與想像的觸媒

 20世紀初英國女權運動領袖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的名言,在今日看來仍舊一針見血:「我們必須解放一半的人類,女性,這樣她們才能幫助解放另一半。」藝術史學家卡拉.隆奇(Carla Lonzi)採用多元的觀點,由女性的角度研究藝術與女權主義關係,並提出了這樣的論述:「女性意識到自身能夠實現改變生活的能力,我們並未被囚困在主從二分的辯證法中,我們成為自我意識的主宰;我們就是出乎預期的時代命題。」

 

 受到過去60多年來女性主義運動的啟發,當代藝術家將母職與家庭空間視為應該重新想像的社會場域。母職彷彿成為一個濾鏡,透過它,我們看見了家庭與性別定義的轉變、奴隸制度的歷史與影響、移民的文化遺產,以及原住民文化的保存等議題,並思索母職在當代的變化與意義。世界如何學著從女性的視角觀看,將女性身體化為權力、性別、能動性和靈感之域?這便是1月專輯「蓋婭.原生母性」蛻生而出的問題意識。

 

 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過去常常被歸類於表現主義,隸屬野獸派、立體派的追隨者;不過,同時檢視他的各種創作類別,再加上近來學者的細心研究,他更像是一位先行的革命者。雖然「原始主義」本身的命名、源起的背後所承載的歷史創傷仍待探討與解決,但有一件事絕對是不爭的事實——莫迪利亞尼穿梭在遠古與前衛之間,以創作搭建連結不同時空文化的橋樑,他在世間短暫的35年,開拓了呈現人體之美的多種可能。

 

 奈良美智說:「當你什麼都不想要時,方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他的藝術,總是由最直觀的角度出發,將自身傳統日本浮世繪的簡化造型與德國新表現主義的直率表述相互結合,帶給觀者最直接的映照與反思。〈然而並非一切(綠屋)〉及〈然而並非一切(橘屋)〉作為奈良美智近30年藝術生涯的集大成之作,我們或許可將這兩座房屋視為自成一體的「奈良美智美術館」:融匯了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觀念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不僅是藝術家將平面空間現實化的代表作,那集聚安全的棲息之所與精神歸宿之地的雙重意象,宛如烏托邦般的童話幻境,將觀眾帶入藝術家所創造的夢境與現實之中。

 

 費俊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主任,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聯合策展人。他以藝術家、設計師和教育者的多重身分從事藝術與科技研究、教育與實踐,他的藝術及設計作品曾在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展覽和藝術節中展出。以往談論新媒體藝術,多是將科技視為一種傳達藝術家觀念的應用工具;費俊的反向思考是:或許透過藝術的實踐,也能影響科技的發展。他嘗試以藝術與科技建構出具有鏈接作用的介面,藉此深入社會現場,透過虛擬空間與實境的交融讓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文化之間產生更強的連結,使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動能。

 

 美國藝術家赫爾南.巴斯(Hernan Bas)童年時期在邁阿密及佛羅里達州北部的叢林探險經歷,浸淫於當地的異聞怪志、神話傳說並對著迷的故事展開截然不同的想像和解讀,都對其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古典和浪漫的濾鏡之下,19世紀的花花公子、孤獨青年、收藏探險家,經由巴斯對文學詩歌的想像和視覺重塑,被賦予當代重生。他借用《選擇你自己的冒險》這套曾廣泛流行於1980至1990年代的美國系列童書的概念,意圖讓每個觀眾自由選擇人物角色和敘事發展,體驗各自的奇幻冒險,講述不同的故事結局。而巴斯畫筆下的少年似乎也在潛藏危機的世界中逐漸成熟,堅定的眼神昭示著不懼逆境的信心和不畏將來的勇氣,也暗示著藝術家邀請你我共同揭啟的全新征途。

