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3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3年1月 #572

  • 藝術家2023年1月 #572 1

藝術家2023年1月 #572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2022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藝術家》雜誌逐年於1月號製作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專輯,隨著疫情趨於平穩與日常化,於年終綜觀2022年國內的視覺藝術展覽與藝文活動,可以發現除了已然再度活躍如常,在許多方面的表現亦更進一步。1月專輯年度回顧評論邀請三位作者,提陳2022年台灣視覺藝術的觀察重點。關於台灣視覺藝術展覽與當代策展,張晴文以三個面向著眼:從重建台灣美術史政策促成的研究型展覽對既有論述的深化和再製,藝術節慶的在地生產和地方創生的思辨,以及中青輩當代藝術家沛然有成的藝術表現。邱誌勇從數位媒體的發展與革新和其伴隨的文化現象如何影響美學觀念及藝術形式,探討科技藝術領域的創作與展演從「虛擬」邁向「虛實共存」的創作實踐。蔡淳任觀察國家文化政策和文化環境以「產業」為主軸的側重,梳理面對疫情之後新時代的挑戰。

 

 專輯邀請民眾於2022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進行網路票選台灣「十大視覺藝術新聞」與「十大公辦好展覽」,分別由「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登上首位,專輯中報導此次投票結果,搭配「視覺藝術大事紀」與讀者一同回顧、復盤2022年的重點藝術新聞與事件。

 

 文化部已將黃土水〈甘露水〉提報國寶審議,後續發展動向值得持續關注,本期台灣美術單元,藝術史學者蕭瓊瑞解讀這件經典作品所賦有的多重文化意義,以及當時年僅廿來歲的黃土水如何受到大理石雕刻的吸引進而展開創作的過程與構思。

 

 111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12月上旬推出十位藝術家傳記,特別報導單元側記熱鬧溫馨的新書發表會,並提供新書內容介紹予讀者一覽為快。

 

 本期名家傑作單元回看甫於7月辭世的普普藝術先驅克萊斯.歐登伯格,於當代藝術首善之都紐約開啟藝術家職業生涯後歷經的蛻變與靈感源自城市日常生活圖景的創作,走出異於當時流行的抽象表現主義之外的路徑。

 

 攝影藝術單元評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死亡進行式─重新檢視經典西班牙內戰攝影書」此一首場講述《死亡進行式》攝影集與其出版故事的專題研究展,呈現三位攝影師羅伯.卡帕、格爾達.塔羅和Chim(大衛.西蒙)的鏡頭下在戰爭前線所親睹、記錄的影像與精神。

 

 法國極具指標性的杜象獎2022年度獎項由四位入選藝術家中最年輕的米摩紗.艾查獲得,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中有相關報導;於此同時,2022年泰納獎於12月初公布結果,獲獎者為現年六十六歲的英國雕塑家薇洛妮卡.萊恩,為泰納獎最年長的得獎人,下一期雜誌將進一步評介萊恩與另外三位入選藝術家和她們現於泰德利物浦美術館展出的作品。

88 1月專輯
  2022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90 2022年十大視覺藝術新聞 ⊙整理╱曾筱如
97 2022年十大公辦好展覽 ⊙整理╱羅珮慈
104 從美術史的重製到各種感性轉譯─2022年度視覺藝術展覽回顧 ⊙張晴文
112 以虛擬做為策略.使速度成為必然─關於2022年度科技藝術展演作品的思考 ⊙邱誌勇
120 疫情後的新時代挑戰─2022文化政策回顧 ⊙蔡淳任
124 2022年視覺藝術大事紀 ⊙整理╱編輯部
   
50 特別報導─111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藝術魂不老.島嶼浪長青
─記111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表會 ⊙許懷方
54 《清妍.鶴苑.陳永森》─詩情墨法創造特殊風格的膠彩畫家
56 《蒔光.漆蘊.王清霜》─以漆藝表現台灣風土的人間國寶
58 《優雅.傳神.梁秀中》─經師兼人師、戰後台灣女性藝術家典範
60 《歡愉.抽象.陳正雄》─揚名國際當代藝壇的抽象畫家
62 《民藝.躍動.林智信》─刻畫台灣生活、締造世界最長版畫〈迎媽祖〉
64 《南方.彩度.簡嘉助》─色彩飽和、畫出台灣風景光與熱的藝術家
66 《翻轉.能量.鐘俊雄》─跨界藝術創作領域的藝壇健將
68 《母樹.藝動.蕭麗虹》─從陶藝到台灣實驗性藝術的推動實踐者
70 《王者.大器.黃銘哲》─平面到立體、表達生生不息精神意象的藝術家
72 《中道.常新.謝棟樑》─求新求變、表現對生命體悟的雕塑家
   
35 藝術風景
  碧翠絲.波特:誘於自然
   
36 藝術正論
  國美館是每一個時代台灣美術的美術館 ⊙廖仁義
   
37 美術之眼
  那一年,〈低限的無限〉變了色 ⊙陳長華
   
38 藝術野台戲
  展覽名稱該怎麼取? ⊙阿田教授
   
39 香港視線
  與羅伯特.勞生柏「襯衫紙卡」的因緣 ⊙卓有瑞
   
40 藝蹤尋探
  從「全景」至「殘景」的生命軌跡 ⊙吳曉芳
   
41 藝術新聞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造影」
  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公布第二期獎助結果
42 關渡美術館「玩不膩─法蘭西斯.艾利斯個展」
  國美館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
  吳修銘〈河流演奏會〉受邀參展SIGGRAPH ASIA
43 李明維〈光之屋〉永久典藏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
44 英國雕塑家薇洛妮卡.萊恩獲2022泰納獎
   
45 藝術市場
  西方美學與東方文化的對話─2023 ART FUTURE藝術未來 ⊙本刊訊
46 引領亞洲NFT藝術風潮
─Digital Art Fair Xperience香港2022未來藝術體驗展 ⊙楊宜瑄
   
74 台灣美術
  解讀〈甘露水〉 ⊙蕭瓊瑞
   
82 封面藝術家
  十年磨一劍 百鍊鐵成鋼─瞿谷量的書道 ⊙許瑋祺
85 山水與書法學習隨感 ⊙瞿谷量
   
130 藝術現場
  拉斐爾.戈麥斯巴羅斯的〈被佔領的家〉
   
132 台灣水墨變相史
  現代水墨的生成(一)─《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卅章 ⊙蕭瓊瑞
   
146 評藝廣場
  菊島地標─許一男的公共藝術創作 ⊙蕭瓊瑞
   
150 藝點觀察
  坎普的美學策略(上)─繪畫創作中的偏離、變形與感性風格 ⊙莊偉慈
   
152 國際藝壇
  蒸氣彌漫的群像─東京車站藝廊「鐵道與美術的150年」 ⊙趙宜恬
160 離散的生命藍圖─漢堡堤壩之門美術館「在另一個國家的心中」 ⊙林于嫣
164 飄蕩在城市廢墟的藝術風暴
─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紐約藝術現場」 ⊙邱筱臻
176 在具象與抽象之間自由穿梭:利希特的藝術創作
─豐田市美術館傑哈.利希特回顧展 ⊙劉育仁
186 循環的魔咒─柏林市立畫廊「階級問題:藝術與他們的生產條件」 ⊙林于嫣
192 Zig Zag,藝術不是一條直線大道
─聖艾蒂安大都會現代與當代藝術美術館夏莫維茲個展 ⊙鄭元智
200 不斷流動的慾望瀑布─巴黎龐畢度中心「2022杜象獎」 ⊙詹育杰
206 將日常風景化為雋永
─巴黎古斯多蒂亞基金會推出列昂.邦萬個展與19世紀法國素描收藏展 ⊙唐忠珊
212 被陰影籠罩與充滿傳說的阿富汗
─巴黎居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阿富汗特展與織品創作展 ⊙唐忠珊
   
218 藝術動態
  一座漁港小鎮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庇護所」
─麻州設計藝術與技術機構的地方創生與藝術推廣計畫回顧 ⊙周亞澄
   
222 藝術著作
  召喚秩序(之二)─《現代藝術史》第五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244 展覽評介
  神祕光影與秩序建構
─台灣水彩畫的非具象派─蕭如松百年冥誕紀念巡迴展 ⊙潘(示番)
248 等待一朵完美的雲─葉子奇談「行雲.流水」 ⊙曾筱如
252 當藝術渴望參與:1980年代的文化現象與檔案回顧
─台北市立美術館「狂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周亞澄
   
258 藝術家評介
  台灣藝術殿堂的開創者──楊三郎 ⊙歐賢政
   
260 名家傑作
  或軟或大的日常風景─普普藝術先驅克萊斯.歐登伯格 ⊙曾筱如
   
272 攝影藝術
  當代悲劇的前奏曲
─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死亡進行式─重新檢視經典西班牙內戰攝影書」 ⊙賴懷宇
   