藝術熱新聞
008 形而上畫廊「夢想的翅膀」特展
  傅作新個展─中途.途中
  景薰樓2022一月拍賣會
010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獲唐騮千伉儷1.25億美元捐款
  英國傳奇建築大師羅傑斯逝世
  荷蘭「Depot公共藝術倉庫」
011 蘇富比拍賣范.戴克雙聯肖像畫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以1.98億美元購藏林布蘭特畫作
  〈漢彌爾頓.阿芙蘿黛蒂〉創下古代大理石雕塑拍賣紀錄
   
文物專欄
012 清朝就有限制級馬賽克畫面了─綜橫中國鼻煙壺300年(三) ⊙戴忠仁
   
藝術龍門陣
014 藝壇高峰─高一峰(命運篇) ⊙熊宜敬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6 青、金、紅+Attraction=品牌 ⊙陳郁秀
   
藝術大觀
019 天方古蹤.龍鳳呈祥
─阿布達比羅浮宮的古代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百年交流特展 ⊙周亞澄
   
珠寶美學
024 超越珠寶藝術創作的極限
─Cindy Chao劃時代的卓越美學精神 ⊙編輯部
   
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028 以多元藝術精品應對藏家瞬息萬變的收藏品味
─佳士得亞洲史上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編輯部
032 西方藝術拍賣成交額創新高
─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秋季拍賣錄得14億港幣成交額 ⊙編輯部
036 雙品牌強強聯手的策略聯盟
─富藝斯與保利拍賣香港秋拍以6.7億港幣圓滿收槌 ⊙編輯部
   
藝術焦點
040 先行於遠古與前衛之間
─阿爾貝蒂娜博物館「莫迪利亞尼:原始主義的革命」特展 ⊙游騰緯
   
藝術視界
048 奈良美智 因奇想而開之門 ⊙洪昱溱
   
當代藝術
052 選擇你自己的冒險
─上海余德耀美術館舉辦赫爾南.巴斯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 ⊙上海余德耀美術館
   
一月專輯
056 MOTHERHOOD 蓋婭.原生母性
058 神壇下的日常─當代藝術中母親形象的再想像 ⊙林芝禾
064 古來稀?70高齡女性藝術家半世紀的能量
─森美術館「另一股能量:16位女性藝術家不斷挑戰的力量」展 ⊙邱馨慧
070 像植物一樣思考,像女性一樣思考─當代藝術的陰性能量匯流 ⊙林純雅
   
播客藝聞
076 卯城竜太(Chim↑Pom)/拉娜.貝古姆(Rana Begum)/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Array Collective/瑪姬.漢布林(Maggi Hambling)
  克莉絲塔.金(Krista Kim) ⊙山崎二十一
   
如夢之夢特別報導
078 吳天章 無縫之縫間的魂與慾 ⊙韋怡忻
080 黨若洪 無序之境偶得乍現靈光 ⊙韋怡忻
082 劉芸怡 穿行過潛隱的消逝記憶 ⊙韋怡忻
   
藝術博覽
084 ONE ART Taipei 2022藝術台北─引領國際藝術市場走進台灣 ⊙編輯部
   
藝術視界
086 出新意於法度中─略論羅振賢山水畫的跨文化特質 ⊙黃冬富
092 臺灣美術精神之永續傳承
─110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會 ⊙編輯部
   
藝術家工作室
096 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動能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費俊 ⊙許玉鈴
   
珠寶美學
106 華美文化 義式審美的淬鍊 ⊙林純雅
   
影像美學
110 海的始原,眼見為實─尼古拉.弗拉克的海底世界 ⊙鄭元智
   
綠與野專欄
114 燃燒的大樹 ⊙古碧玲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林黛玉點犀䀉 吃茶添一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谷口吉生之寧靜創造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搭乘魏斯.安德森風格列車去旅行
123 步步見景 二酉書店的精神園林
124 蘇軾詩境的當代摩登演繹
125 坐擁黑山海灣的絲路景點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康木祥將鋼鐵的韌勁轉化為藝術的感性
127 致愛以圖騰能量 蜷延蔓長的「生命之樹」
128 假面之森 揭祕台灣森林動植物的假面舞會
   
藝想創見
130 執著於表面,獻情於時代─讓盧普.西弗的時裝詩文 ⊙林志鴻


編輯手記

鏈結情感與想像的觸媒

 20世紀初英國女權運動領袖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的名言,在今日看來仍舊一針見血:「我們必須解放一半的人類,女性,這樣她們才能幫助解放另一半。」藝術史學家卡拉.隆奇(Carla Lonzi)採用多元的觀點,由女性的角度研究藝術與女權主義關係,並提出了這樣的論述:「女性意識到自身能夠實現改變生活的能力,我們並未被囚困在主從二分的辯證法中,我們成為自我意識的主宰;我們就是出乎預期的時代命題。」

 

 受到過去60多年來女性主義運動的啟發,當代藝術家將母職與家庭空間視為應該重新想像的社會場域。母職彷彿成為一個濾鏡,透過它,我們看見了家庭與性別定義的轉變、奴隸制度的歷史與影響、移民的文化遺產,以及原住民文化的保存等議題,並思索母職在當代的變化與意義。世界如何學著從女性的視角觀看,將女性身體化為權力、性別、能動性和靈感之域?這便是1月專輯「蓋婭.原生母性」蛻生而出的問題意識。

 

 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過去常常被歸類於表現主義,隸屬野獸派、立體派的追隨者;不過,同時檢視他的各種創作類別,再加上近來學者的細心研究,他更像是一位先行的革命者。雖然「原始主義」本身的命名、源起的背後所承載的歷史創傷仍待探討與解決,但有一件事絕對是不爭的事實——莫迪利亞尼穿梭在遠古與前衛之間,以創作搭建連結不同時空文化的橋樑,他在世間短暫的35年,開拓了呈現人體之美的多種可能。

 

 奈良美智說:「當你什麼都不想要時,方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他的藝術,總是由最直觀的角度出發,將自身傳統日本浮世繪的簡化造型與德國新表現主義的直率表述相互結合,帶給觀者最直接的映照與反思。〈然而並非一切(綠屋)〉及〈然而並非一切(橘屋)〉作為奈良美智近30年藝術生涯的集大成之作,我們或許可將這兩座房屋視為自成一體的「奈良美智美術館」:融匯了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觀念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不僅是藝術家將平面空間現實化的代表作,那集聚安全的棲息之所與精神歸宿之地的雙重意象,宛如烏托邦般的童話幻境,將觀眾帶入藝術家所創造的夢境與現實之中。

 

 費俊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主任,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聯合策展人。他以藝術家、設計師和教育者的多重身分從事藝術與科技研究、教育與實踐,他的藝術及設計作品曾在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展覽和藝術節中展出。以往談論新媒體藝術,多是將科技視為一種傳達藝術家觀念的應用工具;費俊的反向思考是:或許透過藝術的實踐,也能影響科技的發展。他嘗試以藝術與科技建構出具有鏈接作用的介面,藉此深入社會現場,透過虛擬空間與實境的交融讓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文化之間產生更強的連結,使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動能。

 

 美國藝術家赫爾南.巴斯(Hernan Bas)童年時期在邁阿密及佛羅里達州北部的叢林探險經歷,浸淫於當地的異聞怪志、神話傳說並對著迷的故事展開截然不同的想像和解讀,都對其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古典和浪漫的濾鏡之下,19世紀的花花公子、孤獨青年、收藏探險家,經由巴斯對文學詩歌的想像和視覺重塑,被賦予當代重生。他借用《選擇你自己的冒險》這套曾廣泛流行於1980至1990年代的美國系列童書的概念,意圖讓每個觀眾自由選擇人物角色和敘事發展,體驗各自的奇幻冒險,講述不同的故事結局。而巴斯畫筆下的少年似乎也在潛藏危機的世界中逐漸成熟,堅定的眼神昭示著不懼逆境的信心和不畏將來的勇氣,也暗示著藝術家邀請你我共同揭啟的全新征途。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形而上畫廊「夢想的翅膀」特展
  傅作新個展─中途.途中
  景薰樓2022一月拍賣會
010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獲唐騮千伉儷1.25億美元捐款
  英國傳奇建築大師羅傑斯逝世
  荷蘭「Depot公共藝術倉庫」
011 蘇富比拍賣范.戴克雙聯肖像畫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以1.98億美元購藏林布蘭特畫作
  〈漢彌爾頓.阿芙蘿黛蒂〉創下古代大理石雕塑拍賣紀錄
   