280 塞尚傳記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284 藝術視界
  現實與繪畫界限消失在童話般的維度中─法國畫家克萊爾.巴斯勒之夢幻城堡 ⊙周芳蓮
   
288 纖維藝術
  米雷耶.拉辛的「縫製時光」:密縫、拆開、重新縫合
─加拿大魁北克市的製帽藝術轉化紡織雕塑 ⊙曾嬿圩
   
292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謙卑 ⊙潘(示番)
296 威羅內塞〈迦拿的婚禮〉的婚姻聖事承諾 ⊙潘(示番)
   
300 宗教藝術
  智慧之神─相遇在燃燈節 ⊙高玉珍
303 從燃燈節談宗喀巴與章嘉 ⊙海中雄
306 西藏風馬崇拜圖象美學流變探析─韓書力西藏民間美術考察為例 ⊙丘星星
   
314 西域佛畫
  帶虎行腳僧像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20 創意陶藝
  現代啟示錄─陶藝家宋立的新寓言故事 ⊙莊秀玲
   
324 當代新陶
  瑪格莉特.基蓮+王裔婷 ⊙邵婷如
   
332 新書出版
  共構記憶:臺府展中的臺灣美術史建構 ⊙藝術家出版社編輯部
334 眾聲喧嘩的時代:台灣當代藝術之源起與沿革
─《前沿與邊緣:1980年代臺灣藝術當代性探討》新書出版 ⊙藝術家出版社編輯部
336 看見他人,便能更為深入看見自己
─我對羅珮慈《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的讚美與期許 ⊙廖仁義
338 踏尋42名畫家生命影蹤─《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新書出版 ⊙羅珮慈
   
328 藝術線上
   
342 藝展目錄
   
343 藝展報導
   
347 藝術快遞
   
348 展覽月報
   
354 藝術市場行情表
   
358 藝術家圖書目錄


編輯留言板

2022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藝術家》雜誌逐年於1月號製作視覺藝術年度回顧專輯,隨著疫情趨於平穩與日常化,於年終綜觀2022年國內的視覺藝術展覽與藝文活動,可以發現除了已然再度活躍如常,在許多方面的表現亦更進一步。1月專輯年度回顧評論邀請三位作者,提陳2022年台灣視覺藝術的觀察重點。關於台灣視覺藝術展覽與當代策展,張晴文以三個面向著眼:從重建台灣美術史政策促成的研究型展覽對既有論述的深化和再製,藝術節慶的在地生產和地方創生的思辨,以及中青輩當代藝術家沛然有成的藝術表現。邱誌勇從數位媒體的發展與革新和其伴隨的文化現象如何影響美學觀念及藝術形式,探討科技藝術領域的創作與展演從「虛擬」邁向「虛實共存」的創作實踐。蔡淳任觀察國家文化政策和文化環境以「產業」為主軸的側重,梳理面對疫情之後新時代的挑戰。

 

 專輯邀請民眾於2022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進行網路票選台灣「十大視覺藝術新聞」與「十大公辦好展覽」,分別由「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登上首位,專輯中報導此次投票結果,搭配「視覺藝術大事紀」與讀者一同回顧、復盤2022年的重點藝術新聞與事件。

 

 文化部已將黃土水〈甘露水〉提報國寶審議,後續發展動向值得持續關注,本期台灣美術單元,藝術史學者蕭瓊瑞解讀這件經典作品所賦有的多重文化意義,以及當時年僅廿來歲的黃土水如何受到大理石雕刻的吸引進而展開創作的過程與構思。

 

 111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12月上旬推出十位藝術家傳記,特別報導單元側記熱鬧溫馨的新書發表會,並提供新書內容介紹予讀者一覽為快。

 

 本期名家傑作單元回看甫於7月辭世的普普藝術先驅克萊斯.歐登伯格,於當代藝術首善之都紐約開啟藝術家職業生涯後歷經的蛻變與靈感源自城市日常生活圖景的創作,走出異於當時流行的抽象表現主義之外的路徑。

 

 攝影藝術單元評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死亡進行式─重新檢視經典西班牙內戰攝影書」此一首場講述《死亡進行式》攝影集與其出版故事的專題研究展,呈現三位攝影師羅伯.卡帕、格爾達.塔羅和Chim(大衛.西蒙)的鏡頭下在戰爭前線所親睹、記錄的影像與精神。

 