文物專欄
012 清朝就有限制級馬賽克畫面了─綜橫中國鼻煙壺300年(三) ⊙戴忠仁
   
藝術龍門陣
014 藝壇高峰─高一峰(命運篇) ⊙熊宜敬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6 青、金、紅+Attraction=品牌 ⊙陳郁秀
   
藝術大觀
019 天方古蹤.龍鳳呈祥
─阿布達比羅浮宮的古代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百年交流特展 ⊙周亞澄
   
珠寶美學
024 超越珠寶藝術創作的極限
─Cindy Chao劃時代的卓越美學精神 ⊙編輯部
   
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028 以多元藝術精品應對藏家瞬息萬變的收藏品味
─佳士得亞洲史上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編輯部
032 西方藝術拍賣成交額創新高
─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秋季拍賣錄得14億港幣成交額 ⊙編輯部
036 雙品牌強強聯手的策略聯盟
─富藝斯與保利拍賣香港秋拍以6.7億港幣圓滿收槌 ⊙編輯部
   
藝術焦點
040 先行於遠古與前衛之間
─阿爾貝蒂娜博物館「莫迪利亞尼:原始主義的革命」特展 ⊙游騰緯
   
藝術視界
048 奈良美智 因奇想而開之門 ⊙洪昱溱
   
當代藝術
052 選擇你自己的冒險
─上海余德耀美術館舉辦赫爾南.巴斯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 ⊙上海余德耀美術館
   
一月專輯
056 MOTHERHOOD 蓋婭.原生母性
058 神壇下的日常─當代藝術中母親形象的再想像 ⊙林芝禾
064 古來稀?70高齡女性藝術家半世紀的能量
─森美術館「另一股能量:16位女性藝術家不斷挑戰的力量」展 ⊙邱馨慧
070 像植物一樣思考,像女性一樣思考─當代藝術的陰性能量匯流 ⊙林純雅
   
播客藝聞
076 卯城竜太(Chim↑Pom)/拉娜.貝古姆(Rana Begum)/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Array Collective/瑪姬.漢布林(Maggi Hambling)
  克莉絲塔.金(Krista Kim) ⊙山崎二十一
   
如夢之夢特別報導
078 吳天章 無縫之縫間的魂與慾 ⊙韋怡忻
080 黨若洪 無序之境偶得乍現靈光 ⊙韋怡忻
082 劉芸怡 穿行過潛隱的消逝記憶 ⊙韋怡忻
   
藝術博覽
084 ONE ART Taipei 2022藝術台北─引領國際藝術市場走進台灣 ⊙編輯部
   
藝術視界
086 出新意於法度中─略論羅振賢山水畫的跨文化特質 ⊙黃冬富
092 臺灣美術精神之永續傳承
─110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會 ⊙編輯部
   
藝術家工作室
096 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動能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費俊 ⊙許玉鈴
   
珠寶美學
106 華美文化 義式審美的淬鍊 ⊙林純雅
   
影像美學
110 海的始原,眼見為實─尼古拉.弗拉克的海底世界 ⊙鄭元智
   
綠與野專欄
114 燃燒的大樹 ⊙古碧玲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林黛玉點犀䀉 吃茶添一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谷口吉生之寧靜創造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搭乘魏斯.安德森風格列車去旅行
123 步步見景 二酉書店的精神園林
124 蘇軾詩境的當代摩登演繹
125 坐擁黑山海灣的絲路景點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康木祥將鋼鐵的韌勁轉化為藝術的感性
127 致愛以圖騰能量 蜷延蔓長的「生命之樹」
128 假面之森 揭祕台灣森林動植物的假面舞會
   
藝想創見
130 執著於表面,獻情於時代─讓盧普.西弗的時裝詩文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12月 #171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11月 #170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10月 #169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