 法國極具指標性的杜象獎2022年度獎項由四位入選藝術家中最年輕的米摩紗.艾查獲得,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中有相關報導;於此同時,2022年泰納獎於12月初公布結果,獲獎者為現年六十六歲的英國雕塑家薇洛妮卡.萊恩,為泰納獎最年長的得獎人,下一期雜誌將進一步評介萊恩與另外三位入選藝術家和她們現於泰德利物浦美術館展出的作品。

目錄
88 1月專輯
  2022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90 2022年十大視覺藝術新聞 ⊙整理╱曾筱如
97 2022年十大公辦好展覽 ⊙整理╱羅珮慈
104 從美術史的重製到各種感性轉譯─2022年度視覺藝術展覽回顧 ⊙張晴文
112 以虛擬做為策略.使速度成為必然─關於2022年度科技藝術展演作品的思考 ⊙邱誌勇
120 疫情後的新時代挑戰─2022文化政策回顧 ⊙蔡淳任
124 2022年視覺藝術大事紀 ⊙整理╱編輯部
   
50 特別報導─111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藝術魂不老.島嶼浪長青
─記111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表會 ⊙許懷方
54 《清妍.鶴苑.陳永森》─詩情墨法創造特殊風格的膠彩畫家
56 《蒔光.漆蘊.王清霜》─以漆藝表現台灣風土的人間國寶
58 《優雅.傳神.梁秀中》─經師兼人師、戰後台灣女性藝術家典範
60 《歡愉.抽象.陳正雄》─揚名國際當代藝壇的抽象畫家
62 《民藝.躍動.林智信》─刻畫台灣生活、締造世界最長版畫〈迎媽祖〉
64 《南方.彩度.簡嘉助》─色彩飽和、畫出台灣風景光與熱的藝術家
66 《翻轉.能量.鐘俊雄》─跨界藝術創作領域的藝壇健將
68 《母樹.藝動.蕭麗虹》─從陶藝到台灣實驗性藝術的推動實踐者
70 《王者.大器.黃銘哲》─平面到立體、表達生生不息精神意象的藝術家
72 《中道.常新.謝棟樑》─求新求變、表現對生命體悟的雕塑家
   
35 藝術風景
  碧翠絲.波特:誘於自然
   
36 藝術正論
  國美館是每一個時代台灣美術的美術館 ⊙廖仁義
   
37 美術之眼
  那一年,〈低限的無限〉變了色 ⊙陳長華
   
38 藝術野台戲
  展覽名稱該怎麼取? ⊙阿田教授
   
39 香港視線
  與羅伯特.勞生柏「襯衫紙卡」的因緣 ⊙卓有瑞
   
40 藝蹤尋探
  從「全景」至「殘景」的生命軌跡 ⊙吳曉芳
   
41 藝術新聞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造影」
  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公布第二期獎助結果
42 關渡美術館「玩不膩─法蘭西斯.艾利斯個展」
  國美館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
  吳修銘〈河流演奏會〉受邀參展SIGGRAPH ASIA
43 李明維〈光之屋〉永久典藏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
44 英國雕塑家薇洛妮卡.萊恩獲2022泰納獎
   
45 藝術市場
  西方美學與東方文化的對話─2023 ART FUTURE藝術未來 ⊙本刊訊
46 引領亞洲NFT藝術風潮
─Digital Art Fair Xperience香港2022未來藝術體驗展 ⊙楊宜瑄
   
74 台灣美術
  解讀〈甘露水〉 ⊙蕭瓊瑞
   
82 封面藝術家
  十年磨一劍 百鍊鐵成鋼─瞿谷量的書道 ⊙許瑋祺
85 山水與書法學習隨感 ⊙瞿谷量
   
130 藝術現場
  拉斐爾.戈麥斯巴羅斯的〈被佔領的家〉
   
132 台灣水墨變相史
  現代水墨的生成(一)─《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卅章 ⊙蕭瓊瑞
   
146 評藝廣場
  菊島地標─許一男的公共藝術創作 ⊙蕭瓊瑞
   
150 藝點觀察
  坎普的美學策略(上)─繪畫創作中的偏離、變形與感性風格 ⊙莊偉慈
   
152 國際藝壇
  蒸氣彌漫的群像─東京車站藝廊「鐵道與美術的150年」 ⊙趙宜恬
160 離散的生命藍圖─漢堡堤壩之門美術館「在另一個國家的心中」 ⊙林于嫣
164 飄蕩在城市廢墟的藝術風暴
─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紐約藝術現場」 ⊙邱筱臻
176 在具象與抽象之間自由穿梭:利希特的藝術創作
─豐田市美術館傑哈.利希特回顧展 ⊙劉育仁
186 循環的魔咒─柏林市立畫廊「階級問題:藝術與他們的生產條件」 ⊙林于嫣
192 Zig Zag,藝術不是一條直線大道
─聖艾蒂安大都會現代與當代藝術美術館夏莫維茲個展 ⊙鄭元智
200 不斷流動的慾望瀑布─巴黎龐畢度中心「2022杜象獎」 ⊙詹育杰
206 將日常風景化為雋永
─巴黎古斯多蒂亞基金會推出列昂.邦萬個展與19世紀法國素描收藏展 ⊙唐忠珊
212 被陰影籠罩與充滿傳說的阿富汗
─巴黎居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阿富汗特展與織品創作展 ⊙唐忠珊
   
218 藝術動態
  一座漁港小鎮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庇護所」
─麻州設計藝術與技術機構的地方創生與藝術推廣計畫回顧 ⊙周亞澄
   
222 藝術著作
  召喚秩序(之二)─《現代藝術史》第五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244 展覽評介
  神祕光影與秩序建構
─台灣水彩畫的非具象派─蕭如松百年冥誕紀念巡迴展 ⊙潘(示番)
248 等待一朵完美的雲─葉子奇談「行雲.流水」 ⊙曾筱如
252 當藝術渴望參與:1980年代的文化現象與檔案回顧
─台北市立美術館「狂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周亞澄
   
258 藝術家評介
  台灣藝術殿堂的開創者──楊三郎 ⊙歐賢政
   
260 名家傑作
  或軟或大的日常風景─普普藝術先驅克萊斯.歐登伯格 ⊙曾筱如
   
272 攝影藝術
  當代悲劇的前奏曲
─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死亡進行式─重新檢視經典西班牙內戰攝影書」 ⊙賴懷宇
   
280 塞尚傳記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284 藝術視界
  現實與繪畫界限消失在童話般的維度中─法國畫家克萊爾.巴斯勒之夢幻城堡 ⊙周芳蓮
   
288 纖維藝術
  米雷耶.拉辛的「縫製時光」:密縫、拆開、重新縫合
─加拿大魁北克市的製帽藝術轉化紡織雕塑 ⊙曾嬿圩
   
292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謙卑 ⊙潘(示番)
296 威羅內塞〈迦拿的婚禮〉的婚姻聖事承諾 ⊙潘(示番)
   
300 宗教藝術
  智慧之神─相遇在燃燈節 ⊙高玉珍
303 從燃燈節談宗喀巴與章嘉 ⊙海中雄
306 西藏風馬崇拜圖象美學流變探析─韓書力西藏民間美術考察為例 ⊙丘星星
   
314 西域佛畫
  帶虎行腳僧像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20 創意陶藝
  現代啟示錄─陶藝家宋立的新寓言故事 ⊙莊秀玲
   
324 當代新陶
  瑪格莉特.基蓮+王裔婷 ⊙邵婷如
   
332 新書出版
  共構記憶:臺府展中的臺灣美術史建構 ⊙藝術家出版社編輯部
334 眾聲喧嘩的時代:台灣當代藝術之源起與沿革
─《前沿與邊緣:1980年代臺灣藝術當代性探討》新書出版 ⊙藝術家出版社編輯部
336 看見他人,便能更為深入看見自己
─我對羅珮慈《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的讚美與期許 ⊙廖仁義
338 踏尋42名畫家生命影蹤─《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新書出版 ⊙羅珮慈
   
328 藝術線上
   
342 藝展目錄
   
343 藝展報導
   
347 藝術快遞
   
348 展覽月報
   
354 藝術市場行情表
   
358 藝術家圖書目錄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中道.常新.謝棟樑
  • 王者.大器.黃銘哲
  • 母樹.藝動.蕭麗虹
  • 翻轉.能量.鐘俊雄
  • 南方.彩度.簡嘉助
  • 民藝.躍動.林智信
  • 歡愉.抽象.陳正雄
  • 優雅.傳神.梁秀中
  • 蒔光.漆蘊.王清霜
  • 清妍.鶴苑.陳永森
  • 藝術家2022年12月 #571
  • 藝術家2022年11月 #570
  • 藝術家2022年10月 #569
  • 前沿與邊緣:1980年代臺灣藝術當代性探討
  • 共構記憶:臺府展中的臺灣美術史建構
  • 楊嚴囊:妙極.成采|風骨.通變|忘形.比興
  • 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②
  • 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①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